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为什么所有动物的血都是红色的?

动物血液的颜色
  动物血液的色彩是多种多样,除了红色,还有蓝色、绿色。
    动物血液是随着循环系统的产生而产生的。一般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极低等的动物,在血液循环时,氧气只需物理性溶解在血中就可以,但在大多数动物,氧的运输则需要靠血中特殊的媒介物——血色蛋白(或称血色素)。血色素均为含有金属元素的蛋白质,在氧分压高的组织(肺或鳃)中能与氧结合,而在氧分压低的组织中则可将氧放出,从而作为氧的载体而起到运输氧的作用。血液的颜色是由存在于血浆或血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决定的。不同的血色素由于所含化学元素各异,因而形成不同颜色的血液。血色素有的位于红细胞内,而缺少红细胞的部分无脊椎动物的血色素则浮游在血浆中,氧的运输能力较差。
    血色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l)血红蛋白 亦称为血球素或狭义的血色素,是所有脊椎动物(包括人类)和一些无脊动物血液中所含的色素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血红素为卟啉和二价铁的络合物,是相当于血红蛋白的色素部分的物质。血红蛋白是结合蛋白质中容易通过分离提纯而结晶的,是...

“为什么所有动物的血都是红色的?” 的相关文章

成人和新生儿血液中的氧分压相差多少

氧分压
  英文名称: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英文又名: pO2
   概念 ---为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约为13.3kPa(100mmHg),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肺的呼吸功能。静脉血氧分压(PvO2)正常约为5.32 kPa(40mmHg),它可反映内呼吸的情况。
  简介
  参考值
  9.98~13.30kPa(75~100mmHg)
  分析变异
  pO2的误差一般不应超过5mmHg,CV小于3.1%。
  生物学变异
  pO2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pO2及O2Sat明显下降;体位变化...

红血球是否就是红细胞?

不是。红血球是红细胞里的一种物质。
人类的红细胞是双面凹的园饼状。边缘较厚,而中间较薄,就好像是一个甜甜圈一样,只是当中没有一个洞而已。这种形状可以最大限度的从周围摄取氧气。同时它还具有柔韧性,这使得它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并释放氧分子,直径通常是6μm~8μm。

由于这种特别的形状而且体积比较小,所以表面积对体积的比值较大,使氧气以及二氧化碳能够快速地渗透细胞内外。红细胞的细胞膜含有特别的多醣类以及蛋白质,但是这种结构因人而异,这些结构是构成血型的基本要素。

成人体内大约有2~3×1013个红细胞(女性大约为4~5百万/立方毫米血液,男性为5~6百万/立方毫米血液)。女性比男性少的原因,是因...

慢阻肺病人为什么要持续低流量吸氧?

合理选择吸氧时间:对部分平时无或仅有轻度低氧血症的病人,以及进行氧保健的人,每次吸氧时间为30—60分钟为宜,每天吸氧为2—3次,可适当根据身体情况增加吸氧次数。对严重气管炎 target=_blank>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明显肺功能异常、氧分压持续低于60毫米汞柱的病人,每日应给予15小时以上的氧疗。 2、注意控制氧气流量:一人吸氧时为1~2升/分钟,二人同时吸氧时为3升/分钟。因为有些疾病必须低流量吸氧,并且氧流量过大易造成鼻粘膜干燥,引起鼻腔不适。 3、注意氧气的湿化:制氧机制氧通过压缩机工作,其制出的氧气是干燥、热的气体,必须通过湿化瓶湿化、冷却气体,以保护鼻粘膜。 4、严格...

动物的血液为什么是五颜六色

绝大多数动物的血液和人类的血液一样,是鲜红色的。但是也有一些动物的血液并不是鲜红色的,而是五颜六色的。
  蚯蚓的血是青绿色的。生活在海边岩石缝中的一种小环虫,它的血是鲜绿色的,因而有些科学家称它为“绿血虫”。那么乌贼的血是黑色的吗?不是,它的血也是绿色的。
  对虾、海蟹、毛蟹的血是淡青色的,因而有人误认为虾、蟹是无血动物。
  有一种叫鲎的节肢动物,它的血是蓝色的。河蚌和蜗牛的血也是淡蓝色的。
  田螺更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无血动物,因为,它的血是白色的,有点像牛奶。
  南极海域有一种“白血鱼”,它的血既无血色素,又元氧所带来的其他物质,连血球也没有,因而血是无色的。南极附近的海域里有十几种...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分别是什么??

蛋白质分子中关键活性部位氨基酸残基的改变,会影响其生理功能,甚至造成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例如镰状细胞贫血,就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两个β亚基第6位正常的谷氨酸变异成了缬氨酸,从酸性氨基酸换成了中性支链氨基酸,降低了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的溶解度,使它在红细胞中随血流至氧分压低的外周毛细血管时,容易凝聚并沉淀析出,从而造成红细胞破裂溶血和运氧功能的低下。另实验证明,若切除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胰岛素A链N端的部分氨基酸,它们的生物活性也会降低或丧失,可见关键部分氨基酸残基对蛋白质和多肽功能的重要作用。

所谓“分子病”,首先是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其功能的异常或丧失所造...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