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
我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知识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中医治疗足跟痛遵循其治病必求于本之理念,疏肝益肾以生髓充骨、荣养足跟,驱除风寒湿邪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标治本。选择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比如膏药“跟骨消痛贴”贴于足跟肌表可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可安全、经济、快速解除足跟病痛。
到小乖乖育儿网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用那个现抓中药密制的膏药(跟骨痛消贴:www.ggxtt.com)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之前我朋友就买了一个疗程给我治疗的



中医治疗足跟痛遵循其治病必求于本之理念,疏肝益肾以生髓充骨、荣养足跟,驱除风寒湿邪以疏通经络、调和气...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的相关文章

足底的穴位的分布作用是什么?

位于两足足底拇趾趾腹的下部,左、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足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变,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中枢性瘫痪,视觉受损伤等病症。
额 窦:位于两足拇趾靠尖端1cm的范围及其他八个足趾尖端,呈交叉反射。适用于脑中风、脑震荡、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发烧及眼、耳、鼻、口等病症。
小脑(脑干):位于大脑反射区的后外侧。左、右侧小脑在足底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脑震荡、高血压病、头痛、失眠、头昏、头重等病症。
脑垂体:位于两足拇趾趾腹正中央,适用于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等内分泌系统病症。
三叉神经:位于两足拇趾趾腹的外侧约45度处。呈交叉反射。适用于偏头痛...

脚底下有哪些穴位?

就中医的经络穴位来说,脚底有很多穴位,像涌泉,至阴,太白,大都,公孙,然谷,京骨,金门等穴位。
而就足底反射区来说,其反射区就更多,代表身体不同的部位和脏腑器官。
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楼上那两位贴图的,贴的都是足底反射区图。这和我所熟知的中医范畴里的穴位完全是两码事。就看楼主你需要的是哪种了。
 
涌泉:在足底。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跖屈卷足时,在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
至阴: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太白:足太阴脾经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大都:足太阴脾经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

足跟痛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



你好,肾阴虚肾阳虚都有可能出现足跟痛,主要看患者的症状和体症,阴虚阳虚都会出现腰膝酸软,混身乏力,头晕耳鸣,不过肾阴虚的患者还会出现盗汗,五心烦热(手,足,心脏)口干咽燥,失眠或多梦,而阳虚的患者多出现四肢不温,尿频,形寒,自汗。


都不是


不关事!


有没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什么的
...

足跟痛如何治疗才好



1.敷缓解疼痛:若是久站后或运动后急性足跟疼痛,可在足跟部冰敷。方法为将热水袋中加入冰水,坐位,将足跟踏在热水袋上10~15分钟。如果是慢性痛则可用同样方法热敷。
2.善足底筋膜炎的伸展运动:①面对墙壁,将手臂向前举起到肩膀的高度,用手掌推着墙,弯曲一膝盖往墙壁靠拢,保持另一膝盖伸直。而在弯曲膝盖慢慢地向前靠时,尝试保持另一脚后跟贴平在地上,在感觉到跟腱和脚弓有牵拉时,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然后放松和直立起来,这个运动每个脚后跟应重复20次。 ②向前靠在一张桌子、椅子或柜台上,慢慢地蹲下,在蹲下时尽量伸展两后跟并...

包头类风湿专科医院:足跟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选择去中安医院治疗足跟痛吧,国最大的类风湿骨关节病连锁医院—中安类风湿骨关节病专科医院所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绿色布克多维疗法”就是在总结了中蒙医治疗风湿骨病优点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发扬创新,历经十七年完研究完善的一种高效疗法。您可以去百度上搜索“中安医院”!
地址: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24号八一公园对面建设银行东100米  
      包头市东河区南门外大街13号二宫对面

© 2011 ej38.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09004571号 | 网站地图 | 返回主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