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高血压惹的祸

10月8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盐与高血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加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而高盐饮食正是引发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心内科专家认为,要控制高血压,除了积极地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从“吃动两平衡”着手,倡导合理营养、清淡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高血压严重危害着人们健康,特别是对心、脑、肾及血管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导致冠心病、脑卒中(中风)、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发生,致死致残率极高。为此,我们请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冯颖青为读者介绍高血压的主要危害,以防患于未然。
NO.1 脑卒中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估计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2亿,每10个成人中至少有2人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由于我国人群高血压控制率较低,使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率居高不下,估计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冯颖青说,从临床的经验看,血压升高,中风的概率就会升高,两者直接相关,而且大部分中风的患者均源于高血压。
“血压升高时,血流对血管壁形成一种‘剪切力’,这种压力使得正常血管无法耐受,于是血管内膜逐渐钙化。跟吹气球是一个道理,当气球变得又薄又硬的时候,继续加压,气球就特别容易破裂。”冯颖青解释说,“一旦脑血管破裂就会导致出血性脑卒中,而血管斑块脱落,堵塞血管时,就造成缺血性脑卒中。”
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血压在合理的范围内,降压即保护血管。
(2)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群中盐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推荐:每日每人摄入食盐小于6克(即一个普通啤酒瓶盖装盐,平装满一盖)。日均摄盐量每增加2克,平均高压上升2mmHg,低压上升1.2mmHg。因此,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首先要限盐,第一要务是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
(3)如果高血压患者在做心电图时,发现“心跳乱”,有可能是房颤,这样中风的概率更大,因此,在降压的治疗同时还要进行抗凝治疗。
NO.2 冠心病
每年因为心脑血管病死亡300万人,其中一半与高血压有关。冯颖青认为,和中风一样,高血压也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血压升高不仅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也加速了小动脉硬化,血压水平越高,动脉硬化...

▼ "都是高血压惹的祸" 的相关文章:

大血管手术麻醉的现状与问题

  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麻醉处理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因为病人往往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使多数生命器官受损,无论在清醒或麻醉下其心血管功能均不够稳定。由于手术种类和方法不同,麻 醉无统一模式,因此需注意术前评估及术中、术后各阶段,麻醉的每一步处理都应根据生理学和药理学进行,而且因人而异。近年来主动脉手术的并发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这不能不归功于麻醉和手术的很大提高,但也还存在若干特殊问题。
  一、术前估计
  大血管手术病人由于易患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常表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病,CAD),脑血管病或少见的肾脏病。在这个年龄组中可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些病...

脑血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血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脑血栓是脑血栓形成的简称。它是在脑动脉内膜病变的基础上,在血液粘稠度增多,血流缓慢,心率失常等因素的作用下,使脑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碍,言语不利等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多发和常见疾病,病情严重者可以逐渐恶化,出现忘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癌,危及患者生命。
  脑血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栓形成必须的直接条件是血管壁改变,血流变化和血液成份的改变,以上三类因素是诱发脑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
  血栓性疾病是由于循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在心脏或血管内形成异常血凝块即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流至前方血管内堵塞部分或全部血管腔,导致血栓栓塞。
  血栓形成的病因较多,其中血管壁损伤、血小板...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许多研究已证明,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病变基础,在我国约1/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颅内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
       2. 脑血栓形成  多由动脉粥...

室间隔夹层瘤

                               室间隔夹层瘤
     接到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王晓明教授寄来的会诊资料,老王是曾经一起在德国心脏中心学习的哥们,想起一起在柏林畅饮啤酒的情景,嘴角就会涌出笑意。。。呵呵
   ...

心肌缺血——御坊堂健康门诊

心肌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致使心肌氧等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清除减少的临床状态。其可由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所致。治疗方法主要以中医药为主。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但这种波动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经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这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的病理、病因、症状
 
  一.心肌缺血的病理病因
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