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管手术麻醉的现状与问题
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麻醉处理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因为病人往往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使多数生命器官受损,无论在清醒或麻醉下其心血管功能均不够稳定。由于手术种类和方法不同,麻 醉无统一模式,因此需注意术前评估及术中、术后各阶段,麻醉的每一步处理都应根据生理学和药理学进行,而且因人而异。近年来主动脉手术的并发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这不能不归功于麻醉和手术的很大提高,但也还存在若干特殊问题。
一、术前估计
大血管手术病人由于易患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常表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病,CAD),脑血管病或少见的肾脏病。在这个年龄组中可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些病人还因为吸烟使上述病情加重。对危险因素较多的病人麻醉医生的术前评估很关键,也可能同时需与内科或心外科医生会诊,提出推迟或停止手术的意见,并探讨有关病人处理的特殊问题,如药物治疗或心脏起搏等。
1、心脏系统
缺血性心脏病/CAD的主要特点是心绞痛史,其原因多来自运动、焦虑、发怒或兴奋(激动性心绞痛),或既往有心肌梗塞(MI)。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变异型心绞痛或静息心绞痛的病人,行主动脉手术之前都应当先作冠脉搭桥(CABG),CABG后再行择期性主动脉手术的病人,危险性可以减少,其死亡率约为2%。但病人近期(<3个月)有MI者进行较大非心脏手术的危险性都比较大,不过应用有创性监测和有效的治疗后,术后再梗塞的危险可明显下降。
术前ECG运动试验如能达到最高心率的85%而无缺血者,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危险性很低,但术前无病史而ECG正常者也可能有明显的CAD。迄今估计有20~30%病人为无症状型缺血(哑型缺血),它们在麻醉中可能发生明显缺血,或术后首次发生冠状动脉闭塞或MI。哑型缺血也是主动脉手术后MI的重要预兆。在三大心脏并发症(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和缺血)中,缺血可能是最严重的。必须经常注意心肌氧供需平衡,防止心动过速和后负荷的增加。
有轻到中度舒张期高血压(>95mmHg,<110mmHg)的患者,或高血压已得到较好控制,如高血压的治疗没有间断,术中术后有足够监测而血流动力学的扰乱(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都能及时可靠的治疗,则其危害性并不比血压正常的病人大。术前慎重地选用β1阻滞剂,可减少心肌缺血的危险。如遇血压难以控制的择...
一、术前估计
大血管手术病人由于易患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常表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病,CAD),脑血管病或少见的肾脏病。在这个年龄组中可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些病人还因为吸烟使上述病情加重。对危险因素较多的病人麻醉医生的术前评估很关键,也可能同时需与内科或心外科医生会诊,提出推迟或停止手术的意见,并探讨有关病人处理的特殊问题,如药物治疗或心脏起搏等。
1、心脏系统
缺血性心脏病/CAD的主要特点是心绞痛史,其原因多来自运动、焦虑、发怒或兴奋(激动性心绞痛),或既往有心肌梗塞(MI)。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变异型心绞痛或静息心绞痛的病人,行主动脉手术之前都应当先作冠脉搭桥(CABG),CABG后再行择期性主动脉手术的病人,危险性可以减少,其死亡率约为2%。但病人近期(<3个月)有MI者进行较大非心脏手术的危险性都比较大,不过应用有创性监测和有效的治疗后,术后再梗塞的危险可明显下降。
术前ECG运动试验如能达到最高心率的85%而无缺血者,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危险性很低,但术前无病史而ECG正常者也可能有明显的CAD。迄今估计有20~30%病人为无症状型缺血(哑型缺血),它们在麻醉中可能发生明显缺血,或术后首次发生冠状动脉闭塞或MI。哑型缺血也是主动脉手术后MI的重要预兆。在三大心脏并发症(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和缺血)中,缺血可能是最严重的。必须经常注意心肌氧供需平衡,防止心动过速和后负荷的增加。
有轻到中度舒张期高血压(>95mmHg,<110mmHg)的患者,或高血压已得到较好控制,如高血压的治疗没有间断,术中术后有足够监测而血流动力学的扰乱(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都能及时可靠的治疗,则其危害性并不比血压正常的病人大。术前慎重地选用β1阻滞剂,可减少心肌缺血的危险。如遇血压难以控制的择...
▼ "大血管手术麻醉的现状与问题" 的相关文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许多研究已证明,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病变基础,在我国约1/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颅内动脉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
2. 脑血栓形成 多由动脉粥...
动静脉内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
动静脉内联合溶栓能及时溶解血栓,尽快恢复缺血组织的血供,挽救周边区域的缺血组织,从而改善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动脉内超选择性局部灌注尿激酶采用微导管“追逐”式进行溶栓,或根据前后循环情况,必要时用微导丝机械地穿透血栓,进行栓前、栓内、栓后注药溶栓,它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药物与栓子的接触面积,增加局部药物浓度;血栓溶通率高,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Gregory 等报道血管再通率为75%。方法溶栓时间2.5~8h,平均4.1h,尿激酶总用量50~150万单位,平均80万单位。病人按入选标准严格选择,在准备动脉溶栓前,为了争取时间,常规先静脉内...高血压病人要防“用力过大”
高血压病人要防“用力过大” 否则可能突发主动脉夹层,引发危险 健康时报记者叶依 《健康时报》 ( 2008-10-16 第16版 ) 【字号 大 中 小】【评论】【打印】【关闭】
·您好,此文章为《健康时报》电子版内容,需要在线注册会员,登陆后查看。谢谢您对《健康时报》的关注!
高血压病人要防“用力过大” 对于有高血压的病人来说,尽量不做活动量大的运动,更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比如搬运重物、举重等。
位于胸部的主动脉,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最容易...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3期目次
目〓〓次前沿进展
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刘金磊〓335
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的若干问题〗李佳,李雪梅,刘金丽等〓336
高血压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研究进展〗吴辉,叶明,丁家望等〓338
血管紧张素Ⅱ对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周飞,钟晓琴〓340
论著
微创技术下兔急性心房颤动模型的建立〗张荣君,黄卫斌,李源等〓342
依达拉奉联用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研究〗戴建武,谭敏,曹莹〓345
慢阻肺病人肺功能与精神障碍的相关性研究〗廖卫平,朱丽阳〓347
脑脉泰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