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和博尔泰力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临床观察
黄芪注射液和博尔泰力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临床观察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曹优文(401520)重庆市合川区合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窦永明(401520)
摘要: 目的:观博尔泰力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察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心肌炎患者32例,随机为两组:对照组(16例)常规给予能量合剂、大剂量维生素C、聚肌胞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博尔泰力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各40 ml分别加入10%葡萄糖液200 ml滴注,qd×15 d治疗。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分别为93.8% 和75%,两组相差显著(p<0.01),且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常规药物辅以博尔泰力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可缩短VMC病程,促进痊愈。
[关键词] 博尔泰力;黄芪注射液;心肌炎;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肌细胞,以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的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常见病。我们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采用博尔泰力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3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9例,女7例,年龄14~46岁,平均25岁;病程(8.2±6.8)d;对照组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5~30岁,平均26岁;病程(7.8±6.5)d。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气短、心烦、夜寐不宁、乏力等症状,及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改变、传导阻滞、频发室早、房早等表现。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绝对卧床休息,应用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大剂量维生素C 8克/日加于5~10%萄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qd×15 d,聚肌胞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除以...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曹优文(401520)重庆市合川区合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窦永明(401520)
摘要: 目的:观博尔泰力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察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心肌炎患者32例,随机为两组:对照组(16例)常规给予能量合剂、大剂量维生素C、聚肌胞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博尔泰力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各40 ml分别加入10%葡萄糖液200 ml滴注,qd×15 d治疗。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分别为93.8% 和75%,两组相差显著(p<0.01),且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常规药物辅以博尔泰力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可缩短VMC病程,促进痊愈。
[关键词] 博尔泰力;黄芪注射液;心肌炎;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肌细胞,以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的单核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常见病。我们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采用博尔泰力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3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9例,女7例,年龄14~46岁,平均25岁;病程(8.2±6.8)d;对照组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5~30岁,平均26岁;病程(7.8±6.5)d。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气短、心烦、夜寐不宁、乏力等症状,及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改变、传导阻滞、频发室早、房早等表现。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绝对卧床休息,应用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大剂量维生素C 8克/日加于5~10%萄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qd×15 d,聚肌胞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除以...
▼ "黄芪注射液和博尔泰力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临床观察" 的相关文章:
感冒引发心肌炎
一个姓李的小伙子,前几天的一个中午,他看电视时,起身上洗手间,走了几步,突然感到心脏“咚咚怦怦”地狂跳。一下子,就双眼发黑,胸口发闷还想呕吐,一会就倒在了洗手间的门口,他的父母见状赶紧打“120”。医生急救时发现其心电图是致命的频发室性早搏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及心脏停搏。小李的父母告诉医生:“儿子一直蛮健康的,就是这一个月来一直感冒流鼻涕。”医院判定:小李是由感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因其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来势极其凶险。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发前的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气管炎或肺炎;或者是消化道感染和其他病毒性疾病。其中,因感冒引起的心肌炎患者为数...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10问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10问1,什么叫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因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一种少见的、可逆性的,以左室明显扩大和射血分数显著降低为特征的心力衰竭(心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肌病。又称心动过速导致的心肌病(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omyopathy)。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是无器质性心脏病史的患者由于快速性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房和/或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良的一种疾病状态。
2,心律失常型心肌病发病机制如何?
&nbs...
美国专利 心血通预防心肌梗塞 无任何副作用
自1900年以来,心脏病被视为美国的第一号杀手。45岁以上的男性6人中有1人,女性8人中有1人,有过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史。很多的研究显示,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及补充适当的营养保健品,对减轻甚至扭转心脏病会有极大的影响。早在20年以前,一般的心脏病治疗大多还是动手术。当时提出心脏病能够预防,而且手术并不是万全之策的言论,会被视为异端邪说;提倡适度的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加上一些营养保健的方法来预防心脏病,被认为是万万不可的。经过上百万次心脏手术以后,医疗机构开始改变它的行动步骤。今天的医师变得胸襟开阔,愿意采用营养保健品来代替手术,进而推广以饮食、运动和减压法作为他们治疗计划的一部分。
心...
肥厚型心肌病(hpertrophic crdiomyopathy,HCM)
肥厚型心肌病(hpertrophic crdiomyopathy,HCM)的重要特征是心肌肥厚,心室腔正常或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限,舒张期顺应性下降。HCM伴有显著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且引起左室流出道明显压力阶差或梗阻者,称之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猝死是其主要危险,一般成人10年存活率为80%,小儿为50%,在高危病人中年死亡率为4%~6%。成人死亡多为猝死;小儿则多死于心力衰竭,其次为猝死。【病因和发病机制】
约33%~55%的HCM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遗传和基因变异的HCM占总发病率的60%以上。HCM发病还与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相关。同...
多种方法治疗心肌炎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静养,改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功能不全与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
在临床治疗,西医多是用 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每天200mg;玛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