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胸骨后剧痛——心肌梗死
实 例
李先生的父亲70多岁了,身体还挺硬朗,只是血压有点高,经常一个人出去旅游,从来也不要人陪;走起路来又快又稳,讲话也像年轻人似的,速度很快,底气很足。为此李先生很开心。是啊,父母身体健康,是做儿女的最幸福的事情。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打电话来说,他父亲觉得心绞痛,含了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可是过几个小时后,又会痛。他问我要再吃点什么药?我忙问这几天是不是累着了,或者生气激动了,还是着急上火了?他说都没有。我接着又问每次疼是在什么时候,有规律么?他说没有,白天什么都不做也会疼,早晚都会疼。一天大概能疼两三次,疼的时候还会出汗,衣服都能湿透。
听到这里我告诉他这不是再吃点什么药的问题了,赶快送医院,去心内科看一下,做个心电图检查,如果医院提出做心导管检查,或做心脏支架就一定要做。他说父亲原来体检时没有查出严重心脏病,只是有点供血不足,也没发生过心绞痛,这次犯病就能这么严重么?我告诉他从他父亲心绞痛的情况来看,已经不是简单的稳定型心绞痛了,因为典型稳定型心绞痛多发生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后,而他父亲是在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并且是在平静情况下,晚上和早晨发生心绞痛,这都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表现,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最易发展为心肌梗死。有些人初次发生心绞痛,很快就会发生心肌梗死。尤其是他的父亲血压一直高,高血压病人得冠心病的几率比没有高血压的人要高3~4倍。而心绞痛、心肌梗死都是冠心病的不同类型。
大约一周后,他打电话给我,说太感谢了,我帮他父亲躲过了一劫。那天听了我的建议,他马上送父亲去了医院,医生问完病情,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就建议他父亲做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显示,他父亲的冠状动脉狭窄已达80%,如不及时做支架将血管扩张开,很有可能发生心梗。
症状特点:50%~80%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多发生于清晨、安静时或夜间,疼痛部位和...
▼ "持久性胸骨后剧痛——心肌梗死" 的相关文章:
生命的感动—扩张型心肌病医生札记
漫漫人生,无数生命在正常运行途中,突然因疾病驶向了人生的终点。生命如此脆弱,然而在挽救患者的过程中,却也温暖得让人感动! ...
脑卒中和心肌梗塞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和心肌梗塞的康复护理 一、脑卒中的康复护理脑卒中是导致成人严重残疾的重要原因。康复治疗旨在通过复原和重建的方法,减少疾病所带来的机体各方面的功能障碍。
(一)物理疗法
对多数脑卒中患者来说,物理疗法是康复过程的基础,理疗师通过训练运动以及对脑卒中病人的肢体进行物理推拿,以恢复病人的活动、平衡和协调功能。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的一些简单活动,如走、坐、站、卧以及从一种动作向另一种动作转换的过程。
(二)作业疗法
包括运动和训练,旨为使病人重新学习日常活动,如吃、喝和吞咽、穿衣、洗澡和做饭,读和写,以及梳洗和入厕等,帮助病人独立或半独立。
(三)言语疗法
当脑部损害发生在语言中...
美国专利 心血通预防心肌梗塞 无任何副作用
自1900年以来,心脏病被视为美国的第一号杀手。45岁以上的男性6人中有1人,女性8人中有1人,有过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史。很多的研究显示,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及补充适当的营养保健品,对减轻甚至扭转心脏病会有极大的影响。早在20年以前,一般的心脏病治疗大多还是动手术。当时提出心脏病能够预防,而且手术并不是万全之策的言论,会被视为异端邪说;提倡适度的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加上一些营养保健的方法来预防心脏病,被认为是万万不可的。经过上百万次心脏手术以后,医疗机构开始改变它的行动步骤。今天的医师变得胸襟开阔,愿意采用营养保健品来代替手术,进而推广以饮食、运动和减压法作为他们治疗计划的一部分。
心...
感冒引发心肌炎
一个姓李的小伙子,前几天的一个中午,他看电视时,起身上洗手间,走了几步,突然感到心脏“咚咚怦怦”地狂跳。一下子,就双眼发黑,胸口发闷还想呕吐,一会就倒在了洗手间的门口,他的父母见状赶紧打“120”。医生急救时发现其心电图是致命的频发室性早搏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及心脏停搏。小李的父母告诉医生:“儿子一直蛮健康的,就是这一个月来一直感冒流鼻涕。”医院判定:小李是由感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因其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来势极其凶险。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发前的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气管炎或肺炎;或者是消化道感染和其他病毒性疾病。其中,因感冒引起的心肌炎患者为数...
肥厚型心肌病(hpertrophic crdiomyopathy,HCM)
肥厚型心肌病(hpertrophic crdiomyopathy,HCM)的重要特征是心肌肥厚,心室腔正常或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限,舒张期顺应性下降。HCM伴有显著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且引起左室流出道明显压力阶差或梗阻者,称之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猝死是其主要危险,一般成人10年存活率为80%,小儿为50%,在高危病人中年死亡率为4%~6%。成人死亡多为猝死;小儿则多死于心力衰竭,其次为猝死。【病因和发病机制】
约33%~55%的HCM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遗传和基因变异的HCM占总发病率的60%以上。HCM发病还与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相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