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健康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七、血瘀体质
七、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是体内血液循环不良造成淤阻。造成血液腐败变质伤害神经,形成体内因循环不良而缺氧,造成身体很多不舒服的感觉或病理反应。
血瘀体质的主要表现;面色晦暗干燥,脸颊处或身上容易出现较明显的红血丝,眼眶发黑,眼睛浑浊,眼白处有较多红血丝。脸上和手背上容易长斑,并且是大块的黄褐斑、黑斑,嘴唇发暗,年轻人会出现嘴唇周围发暗紫色,每天都眼圈发黑。舌头发暗或有点状,舌下静脉弄张。脸上痤疮很难发透,容易留暗底斑,身上静脉血管较明显、较多,老人身上经常会出现青紫块。皮肤容易出现瘙痒。女性容易痛经,经血还有些黑暗的血块。容易出现肋下、胸部、关节和头部刺痛,容易健忘、脱发。
血瘀体质容易患的病;
中风(脑梗塞)、心肌梗塞、肿瘤、盆腔综合症(女性容易痛经、崩漏,男性容易出现前列腺疾病,都在盆腔部,故名盆腔综合症)焦虑症、抑郁症。身体游走性刺痛。手脚麻木。皮肤瘙痒却表面看不出问题。
血瘀体质的原因;血瘀体质的人也被称为长斑派,疼痛派。主要是血液淤积不通。随着年龄的增加绝大部分人都会形成血瘀体质表现。血瘀体质的原因从中医来说分为;
1、寒性血瘀,寒冷会使毛细血管收缩从而阻挡血液的循环速度。造成血液瘀滞。
2、热结血瘀,阴虚内热使血液中的水分消耗过多,血液粘稠在微循环中运行缓慢,造成血液瘀滞。
3、气滞血瘀,因情绪压抑造成内分泌紊乱,使体内代谢和血液运行不均称,造成某些部位血液瘀滞。
4、气虚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用现在科学解释就是调整脉搏跳动的神经出现故障而跳动无力,血管缺乏足够的收缩力。静脉瓣膜出现闭合故障导致血液回流不利。从而形成血瘀。
5、跌打损伤或手术损伤造成伤口血管和神经得不到足够修复和疏通。从而造成血液淤滞。动过手术...
▼ "保护健康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七、血瘀体质" 的相关文章:
胸部刺痛——心血瘀阻
实 例
一位来听课的大娘给我讲过一件发生在他们家的事:“去年过年,我们全家一起到饭店去吃年夜饭。欢欢喜喜地到了那里,可坐了半个多小时,菜一道都没有上,我女儿跟服务员说:我们提前预订了饭菜,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上不来。服务员却爱答不理。我老伴急了,去找经理交涉,那位经理的态度也不好,我老伴说了那经理两句,他俩就顶了起来,结果我老伴当时气得脸色苍白,手脚也开始发抖,不停地用手拍着前胸说心疼,家里人当时都吓坏了。不过还好,老伴随身都带着速效救心丸,...
凉食易引起子宫内膜异位导致瘀气滞血 嘉兴妇科实施预约看病的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可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同房疼痛、大便坠胀等。子宫内膜异位症饮食应忌一切寒凉食品。行经前后,尤须注意进食过热的汤、菜,生冷食物均属忌食。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现后就要及早的治疗,如果已经治疗过,那么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从饮食上进行合理的搭配,是促进康复重要的环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饮食规则应该掌握,家禽、蛋乳、鱼鲜一般均可食用,气血虚少者用以益气养血效果较好。田螺、蛤蚌、蟹、鳖偏凉食,宜少食。过于肥厚之肉品忌食。谷类、豆类、薯类作为主食,均可食用,无需避免。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饮食忌食
(1)、可以多吃一些干果。...
红花药膳 活血祛瘀又疗病
红花药膳 活血祛瘀又疗病提及红花,大家都知道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人们常常会问红花、草红花、藏红花、西红花一样吗?是一种药材还是几种药材呢?在这里让北京中医医院的杜宇医生向大家一一解答。
在中药百草园里有两种名为红花的药物,分别称为红花和西红花,两者药性及功用虽然基本相同,但却是两种不同科属的植物,二者的价格也相差甚远。
红花,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别名草红花、红蓝花、刺红花。性辛、温,归心、肝经。红花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产于河南、新疆等地。入药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西红花是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红花的柱头,别名藏红花、番...
李氏“排於”的概括
从我们身体的结构来看,理论上,只要血液循环通畅,就没有病痛和死亡的理由。可是不幸的是,我们的身体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了血液循环的障碍,使氧气及营养的供应随之逐步低下,各脏器的功能与抗体的免疫力渐次降低,导致持续老化,最终崩溃于疾病。那么,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的直接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瘀血的生成和瘀血量的增加。即: 血液变成混浊起来,慢慢地血液循环的障碍开始,结果是,在血液中的垃圾开始沉淀下来,当所有的血路被阻断了,氧气及营养供不应求,使人体的各种\"生理化学\"活动力变成无力,导致老化与疾病就在所难免了。排瘀疗法就是从...
中医诊断学中瘀血指征,为什么只有特异性而没有普遍性?
中医诊断学中瘀血指征,为什么只有特异性而没有普遍性?中医诊断学中提到的瘀血的诊断标准是:“面色黧黑、皮肤甲错、唇舌紫暗、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脉涩”,但是,这些标准只有特异性,没有普遍性。
伤瘀五脏,可现五色,并非只有黧黑一种颜色!
皮肤甲错者,极少数,遍体伤瘀者都少之又少地会出现这种症状。
唇舌紫暗,当瘀兼见虚寒者才多见,并非所有伤瘀者都有。
‘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这一点现代医患均将其视为是否有瘀伤的判断标准,不对...


zyx_cnet
zhaowenyan
lolo1111
luyao2464
wanghao2600
lirunqing
qq123466157
RUSONGBO
asd254659244
xlz0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