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选读:辨特异脉象,诊察体内信息
脉象为机体自动反映生理、病理信息之窗口,为正确辨证提供依据,于辨析疑似证中功有独擅。在脉证相符情况下,脉象能反映患者疾病之内在本质、属性、病变部位以及五脏六腑与病变之相互关系,甚至可以审察疾病之预后或转归。故而《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关于辨脉之意义与方法,李士材于《医宗必读》中曰:“大抵症既不足凭,当参之脉理。脉又不足凭,当取之沉候。彼假症之发现,皆在表也,故浮取脉而脉亦假焉。真症之隐伏,皆在里也,故沉候脉而脉可辨耳。辨脉已真,犹未敢恃,更察禀之厚薄,症之久新,医之误否。夫然后济以汤丸,可以十全。”八纲辨证中除阴阳为总纲,表里定病位外,惟虚实示疾病之实质,寒热标病变之属性。景岳于《全书》中曰:“虚实之要莫逃乎脉”,而寒热真假“察此之法,当专以脉之虚实强弱为主”。可见脉法在四诊之中并非虚设,临证之际辨伪析疑,当有重要参考价值。
注:1.李士材:字中梓(1588-1655年),号念莪,明代华亭(今江苏松江)人。因常患病而学医。在李杲、薛己、张介宾等诸家影响下,既重视脾胃,又重视先天肾;并倡“水火阴阳论”,提出“补气在补血之先,养阳在滋阴之上”的治疗主张。一生著述颇多,主要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删补颐生微论》、《伤寒括要》、《诊家正眼》、《病机沙篆》、《本草通玄》等。
2.张景岳:(1563-1640),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汉族,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近代太仓名医王雨三先生善于运用脉法辨治疾病,如其于痰饮水气病必见沉弦脉始作饮邪治疗:左脉沉弦为水蓄膀胱,用五苓散;右脉沉弦为水在胃肠,用控涎丹。又如清阳下陷或阴火上僭之病,寸强尺弱者宜降宜潜;尺强寸弱者宜升宜提。又如左三部细弱为真阴亏损,更兼右尺细弱始为元阳不足。余曾诊一老妪,患有胆囊炎宿疾,屡药不效,除胆区疼痛外,兼感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来询治法。余诊其脉左三部沉细乏力,右尺亦然。显见真阳不足,与其自觉腰酸乏力之病机亦相一致。此时胆痛适值缓解,宗《内经》“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旨,余断然据脉疏方,投金匮肾气丸...
▼ "《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选读:辨特异脉象,诊察体内信息" 的相关文章:
【转】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把脉口诀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
[转载]时辰决定健康
原文地址:时辰决定健康作者:健康之旅 年有十二月,日有十二时,五脏六腑有神明。只要我们每天按照人体的本性好好生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供养好我们的先天真元。应时养生、将人体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对应起来,养生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子时——睡觉保护阳气半夜23点到1点,这是一天当中太极生命钟的阴极时候,按照阴阳消长的规律,这个时候阴气最重。
阴主睡眠,这个时候我们要处于熟睡状态,应该在10点半左右上床休息。子时是胆经值班,胆是阳气,此时刚刚长阳气,还很微弱,要特别保护此时阳气,最好用睡觉来保护,所以夜半的时候,请不要再去跳舞唱歌、加班,应该睡...
中医用望闻问切诊断颈椎病
中医用望闻问切诊断颈椎病中医是如何运用望闻问切诊断颈椎病的?中医临床的“四诊”、“八纲”理论是了解病情、分析病情、确定治疗方针的诊断原则。运用“四诊”、“八纲”的原则对我们前述的外伤、非外伤型颈椎病的诊断,要兼顾内科、外科两者的诊断要点:
此文章转载国内最大的脊椎病门户网站--脊梁网
一、望诊:
&n...
续医说 俞弁
续医说作者:俞弁
朝代:明
年份:公元1545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御寇有言医者理也理者意也何稽乎理言治意言识得理与意料理于未见曰医超然望闻者无
几也
降则不理不治不识不明斯二者不言不详以故圣人尚乎辞说者谓经始于轩岐缓鹊辈识其意者也
仲景下代有名士有方有论有原有辩有法耿耿与繁星并丽而不磨者圣人以道仁天下起危而养安
斯已矣而又立言以臣扶百代其为虑不广且勤哉神而明之在人子容氏有意焉久矣苦心探赜学以
聚之问以辩之精思以强勉之董生曰勉强学问则闻见博知益精然会博而归约则君子贵乎详说也
是书述古法今事积有岁月得理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