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李中梓(2)

罗大伦 著

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里记载的李中梓看病的医案吧(其实前面我们聊的方鲁儒和孙潇湘夫人的医案也都是这本书里面的)!
  
  新安那里,有位吴修予同志的侄子,这位小同志不知道怎么搞的,患了失眠,但是他这个可不是一般的失眠,这位的失眠,已经发作三年了,三年来,基本就没睡过好觉(目不得瞑已三年矣),各位不知道有过失眠的经历没有,据患者讲,这个失眠巨痛苦,没法儿忍受,说是瞪着眼睛等天亮的滋味那叫一个绝望,每当看到太阳出来了,心里都咯噔一下:完了,又是一个通宵!
  这位小同志就这样忍受了三年,而且还有别的症状,是烦躁,发热,身体瘦得没法儿说了,这让家人可是操心极了,大家忙着给他请医生,基本上能想到的医生都找了(大江以南,迎医几遍),这些医生来了,一看这位烦躁,还发热,有的判断是阴虚发热,有的说是有痰火,总之是养阴清热、化痰安神,什么方法都用了,药也喝了一千来付了(身体还是不错,要搁一般人早喝废了),也没有效果,现在搞得是想睡一会儿觉都难(求一刻安卧不能也)。
  后来这位小同志的家人就请来了李中梓,当时还是李中梓跑到外地去给这个年轻人看的病,诊脉的时候,李中梓就开始细心地体会脉象,发现这个患者的“肝脉独沉而搏”,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中医的诊脉历来挺神秘的,我给各位介绍一点,让各位了解一下,中医脉诊理论认为人的手腕从腕横纹策到胳膊肘侧(指的是方向)分布的是寸关尺三部脉,中间的的关脉在手腕边的高骨的边上找,左手的寸关尺对应的脏腑是:心、肝、肾阴,右手寸关尺对应的是:肺、脾、肾阳。当然,还有其他的划分方法,大概的是如此,李中梓在诊断这个患者的脉的时候,就发现他左手的关脉那个位置脉很独特,这个地方的脉特别的沉,要按下去才能感觉到,但是一旦感觉到了,就会觉得这个脉很有力,一般的人各位可以体会一下,这个肝脉都是应该很容易摸到的,但这位患者的就很特殊,为什么呢?李中梓认为,这是肝气郁陷在里面,不能生发了,这一般是由于郁怒导致的,治疗需要疏肝达木。
  于是他就开了方子,是:柴胡四钱、白芍二钱、丹皮二钱五分、山栀子二钱五分、甘草五分、桂枝四分。
  这个方子可以做为梳理肝气郁陷的经典方,方子里柴胡是疏发肝胆之气的,白芍是入血分,柔肝养阴的,丹皮泻肝胆之火,山栀子泻三焦之火,其中柴胡是把肝气向上疏,丹皮、山栀子是把肝火向下泻,甘草是和中的,而桂枝是暖肝...

▼ "【医家】李中梓(2)" 的相关文章:

【文化】脉学数理结构的四维变量结构关系研究

——中医发展方向的探索(14)
     赵致生
    2009-10-18
 
  一、脉学数理分析
  脉学,是中医四诊心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切诊,是医生以手指切按病人的脉搏和身体其他部位(主要是切脉)来辨别脉象以诊察疾病。五脏各有它的主要脉象,叫做五脉(即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医生根据脉搏的正常和变化,可以了解病人脏腑情况。
  切诊方百,诊脉除掌握二十八脉(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革、车、濡、弱、散、细、伏、动、促、结、...

人 体 经 络


人 体 经 络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

佛点头看脉捷法1

左手心、肝、肾,心属火,在寸部;肝属木,在关部;肾属水,在尺部。右手肺、脾、命,肺属金,在寸部;脾属土,在关部;命属包络,在尺部。看脉者,俱依高骨为关,将中指先下关部,后下尺寸两部,先轻看天部浮脉,在皮肤之间,得之者曰浮,为天,属阳;不轻不重看人部中脉,在肌肉之间得者,故曰中;后重看地部沉脉,在筋骨之间得者,故曰沉,属阴。一部有三候,浮、中、沉也,浮、中、沉各三息,一部九息,学医者先调匀自己气息,然后看脉。
 

总脉撮要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大无疴。
三迟二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
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去。
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死非怪。
寅时一...

血虚与四物汤

中医没有“贫血”一词,但从病机角度来看,大体相当于血虚之类的范畴。不过,由于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有血虚的病人不一定有贫血。而临床上,贫血患者除了血虚之外,还会出现于其他中医病证中。
中医所说的血虚指血量不足或血质失常或血液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一般认为,引起血虚的病因有脾胃虚弱、饮食不足、失血过多、肾气亏虚、劳作过度等。这些病因引起血虚的机理,分述如下:
(1)脾胃虚弱
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内经》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证治准绳》说:“脾胃者,气血之父也”。脾胃功能强健,可将摄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如饮食不节或肝胆之病横犯脾胃,致...

中医教你睡眠养生之道

   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良好的睡眠姿势,保证周身气道通达,血络顺畅,可以调气养神,濡养脉络,消除疲劳,滋养精神。“坐如钟、站如松、卧如佛……”我们的先人对于睡姿一直是有讲究的。      1.如果你喜欢仰面朝天睡……
  睡姿素描:采用这种睡姿的人通常非常疲倦,或者有醉酒等情况,在仰卧状态便很快进入了深层睡眠。这时,睡眠者的两手会不自觉地放到胸前。
  中医护花:睡眠中,面孔中开窍的部位多朝上,而气与津液走势下行。比如:熟睡时,由于脸孔朝上,...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