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猝死 你不得不防

  古典《房中术》有云:“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譬如水火”。说的就是性与猝死,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马上风”,这样的例子似乎特别容易成为“新闻”,如十月份去世的陈水扁的密友--吴文清先生。据调查,吴文清猝死前曾与朋友饮酒,之後与一名女性友人投宿台北市锦州街的薇阁汽车旅馆。
  性行为时,由于体内激素和交感神经兴奋,人体的血压会升高,心率会在平常基础上增加,呼吸也会加快。激情汹涌下,我们的心脏是否能承受性爱之重?
  在中国,临床上甚少有心脏病人会和医生咨询性生活的问题,医生也不会主动会和病人讨论这些问题,似乎有些难以启齿,其实这样的问题是非常实际,并且每一个心脏病病人都要面对的,事关生存质量的大问题,毕竟,食色,性也;毕竟,即使有病,生活也要继续。
  其实,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相当于一次轻度或者中度的日常活动”的能量消耗并不会引起问题,即使是对大多数心脏病病人,比如冠心病,冠心病病人出现性交猝死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有学者做过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性交引起的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因素与普通人相比并无显著增加,仅0.9%的比例表明性交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促发因素。
  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心脏病病人有可能在性交前后出现猝死,一场欢爱成为了“生死恋”!
  实际上真的死於性行为过程中的情况很少,反而多数是行为完毕後死亡。还有,因自慰行为而死於同一情况的,占性猝死当中接近一成。
  虽然医院的死亡诊断并不会写上「死因:性猝死」之类,还会(对家人而言更会)被认为是不光采的死法。另一方面,在开玩笑或者夸口的范畴里面,则被视为最理想的死法(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在关系不能公开(偷情男女)的情况下,有可能因此拖延急救黄金时间,因而导致不幸。
  1、急性心肌梗死及其恢复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4-8周内,由于心肌电活动尚不稳定,容易出现心律失常,所以在这段时间应该禁止性生活。
  2、婚外性关系。在“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兴奋与焦虑中,人老心不老的“一颗红心”往往承受不住过度的兴奋,这类人群往往男性年龄较大,双方年龄悬殊,即使在性生活中出现胸痛等不舒服,在小蜜面前也不会停下或者告诉他人。再加上开房...

▼ "性猝死 你不得不防" 的相关文章:

男子玩网游23小时猝死 使用电脑我们应注意什么

游戏虽然成为了非常流行的娱乐方式,但一定要有所节制,不然娱乐也可能会带来悲剧。近日,一位台湾23岁的玩家在网吧内包机玩游戏,连续作战23个小时,结果被店员发现猝死于网吧之中。根据描述,这位玩家死后双手仍向前伸出,看起来想要继续操作鼠标键盘一样。
网吧猝死事件并不是个例,翻开新闻就能发现有多起相似的案例,不难发现这其中一个共同点便是长时间玩游戏,甚至不眠不休。专家指出,导致网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可能是心源性的猝死。一般情况下,长时间高度的神经紧张而又缺乏合理休息,便容易引发心律失调等疾病,因而出现猝死。即便出现猝死的几率非常低,玩家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休息。一般两小时左右人就处在疲劳期了,...

侯耀文之后的警醒 防猝死之五大要点

          侯耀文之后的警醒   防猝死之五大要点     中年人最易猝死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猝死呢?柯元南告诉记者,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是40—50岁,其中,男性猝死风险是女性的4—5倍,但女性在绝经后患病风险会增加。
      “此外,无论男女,猝死的发病年龄都呈年轻化趋势,30岁就猝死的比例正在增加。”曾庆说,去年夏天,一位23岁的小伙子在体育课上突发心脏骤停死...

压力太大易诱发猝死

工作多则感到负荷重、压力大。我们经常有人感叹“吃饭很累呀”!在饭桌上,要照顾好客人,要活跃气氛,一坐几个小时,这绝不是休闲,应酬多也是会增加压力的。当精神高度紧张,处于高压之下的心理与身体状态不佳时,血压易升高,血管易痉挛,斑块破裂堵塞血管,出现心肌梗死。
    近段多发猝死事件出现,人们在惋惜同情的同时,也在反思我们的健康到底怎么了?在这个大家都一路狂奔向前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来看待猝死现象,下面是心理专家的说法。
  名词解释:猝死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小时内发生的意...

骄子猝死,谁之责?

骄子猝死,谁之责?
 


      盛夏的7月,原凤凰网总编辑、现百视通首席运营官吴征因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享年39岁。他的离去虽然让人扼腕叹息,可并没引起许多“健康人”的注意。但是,自2010年1月以来的19个月内,知名上市公司或企业中,离世的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多达19名,包括德尔惠股份创始人兼原董事长丁明亮、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成都百事通总经理李学军等,而因癌症和心脏病离世的比例高达63%......这足以震撼“健康人”的心灵!
  &nb...

猝死前,身体发出哪些警讯?

猝死前,身体发出哪些警讯?
以心因性猝死而言,平常一些心脏疾病的潜在征象,包括气促、胸闷、晕厥、心悸等,有可能是在猝死发生前的警告征象。这些征兆正在提醒我们,要尽早就医做进一步的检查。预防猝死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找出可能引起的原因并加以矫正,而上述的警讯正在对我们透露──「心脏」肯定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可能是先天或是后天所造成。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等大结构的问题,使得心脏的收缩功能产生变异;也可能是一些小结构出现了问题,如血管里有非常微小的阻塞,必须进行基因分析等详细检查才会发现。
当意识到有可能会面临猝死的问题时,就不能不对我们心脏的「四大核心症状」有所了解,并随时加以留意:
警讯1 气...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