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猝死54.4万人 五个诱因让“死神”降临

  飞车跨黄河的柯受良、著名影视剧作家梁左、画家导演陈逸飞、毛泽东特型演员古月、小品演员高秀敏、相声大师马季、年仅28岁的浙江卫视女主播梁薇……近几年,这些曾带给我们多少愉悦和感动的人,一个接一个因为猝死而离去。今年8月,“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2010”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华伟指出,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男性猝死发生率高于女性。

  54.4万,相当于中国一个小城市的人口总和,这让中国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位居世界之首,远远超过美国每年30万—40万的死亡数字。在所有猝死的人中,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据统计,还有70%的人因为没有得到急救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一个心内科医生的日记

  2010年8月23日,多云。

  今天是我在急诊科轮值的最后一天,直到下午6点,都没有特别紧急的病人出现,本以为这一天会平静度过,没想到6点20分到7点整这40分钟里,我又一次见证了一条生命由死向生的全过程。

  下午6点20分,当66岁的魏羽(化名)被送到急诊室的时候,这位兴冲冲从甘肃张掖赶往陕南汉中看望女儿的老太太,紧紧捂着胸口,脸色苍白。医生让她躺下,正要做心电图,突然出现了室颤,接着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指征全部消失!好在是在急诊室里,我们立刻组织抢救。整整40分钟,电除颤就进行了15次!不断地心肺复苏、不断地电除颤,参与急救的是急诊科加心内科5名年轻力壮的医生,当汗水开始模糊我们的双眼,当我们感到喉咙发干、眼前发黑的时候,谢天谢地,老太太的心跳终于开始恢复了,我们才敢松口气。

  抢救结束后,魏羽唯一的女儿从汉中赶来,一头扑倒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她已经3年没见到妈妈了。我只觉得,她们真的太幸运了,而我所经历过的猝死患者里,又有几个能如此幸运呢?

  这是西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李涛的一段工作日记。他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我每天都比普通人更真实地感受到,猝死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每一个人。一旦被这只无形大手抓住,想要逃脱,难乎其难!”李涛至今清晰记得,几年前也是盛夏的一天,一个37岁的生命瞬间消失,让自己第一次领教了“猝死”的厉害。

  那是一个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桑拿天,37岁的王勇(化名)与妻子一起,带着3岁的儿子去买东西。就在他走到收款台排队时,意外突...

▼ "中国每年猝死54.4万人 五个诱因让“死神”降临" 的相关文章:

猝死的几个常见问题

     
猝死的几个常见问题
针对读者对心源性猝死的几个常见问题,我们请专家作以解答。
      问:哪些检查可以确诊心律失常?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任黄德嘉答:很多心律失常的病人主要感觉是心慌,要确诊心律失常,主要靠心电图。但心律失常不是总发作,都是间歇性发作,为了捕捉到心律失常的发生,需要特殊的检查方法,比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就是说,如果这个病人有心慌的病史,要给他戴一个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仪器会把24小时之...

性猝死 你不得不防

  古典《房中术》有云:“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譬如水火”。说的就是性与猝死,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马上风”,这样的例子似乎特别容易成为“新闻”,如十月份去世的陈水扁的密友--吴文清先生。据调查,吴文清猝死前曾与朋友饮酒,之後与一名女性友人投宿台北市锦州街的薇阁汽车旅馆。
  性行为时,由于体内激素和交感神经兴奋,人体的血压会升高,心率会在平常基础上增加,呼吸也会加快。激情汹涌下,我们的心脏是否能承受性爱之重?
  在中国,临床上甚少有心脏病人会和医生咨询性生活的问题,医生也不会主动会和病人讨论这些问题,似乎有些难以...

骄子猝死,谁之责?

骄子猝死,谁之责?
 


      盛夏的7月,原凤凰网总编辑、现百视通首席运营官吴征因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享年39岁。他的离去虽然让人扼腕叹息,可并没引起许多“健康人”的注意。但是,自2010年1月以来的19个月内,知名上市公司或企业中,离世的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多达19名,包括德尔惠股份创始人兼原董事长丁明亮、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成都百事通总经理李学军等,而因癌症和心脏病离世的比例高达63%......这足以震撼“健康人”的心灵!
  &nb...

胃痛背痛是心脏猝死前兆

  不少患者忽视胃肠或颈背不适等心脏病发作前兆

  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引发猝死

  6月23日下午,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猝死,享年仅59岁。噩耗传出,令人扼腕!加上半年前辞世的相声大师马季,短短半年时间,已有两位人们热爱的相声演员猝死,而夺走他们生命的杀手,竟然都是心脏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同果说, 50岁以后的男性本来就易患心源性猝死,如果到了这个年龄段还不警惕身体发出的警讯,像以前一样一心工作、情绪变化大,加上近来天热睡眠差,很容易诱发心脏病突然发作。

  50岁前男性患冠心病风险高于女性

  吴同果指出,美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突发性心脏病,我国则远...

猝死前,身体发出哪些警讯?

猝死前,身体发出哪些警讯?
以心因性猝死而言,平常一些心脏疾病的潜在征象,包括气促、胸闷、晕厥、心悸等,有可能是在猝死发生前的警告征象。这些征兆正在提醒我们,要尽早就医做进一步的检查。预防猝死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找出可能引起的原因并加以矫正,而上述的警讯正在对我们透露──「心脏」肯定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可能是先天或是后天所造成。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等大结构的问题,使得心脏的收缩功能产生变异;也可能是一些小结构出现了问题,如血管里有非常微小的阻塞,必须进行基因分析等详细检查才会发现。
当意识到有可能会面临猝死的问题时,就不能不对我们心脏的「四大核心症状」有所了解,并随时加以留意:
警讯1 气...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