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后焦虑困扰七成学生——无端发脾气 老怕会失败 变得更孤僻
高考结束已经近20天了。随着高考成绩的逐渐下发,那张小纸条上的几个简单数字,又一次让考生、家长和老师的心揪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比考前更严重的焦虑、痛苦和折磨。心理专家称,这一现象就是“考后焦虑综合征”。另据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调查分析,有60%—70%的学生高考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成就焦虑”,近20%的孩子会因为“心理高考”而影响日常生活。
五种心理困扰考后学生
“高考终于结束了,原本打算好好休息一下,可这两天总睡不着,不是担心成绩不好,就是担心填不好志愿,经常爱发脾气。”6月18日,刚刚参加完高考的王欣(化名)向记者说起现在的心情时,显得特别烦躁。像王欣一样,很多考生在考后一段时间里,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中不停地上网、对答案、计算分数,结果心情越来越糟,甚至发展为焦虑、抑郁。
与考前学生总担心发挥不好不同的是,考后他们更容易出现5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复咀嚼失败的痛苦,变得自卑;受到老师、同学的嘲讽,变得麻木;放松过度,感到失落;考试失利,感到愧对父母;怕人嘲笑,变得孤僻。在这几种心理驱使下,考生很容易做出过激举动。例如,6月11日,《城市快报》报道,天津某考生因考后情绪不稳,借酒浇愁,导致酒精中毒,险些丧命。
对此,中国健康教育学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指出:“高考之后到分数公布这段时间,被称为‘考后寂寞期’。这期间,考生往往处于一种‘想放心又不敢放心,想努力又不知道怎么努力’的状态,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一般表现为轻度焦虑,爱找碴发脾气;有些人会患上强迫症,变得神经质,总怀疑自己考试的时候出了差错;严重的还可能患上抑郁症,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
过分关注结果是病根
“高考后,学生首先要估分。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情非常复杂,分数估低了,会灰心丧气;估高了,感到没有把握,害怕实际分数和所估分数不相符,在别人面前丢面子。两种情绪交...
五种心理困扰考后学生
“高考终于结束了,原本打算好好休息一下,可这两天总睡不着,不是担心成绩不好,就是担心填不好志愿,经常爱发脾气。”6月18日,刚刚参加完高考的王欣(化名)向记者说起现在的心情时,显得特别烦躁。像王欣一样,很多考生在考后一段时间里,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中不停地上网、对答案、计算分数,结果心情越来越糟,甚至发展为焦虑、抑郁。
与考前学生总担心发挥不好不同的是,考后他们更容易出现5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复咀嚼失败的痛苦,变得自卑;受到老师、同学的嘲讽,变得麻木;放松过度,感到失落;考试失利,感到愧对父母;怕人嘲笑,变得孤僻。在这几种心理驱使下,考生很容易做出过激举动。例如,6月11日,《城市快报》报道,天津某考生因考后情绪不稳,借酒浇愁,导致酒精中毒,险些丧命。
对此,中国健康教育学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指出:“高考之后到分数公布这段时间,被称为‘考后寂寞期’。这期间,考生往往处于一种‘想放心又不敢放心,想努力又不知道怎么努力’的状态,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一般表现为轻度焦虑,爱找碴发脾气;有些人会患上强迫症,变得神经质,总怀疑自己考试的时候出了差错;严重的还可能患上抑郁症,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
过分关注结果是病根
“高考后,学生首先要估分。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情非常复杂,分数估低了,会灰心丧气;估高了,感到没有把握,害怕实际分数和所估分数不相符,在别人面前丢面子。两种情绪交...
▼ "考后焦虑困扰七成学生——无端发脾气 老怕会失败 变得更孤僻" 的相关文章:
心理专家谈自卑情结
生活中,许多人实质上都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才能,只不过自我评价很低,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瞧不起自己,在这种负性的暗示下,以至于在无形中错失了一次次原本可以成功的机会。非但如此,还可能因此而整天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觉生活在灰暗的天空下,甚至到了兴趣越来越狭隘,食欲越来越差,性欲越来越低,交往逐渐减少,走向孤僻与自闭、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的地步。这就是自卑者的整体画像。
自卑是一种通过不合理的方式,尤其是过多地与他人进行不科学的比较而产生的自我否定、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有一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论著,谈到了自卑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情感。他指出,人之初...
出轨是满足身体还是心理需要?!
文/丰木色子前几日和一位写言情小说的朋友聊天,他问我:“色子,你觉得男女出轨是为了满足身体还是心理需要呢?”
我想了想答:“应该说,无论男女,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
他笑了笑,伸出手和我一握,“呵呵,总算找到赞同我观点的人了!”
接着,他继续说:“有不少女人咨询我这问题,我回答是后者,可她们不理解,认为大多数女人是因为寂寞心理而出轨,而嫖娼的男人则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而出轨。那么,色子,我想听听你为何得出这结论呢?”
色子回:
我想,即使不停招妓的男人,他也不单纯是因为生理需要旺盛,猎艳、征服及好奇何尝不是他的心...
你、我、他 大家都有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病,你有病吗?心理问题1:不想长大--让我赖在童年吧
不想长大,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儿童自我当权”,也就是说,在一个成人的外壳下,有一个儿童的灵魂,于是所做的事,都像是3 岁小孩的行为。80后早当家的孩子概率很少,所以大多数都很习惯当孩子,偶尔带点孩子气是可爱的,但如果任何事都让3岁的自己处理,就会产生适应问题。对一个人成人来说,放弃做成人的权利,等于放弃了心理成长,心理发展水平,也就会一直停留在3岁。
安全风向标:每天多放“成人自我” 出来一分钟,你的心理就有机会长大。
心理问题2:恋爱受挫--分手却不懂失恋
80后的年纪,到2010年,最大的3...
吸毒患者的典型外在表现及心理异常?吸毒后能够彻底戒掉毒品吗,戒毒到底难在哪里
北京名仕医院中医专业戒毒中心专家指出吸毒导致患者心理障碍明显表现及吸毒后的异常行为,跟心理问题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在于毒品,毒品的危害不止是身体危害,主要是作用于人体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幻觉、幻想和幻象,这种疾病状态无处不在,主要表现为一下情况:(1)吸毒患者外在表现:
①黑白颠倒,行动诡秘。吸毒者为遮掩自己的行为,常常是半夜吸毒,白天睡觉,下午或晚上活动(觅药、偷盗、卖淫等)。他们的生物钟与常人完全颠倒。
②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吸毒者很难持续地干一件事情。当毒瘾发作时,他们会神魂颠倒,四处寻找吸毒场所。因此,在任何公众场合下,,他们都会坐立不安,心神无主。
③不讲人格,不知廉耻。吸毒者...
人类心理防卫机制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心理都会受到各种伤害,你是如何对待这些心理创伤的呢,就像我们身体天生的免疫系统一样,我们每个人也都拥有一套自己的心理防卫机制,太原圆成心理咨询师在此提醒了解自身的心理防卫机制对心理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人是万物之灵,很聪明,也很脆弱,极易受伤害,便想方设法从生理上、心理上来保护自己。人对心理上的保护所采用的方法称之为心理防卫机制。
当人遭遇挫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