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栝蒌实(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斤) 白酒(一斗) 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 栝蒌(一枚,捣)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
栝蒌实(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斤) 白酒(一斗) 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 栝蒌(一枚,捣)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
▼ "【转】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的相关文章:
增加体内真气,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的“百会穴”
百会穴:
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头部,在两耳廓尖端连线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叉点。
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此穴经过锻炼,可开发人潜能体增加体内的真气,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益智开慧,澄心明性,轻身延年,青春不老。并能治疗头痛、眩晕、脱肛、昏厥、低血压、失眠、耳鸣、鼻塞、神经衰弱、中风失语、阴挺等症。
百会穴的保健方法有五。 其一是按摩法:睡前端坐,用掌指来回摩擦百会至发热为度,每次108下。 其二是扣击法:用右空心掌轻轻扣击百会穴,每次108下。 其三是意守法:两眼微闭,全身放松,心意注于百会穴并守住,意守时以此穴出现跳动和温热感为有效,时...
千金方养胎之法
养胎之法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一个好宝宝,但是要想孩子将来聪明、孝敬、身体健康,那么一些规则和方法、禁忌,千万得懂,还得去力行。儿在胎,日月未满,阴阳未备,腑脏骨节皆未长成,故从怀胎到分娩,饮食居处,都有禁忌,都有注意。
我们先从这些禁忌谈起吧。首先是饮食方面,怀孕期间以下东西不能吃,这是我们的老前辈几千年实践的结晶。吃了羊肝羊肉,会让孩子多病;吃了驴马肉会延长怀孕的时间;吃了骡肉会出现难产;吃了兔肉、狗肉,让孩子可能成哑巴或缺嘴唇;吃了小鸡或干鲤鱼,令孩子多长疮;吃了鸡肉、糯米,让孩子长虫;吃了桑椹和鸭子,会让孩子倒着出来,而且出现心中发冷的现象;吃了麻雀肉或豆酱,孩子会...
不孕不育专家爆!不怀孕心别急,心急难得好孕气!
据统计,目前在育龄夫妇中约有10%~20%存在不怀孕的问题,而且不怀孕的人还在逐年增多,中国四处涌动着不怀孕大军四处求医的人潮:有些不怀孕的人只信大医院,有些人专求偏方秘方,有些不怀孕的人迷信高科技辅助生殖,有些人仰仗传统中医药恢复自然生殖……这些现象固然与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不断提高有关,但从另一侧面更可以看出现代人在生育问题上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事实上,受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卵巢排出正常的卵子,精液中含有正常活动的精子,卵子和精子能够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成为孕卵并被输送入子宫腔,子宫内膜适合于孕卵着床。这些条件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正常...
不可思议的强身健心的方法——甩手练气持咒念佛(转)
不可思议的强身健心的方法——甩手练气持咒念佛一切都是缘!3年前一位有道之人告诉我这种方法--甩手并念阿弥陀佛。他并没有渲染此法如何殊胜,只是说以前人们也有练,但没有念“阿弥陀佛”,练的时候不注意抛却杂念,故效果有限。那时候,从来身体健康的我刚刚经历一场大病,深知健康的重要,也急于寻求一种好的锻炼方法(本人比较懒,长跑什么的坚持不下来的)。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练了不到3个月,才发现有真实不可思议的效果。比如不再手脚冰凉了,连续打嗝放屁(通三焦!),旧病灶会有隐痛(感觉在通气血),睡眠变得超快超好,晨起练10分钟一天精神饱满。
这三年下来,我依靠这个方法,体制和精力都极大的改善,工作紧张压力...
“梅核气”重在调心
“梅核气”重在调心2010-01-25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时会遇到这样一些病人:他们总感到咽喉部有异样感,似乎有东西卡在咽喉处,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好像会影响吞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