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竟让女性身心都得病
这篇似乎更像是写给自己的段子,呵呵,我就是现在传说中的“剩女” 。上午去北师大,小师妹说我行走在学校大家一定都会认为我还在读本科,美容院的小妹告诉我说“相由心生”,认为自己还是小姑娘可能穿着打扮都会显小 ,也很可能我的心理年龄停滞在读大学时一直也没能成长起来吧!哈哈,边工作边学习,这种状态下的人真是太充实了,好羡慕小师妹她们在学校里的惬意,可以专心读书。11月20日、21、22三天参加学校抽考,小胖要加油啊 ~
当女性的结婚年龄大于30岁,生育年龄大于33岁,就属于“过度晚婚晚育”。据调查,早在2004年初,北京地区大龄未婚者就有15万人左右,上海有12万人左右,而广东高达150万。几年过去了,“剩男剩女”越来越多,其中女性大龄未婚的数量近三倍于男性。
现状:“剩女”远多于“剩男”
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深圳的大龄未婚白领女性已超过20万,而在整个大龄未婚白领人群中,男女比例为3比7。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主任医师朱国平认为,“剩女”的大增,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为等待真爱的出现蹉跎青春
追求真爱被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暗恋、苦恋、绝恋、三角恋总是引起众多女性的共鸣。
过分追求完美
许多人的问题在于太清醒,不能容忍对方缺点,尤其是随着“三高”(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在事业追求和择偶标准上比较高,等到结婚的时候才发现,学历和年龄相仿的男人大部分都已结婚。
女性选择范围窄
许多职业交往面较窄,多数的办公室恋情都是无奈的选择。然而,在同等交往面中,82岁的男教授可以选择28岁的女硕士,反之,则不行。
性格决定命运
豪爽的女性不如会撒娇的小女人容易得到“哥们”钟爱。
越大越难结婚的怪圈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一个无法拥有的东西,你不再感到羡慕、向往,而是漠然、麻木。
家长...
当女性的结婚年龄大于30岁,生育年龄大于33岁,就属于“过度晚婚晚育”。据调查,早在2004年初,北京地区大龄未婚者就有15万人左右,上海有12万人左右,而广东高达150万。几年过去了,“剩男剩女”越来越多,其中女性大龄未婚的数量近三倍于男性。
现状:“剩女”远多于“剩男”
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深圳的大龄未婚白领女性已超过20万,而在整个大龄未婚白领人群中,男女比例为3比7。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主任医师朱国平认为,“剩女”的大增,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为等待真爱的出现蹉跎青春
追求真爱被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暗恋、苦恋、绝恋、三角恋总是引起众多女性的共鸣。
过分追求完美
许多人的问题在于太清醒,不能容忍对方缺点,尤其是随着“三高”(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在事业追求和择偶标准上比较高,等到结婚的时候才发现,学历和年龄相仿的男人大部分都已结婚。
女性选择范围窄
许多职业交往面较窄,多数的办公室恋情都是无奈的选择。然而,在同等交往面中,82岁的男教授可以选择28岁的女硕士,反之,则不行。
性格决定命运
豪爽的女性不如会撒娇的小女人容易得到“哥们”钟爱。
越大越难结婚的怪圈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一个无法拥有的东西,你不再感到羡慕、向往,而是漠然、麻木。
家长...
▼ "晚婚晚育竟让女性身心都得病" 的相关文章:
E夜情的四大心理根源
本文来源 三九健康网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整理你命犯桃花吗?当你桃花朵朵开的时候,你把自己的恋情归为哪一类呢?你知道你的恋情背后的心理需求吗?希望你在心理专家的引导下对号入座,从而紧紧掌握“爱情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E夜情”的欲望乃是人之常情
“E夜情”泛指男女双方在特定情境下因为一时的感觉、冲动、爱慕或排遣寂寞的需求而发生性行为。美国社会学家约翰对“E夜情”下的定义是:基于人类动物性吸引而发生的性行为,它忽略了恋人相处时应遵守的规范,例如...
我国中产阶级心理困惑及问题的成因与分析
一、 关于认同以及认同危机的原因1、认同的相关概念
认同系心理学名词。指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的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部分的心理历程。认同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方面:
自我认同:个人认同,是指自己对自我现况、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情境、未来希望、工作状态等各层面的觉知,统合而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结构。即追求自我统一性及连续性的感觉。
社会认同:是个人拥有关于其所属群体,以及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性知识,即个体身为一个群体成员这方面的自我观念。它通常是由社会中的个...
张国荣自杀后在医学院做的讲座稿-林举达邹晓波
(剖析名人自杀心理历程)-此文是张国荣自杀后第四天为医学院学生讲座的讲稿
张国荣存在的心理问题
抑郁症
自杀
张国荣心理问题
一、性别取向紊乱
生理上是一个男人,而内心深处(人格的深层)是一个女人。
二、同性恋者
有一同性爱人——唐先生
三、童年的心理事件是今日自杀的根源(Freud):
从小缺乏母爱:只有概念母亲,而无亲生母亲感,亦无奶妈感。
幼年缺乏亲情和关爱。
四、抑...
心理专家谈自卑情结
生活中,许多人实质上都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才能,只不过自我评价很低,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瞧不起自己,在这种负性的暗示下,以至于在无形中错失了一次次原本可以成功的机会。非但如此,还可能因此而整天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觉生活在灰暗的天空下,甚至到了兴趣越来越狭隘,食欲越来越差,性欲越来越低,交往逐渐减少,走向孤僻与自闭、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的地步。这就是自卑者的整体画像。
自卑是一种通过不合理的方式,尤其是过多地与他人进行不科学的比较而产生的自我否定、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有一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论著,谈到了自卑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情感。他指出,人之初...
心理咨询师谈儿童情绪障碍
儿童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或躯体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
组疾病,发生率在儿童精神障碍中占第2位。由于儿童心理
生理特点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成
人有明显差异。常见类型有焦虑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
癔症、强迫症,但临床类型常有重叠而不易分型 1。现介绍
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焦虑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癔症。
1 焦虑症
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是一组以莫名的紧张、恐惧与
不安为表现的情绪障碍,常与恐怖症、强迫症并存。
1.1 病冈
儿童焦虑症主要与心理社会冈素及遗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