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ICP形成的相关因素

1颅腔容积:1400ML左右,不变
2脑组织容积:1250cm3
3脑脊液CBF总量100~150ML,每天分泌400~500ML,
4脑室、脑池及颅内蛛网膜下腔空间约75ml,CBF 75ml;
5脊液循环增加因素:CO2蓄积,碳酸血症,PH值变化--化学调节反应
6交通性脑积水:静脉窦栓塞、蛛网膜粘连
7梗阻性脑积水Arnoid-Chiari畸形 第四脑室闭锁症Dandy-Walker
8脑内出血:脑出血、AVM、动脉瘤破裂
9肿瘤:胶质瘤、脑膜瘤、神经纤维瘤、颅咽管瘤,垂体、松果体瘤、脊索瘤、转移瘤等
脓肿、结核、霉菌性肉芽肿、寄生虫(血吸虫、囊虫、包虫、肺吸虫)
10颅内压的测量:Langlitt曲线:在硬脑膜外放置球囊,1ml/h盐水灌入测压,类指数关系   压力急速升高点为临界点   通过代偿可以耐受、之后一点点升高,导致颅内压剧烈升高,临床上:呼吸不畅,咳嗽,用力大便,搬动都可使病人突然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11脑血流量(CBF)降低:CBF=MAP(平均动脉压)-ICP/CVR(血管阻力)=脑灌注压CPP/CVR,颅内压脑灌注压低于40mmHg时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效。(反Langlitt曲线 X为ICP,Y为CBF),
12Cushing反应:1900年,盐水注入蛛网膜下腔,ICP增高接近舒张压:血压升高,脉搏减慢,脉压增大-----继续发展则:潮式呼吸,血压降,脉搏弱,DIE上消化道出血出血:1、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缺血导致功能紊乱;2、局部血管收缩缺血。临床表现:头痛多为前额及双颞部,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生命体征:Cushing综合征,慢性ICP增高:颅骨改变变薄,板障静脉压迹增多,蝶鞍扩大.

 
我的相关日志:
2008-11-23 | 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
2008-09-11 | 脑积水超大头颅
2008-08-27 | 颅内间变型脉络丛乳头状瘤
2008-03-29 | 您见过脑积水喷涌吗?
2008-03-04 | 第三脑室造瘘治疗脑积水
2007-10-07 | 胆脂瘤合并颅内化脓
2006-02-25 ...

▼ "颅内压ICP形成的相关因素" 的相关文章:

从赵本山片场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说起2 ---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简介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简介

    据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介绍,赵本山“脑内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是动脉瘤破裂而引发的,称这是一种常见的颅内出血疾病,目前病人情况稳定、意识清楚,手脚可以活动,目前不存在生命危险。动脉瘤已经成功进行动脉瘤栓塞术,手术顺利。动脉瘤的治疗以前是创伤非常大的一种手术,目前随着血管内介入医学的发展,创伤可以做到非常小,而且效果肯定,值得推广,赵本山正是受益于这种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手术,近期就可出院,半年后可以进行随访观察,了解是否完全栓塞,是否有瘤颈残留,是否有动脉瘤复发,如果没...

男人治疗口腔疾病发明10厘米小刀插颅内4年

  一把长10cm的小刀插在头里是什么感受?37岁元江男己李福(假名)大概比任何己都无更淡的发会。这个经常被口臭、头痛等题纲搅扰的哈僧男己在本年1月份的一主查抄中害怕发明,本身的头部竟被插了把小刀!
  不止李福,即连玉溪市己平难近病院的大夫在见到他时,也被怔住了。“一把刀竟然在神经、血管麋散的颅内存在了4年多,真是古迹中的古迹。”神经外科主任罗志伟也向忘者叹息道。
  4小时手术颅内与刀
  12日上午8面30合到正午12面30合,玉溪市己平难近病院手术室里,颠末4个小时告急手术,大夫乐成将滞留在李福头里的丰胸精油 一把长10cm、宽1.8cm、薄0.24cm的断刀掏出。据相识,这把长...

颅内胶质瘤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神经外胚层发生的肿瘤有两类,一类由间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实质细胞形成,称神经元肿瘤。由于从病原学与形态学上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胶质瘤又比起源于实质细胞的神经元肿瘤常见得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有胶质瘤中,统称为胶质瘤。
胶质瘤的分类方法很多,临床工作者往往采用的是分类比较简单的Kernohan分类法。各型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其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
各型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的临床治疗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的急重症,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防止和减轻脑受压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危急生命的恶性循环,使血肿区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性。传统的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手术,优点是清除血肿及时彻底,减压充分;缺点是其创伤大,术前准备复杂,需全麻,手术费时,手术有时难以避免加重脑损伤。手术后,尤其是脑内血肿后遗症重,脑室穿通畸形很常见,遗留颅骨缺损、癫痫等诸多问题,术后经常性头痛头晕等脑外伤后综合症亦多见。国内有报道的立体定向手术、钻孔、锥颅手术排空血肿等方法,但没有广泛应用。
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方法,结合生化酶技术能实现清除颅内血肿。使得一部分急性...

颅内动脉夹层与夹层动脉瘤

    颅内动脉夹层是指脑血管壁的病理性夹层累及动脉的内膜、形成内膜下血肿并扩张到内膜和中膜之间。夹层动脉瘤(Dissectiong aneuresm)或动脉剥离(artenial dissection)是指病理性夹层发生在中膜层内或中膜和外膜之间的剥离,脑动脉壁膨出,发生动脉瘤样扩张。
    病因有外伤:运动员或消防员,在运动后发生;遗传性结缔组织病;Ehlers-Danlos综合征IV型;Marfan综合征;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成骨不全I型;肌纤维发育不良约15%~20%发生颅内及颈部夹层,双侧颈内动脉发病占50%。
其发病...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