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重在改变生活方式

     一、化验“糖化血红蛋白”比化验血糖更重要
  糖尿病是慢性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在医生眼里,糖尿病和直接威胁生命的脑出血、心肌梗塞是“等危症”,意思就是它们对生命的危害是相等的。
  大家都知道,确诊糖尿病需要查血糖,有“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分,有的人“餐前血糖”高,“餐后血糖”不高,或者反之。很多人会问,哪个指标高才能诊断糖尿病?
  其实,不管是“餐前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任何一项高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诊断糖尿病。一般情况是,空腹状态的“餐前血糖”超过7mmol/l 或(和)“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 就是糖尿病了。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尿糖、血糖不正常就能提示糖尿病。而且尿糖加号越多,血糖数字越大,表示糖尿病病情越严重。实际上,尿糖和血糖只是短期指标,具体地说:尿糖反映两次小便之间的平均水平,血糖反映抽血时的瞬间水平,而病人的血糖不管控制得好坏,都是处于不断地波动之中,相比而言,“糖化血红蛋白”就更能反映血糖的平均水平了。
  血液中的葡萄糖会和血红蛋白结合,而血红蛋白寿命为三个月,“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糖浓度及高血糖的持续时间。所以,“糖化血红蛋白”的一次采血检验,能反映就诊前三个月的血糖波动情况。
  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在6%以下。这个检验对评价近期糖尿病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不管今天你的血糖多正常,如“糖化血红蛋白”较高,仍说明治疗方法不妥,需要调整。
  另外,糖尿病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慢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糖尿病神经改变以及白内障,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状况直接相关,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也能预知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可能。
  二、血糖高是不是都要吃药
  糖尿病的第一治疗不是用药,而是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是治疗的基石。一部分人通过这种非药物方式,不需要用药就可以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甚至能持续好几年的正常状态。
  是不是需要吃药来降血糖?不能用单一的指标来判断。比如,比较胖的人可能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还要加用药物治疗,总之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一般要求在三个月内,使血糖达标,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这样有利于保存胰岛功能。
  如果已经到药物治疗阶段,首先要分清是一型还是二型,如果是一型,首先是选择胰岛素...

▼ "糖尿病人重在改变生活方式" 的相关文章:

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
1.遗传因素
(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不到50%。
(2)HLA与1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位于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为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HLA由Ⅰ、Ⅱ、Ⅲ3类基因编码。Ⅰ类基因区域包括HLA-A、HLA-B、HLA-C和其他一些功能未明的基因及假基因,其编码的抗...

糖尿病肾病

 1 糖尿病肾病—— 概述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与肾小球硬化。DN的患病率为20%~40%,目前,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致病因素。DN早期,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一旦发生临床期DN,则肾功能呈持续性...

糖尿病吃什么好?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
  对糖尿病的治疗历来有“三驾马车”的形象比喻,即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中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预防糖尿病要注意“三个防止和三个增加”:防止总热量摄入过高,防治脂肪比例过高,防治膳食纤维比例过低;增加鱼类的摄入,增加谷物特别是粗粮的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最终达到降低膳食热量密度的目的。
&nb...

糖尿病吃什么好?

一、糖尿病患者食疗方法
1.药粥。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药粥有:
豆腐浆粥(《本草纲目拾遗》):粳米50g,豆腐浆500mL,食盐或白糖少许,先煮粳米,后加豆腐浆,至米开花粥稠,分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冠心病者,若糖尿病肾病肾衰者不宜服用。
绿豆粥(《普济方》):粳米50g,绿豆50g,共煮粥食用。绿豆有降血脂作用,适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冠心病者,若糖尿病肾病肾衰者不宜服用。
赤小豆鱼粥(经验方):赤小豆50g,鲤鱼1尾,先煮鱼取汁,后加赤小豆煮烂。适用于糖尿病水肿者。
菠菜粥(《本草纲目》):菠菜100~150g,粳米50g,煮粥食用。适用于糖尿病阴虚化热型。便溏腹泻者...

转载:关于糖尿病的学说

云游雅客 糖尿病的病人“三高一少”就是喝的多,吃的多,尿的多及体重逐渐减少。喝的多尿的多,说明肠胃对水的吸收功能正常,只是肾把水都排出了。脾调湿肺控水,脾和肺对水的调控能力不行,导致肠胃吸收的水进入血液就被肾排出体外。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水供应便产生渴的反应。吃的多而身体又乏力,说明体内能量不足。吃进的食物除水和少量易吸收的营养外,几乎都穿肠而过,说明肠胃消化吸收功能严重不足。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的还有肝、胆和脾,肝、胆、脾都出现了故障。

糖尿病涉及到肺、胃、肠、脾、肝、胆等多个重要脏俯疾病,是一种大型综合性慢性病。而糖尿病多发生在35岁--60岁间,说明这些脏俯功能不足并不是衰老造成的,而是...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