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防治希望之源——糖尿病教育

  中国糖尿病防治希望之源——糖尿病教育
  ——聚焦“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研讨会暨2010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
文章摘自:瑞京糖尿病医院网

  2010年8月14日—8月15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研讨会暨2010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在北京九龙山庄国际会议中心如期召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刘乃丰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文英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晓慧、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葛焕琦院长等专家应邀担任大会主席或主持人。据郭晓慧教授介绍,此次参会人数1000人,与会人员包括护士、医师、营养师、糖尿病教育工作者等多领域人士,与往界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相比,今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此次会议主要围绕“糖尿病教育”进行了学术交流与讨论,充分体现了对护士为主体的重视,体现了教育和管理成为防治糖尿病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2010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主会场
 
  国内外糖尿病教育与管理之现状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病人数的急剧增加,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痛苦外,还增加了家庭与国家的医疗负担。据今年的流调结果显示,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中国糖尿病人数9240万人,糖尿病前期人数已高达1.5亿人。中国拥有糖尿病的人数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令人震惊,同时也唤醒了政府及糖尿病教育工作者及患者、家属的高度重视。怎样才能有效的防治糖尿病呢?糖尿病的防与治并非单单依靠药物就可以达到,还需健康教育。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糖尿病教育”是整个糖尿病综合防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糖尿病治疗中缺一不少的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已开始了关于糖尿病教育模式及方法的研究,如健康信念模式、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多阶段改变模式、行为改变和自我管理模式、赋权膜式等等。随着糖尿病教育工作的开展及推广,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糖尿病教育仍在完善与探索中,糖尿病教育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糖尿病教育与管理
  此次会议上,国际糖尿病联盟主题 Prof.J.C. Mbanya详细讲述了糖尿病教育全球现状,另外,来自其他各国的专家分享了北美、欧洲、非洲及亚太地方的...

▼ "中国糖尿病防治希望之源——糖尿病教育" 的相关文章:

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
1.遗传因素
(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不到50%。
(2)HLA与1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位于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为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HLA由Ⅰ、Ⅱ、Ⅲ3类基因编码。Ⅰ类基因区域包括HLA-A、HLA-B、HLA-C和其他一些功能未明的基因及假基因,其编码的抗...

糖尿病人需要检查的各项指标

  (一)尿
  1.尿糖 正常人从肾小管滤出的葡萄糖几乎被肾小管完全吸收,每天仅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32~90mg),一般葡萄糖定性试验不能检出。糖尿通常指每天尿中排出葡萄糖>150mg。正常人血糖超过8.9~10mmol/L(160~180mg/dl)时即可查出尿糖,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值。老年人及患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升高,血糖超过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时可以无糖尿;相反,妊娠期妇女及一些肾小管或肾间质病变时,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时亦可出现糖尿。糖尿的检查常用的有班氏法(借助硫酸铜的还原反应)和葡萄糖氧化酶等。班氏法常受尿中乳糖、果糖、戊糖、抗坏血...

糖尿病最后会怎样?

    糖尿病的严重危害不在于高血糖或尿糖本身,而在于由于体内糖代谢障碍所导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各种慢性并发症,它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步侵害患者的重要器官或组织,导致一系列全身性不可恢复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如眼睛失明、肾功能衰竭、神经组织变性受损、心脑血管病变、骨关节病变、皮肤病变、性功能衰退等。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提前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寿命缩短,最终会因为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而致残或死亡。调查显示:人群中50%的失明、50%心脑血管疾病、60%的慢性肾功能衰竭、30%的截肢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还会给患者本人、家庭以及社...

糖尿病人重在改变生活方式

     一、化验“糖化血红蛋白”比化验血糖更重要
  糖尿病是慢性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在医生眼里,糖尿病和直接威胁生命的脑出血、心肌梗塞是“等危症”,意思就是它们对生命的危害是相等的。
  大家都知道,确诊糖尿病需要查血糖,有“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分,有的人“餐前血糖”高,“餐后血糖”不高,或者反之。很多人会问,哪个指标高才能诊断糖尿病?
  其实,不管是“餐前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任何一项高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诊断糖尿病。一般情况是,空腹状态的“餐前血糖”超过7mmol/l 或(和)“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 就是糖尿病了。
 ...

糖尿病肾病

 1 糖尿病肾病—— 概述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与肾小球硬化。DN的患病率为20%~40%,目前,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致病因素。DN早期,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一旦发生临床期DN,则肾功能呈持续性...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