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引起的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如病理性骨折、椎体压迫、骨手术、放疗(减轻骨痛)和高钙血症等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减轻疼痛、恢复功能、预防或延缓SRE,已成为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目标。
一、概述
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RE)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SRE包括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或非椎体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转移病灶进展(出现新发、多发骨转移或原有骨转移灶扩大)及高钙血症。
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ECT是骨转移初筛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但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易区分成骨性还是溶骨性病变、也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的缺点。
ECT检查被推荐用于乳腺癌出现骨疼痛、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诊断检查;被推荐用于乳腺癌分期>T3N1M0患者的进一步常规分期检查;被选择性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常规分期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CT、X线拍片是骨转移的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对于ECT扫描异常的患者,应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行MRI、CT或X线拍片检查,以确诊骨转移,并了解骨破坏的严重程度。
PET-CT可以直接反应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情况。既往的临床研究提示, 氟脱氧葡萄糖(FDG)-PET具有与骨扫描相似的敏感性,更高的特异性, 对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后病情的跟踪效果优于骨扫描,但是专家组认为目前 PET-CT在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并不作为常规推荐。
ECT可作为骨转移的初筛检查,而X 线拍片、CT、MRI 可以明确有无骨质破坏。临床上各种诊断方法应该合理应用,必要时需要通过骨活检取得病理诊断。
对于确诊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应进一步接受常规检查:血常规、肌酐、血钙等肝肾功能和血生化指标检查以及胸、腹、骨盆影像学检查。
三、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溶骨性病变多见。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复可以在影像学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诊断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诊时的X线片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乳腺癌骨转移特点:伴有疼痛的...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引起的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如病理性骨折、椎体压迫、骨手术、放疗(减轻骨痛)和高钙血症等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减轻疼痛、恢复功能、预防或延缓SRE,已成为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目标。
一、概述
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RE)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SRE包括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或非椎体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转移病灶进展(出现新发、多发骨转移或原有骨转移灶扩大)及高钙血症。
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ECT是骨转移初筛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但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易区分成骨性还是溶骨性病变、也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的缺点。
ECT检查被推荐用于乳腺癌出现骨疼痛、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诊断检查;被推荐用于乳腺癌分期>T3N1M0患者的进一步常规分期检查;被选择性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常规分期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CT、X线拍片是骨转移的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对于ECT扫描异常的患者,应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行MRI、CT或X线拍片检查,以确诊骨转移,并了解骨破坏的严重程度。
PET-CT可以直接反应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情况。既往的临床研究提示, 氟脱氧葡萄糖(FDG)-PET具有与骨扫描相似的敏感性,更高的特异性, 对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后病情的跟踪效果优于骨扫描,但是专家组认为目前 PET-CT在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并不作为常规推荐。
ECT可作为骨转移的初筛检查,而X 线拍片、CT、MRI 可以明确有无骨质破坏。临床上各种诊断方法应该合理应用,必要时需要通过骨活检取得病理诊断。
对于确诊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应进一步接受常规检查:血常规、肌酐、血钙等肝肾功能和血生化指标检查以及胸、腹、骨盆影像学检查。
三、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溶骨性病变多见。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复可以在影像学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诊断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诊时的X线片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乳腺癌骨转移特点:伴有疼痛的...
▼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的相关文章:
姐姐患乳腺癌切除乳房,妹妹担心家族遗传频检查
姐姐患乳腺癌被切除乳房妹妹担心家族遗传频频检查
8成女性有小叶增生,35周岁以上每年要做一次专业筛查
48岁的她老觉得会得乳腺癌
乳腺癌是许多女性都担心的问题,但是如果因为担心而过度检查就不好了。夏女士自从姐姐患了乳腺癌后,就开始处于惶恐不安中,几乎每隔3个月就要去做一次乳房检查。
昨天,当她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以下简称省妇保)接到化验结果后,终于松了口气:再也不用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夏女士今年48岁,两年前,她的姐姐被查出乳腺癌,最终切除了病变的乳房。这之后,夏女士每过3个月,就去不同的医院,做一次乳房检查。因为姐姐的患病经历,让她...
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一、乳腺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主要优势:(一) 提高照射野内剂量的均匀性:尤为明显的是减少乳房内高剂量区的范围,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剂量分布的均匀指数和适形指数提供了可靠方法。
(二) 减少正常组织器官受照剂量和容积:乳腺癌放射治疗最常见心和肺的并发症,其中心血管并发症是造成非乳腺癌死亡率增加最主要的因素。其发生与器官受照容积有关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胸壁呈弓形包绕肺和心脏,特别是胸壁曲度较大时切线野将有更多的肺和心脏体积包括在射野内,很难既保证靶区覆盖同时又明显减少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乳腺结节是否手术
患者:MR报告:双侧乳腺多发肿物及结节影,大者位于右乳外上象限,大小约3.0X2.4X3.2CM,边界尚规整,T2WI/FS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呈中等强化,增强曲线为缓升型,余多发小结节增强曲线亦为缓生型.扫描范围内双侧腋窝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钼靶报告:双侧乳腺呈腺体,结构对称,未见具体肿物,未见钙化,未见增粗的血管影,皮肤不厚,乳头无内陷.双侧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
B超报告:左乳见多个低回声结节,大者位于内上象限,大小约1.4X0.7CM,边界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右乳见多个结节,大者位于外上象限近等回声肿物,大小约3.2X1.6CM,边界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双侧腋窝未...
乳腺癌保乳手术适合什么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保乳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既可以降低对患者的损伤,而且还保持女性的乳房形态特征,让乳腺癌患者以后的生活更为自信。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适合保乳术呢?乳腺癌保乳术适应征:
现在一般来讲,临床Ⅰ、Ⅱ期乳腺癌,只要肿瘤和乳房的比例合适,且无以下禁忌证,均可选择保乳治疗。
乳腺癌保乳术禁忌征:
绝对禁忌证包括:
①以前在患侧乳房或胸壁区域接受过放射治疗;
②怀孕期乳腺癌须要在孕期接受放射治疗;
③布满性可疑病变或可疑恶性或钙化灶;
④病变广泛,局部切除难以彻底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