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引起的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如病理性骨折、椎体压迫、骨手术、放疗(减轻骨痛)和高钙血症等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减轻疼痛、恢复功能、预防或延缓SRE,已成为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目标。
一、概述
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RE)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SRE包括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或非椎体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转移病灶进展(出现新发、多发骨转移或原有骨转移灶扩大)及高钙血症。
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ECT是骨转移初筛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但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易区分成骨性还是溶骨性病变、也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的缺点。
ECT检查被推荐用于乳腺癌出现骨疼痛、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诊断检查;被推荐用于乳腺癌分期>T3N1M0患者的进一步常规分期检查;被选择性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常规分期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CT、X线拍片是骨转移的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对于ECT扫描异常的患者,应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行MRI、CT或X线拍片检查,以确诊骨转移,并了解骨破坏的严重程度。
PET-CT可以直接反应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情况。既往的临床研究提示, 氟脱氧葡萄糖(FDG)-PET具有与骨扫描相似的敏感性,更高的特异性, 对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后病情的跟踪效果优于骨扫描,但是专家组认为目前 PET-CT在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并不作为常规推荐。
ECT可作为骨转移的初筛检查,而X 线拍片、CT、MRI 可以明确有无骨质破坏。临床上各种诊断方法应该合理应用,必要时需要通过骨活检取得病理诊断。
对于确诊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应进一步接受常规检查:血常规、肌酐、血钙等肝肾功能和血生化指标检查以及胸、腹、骨盆影像学检查。
三、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溶骨性病变多见。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复可以在影像学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诊断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诊时的X线片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乳腺癌骨转移特点:伴有疼痛的...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引起的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如病理性骨折、椎体压迫、骨手术、放疗(减轻骨痛)和高钙血症等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减轻疼痛、恢复功能、预防或延缓SRE,已成为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目标。
一、概述
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RE)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SRE包括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或非椎体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转移病灶进展(出现新发、多发骨转移或原有骨转移灶扩大)及高钙血症。
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ECT是骨转移初筛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但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易区分成骨性还是溶骨性病变、也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的缺点。
ECT检查被推荐用于乳腺癌出现骨疼痛、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诊断检查;被推荐用于乳腺癌分期>T3N1M0患者的进一步常规分期检查;被选择性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常规分期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CT、X线拍片是骨转移的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对于ECT扫描异常的患者,应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行MRI、CT或X线拍片检查,以确诊骨转移,并了解骨破坏的严重程度。
PET-CT可以直接反应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情况。既往的临床研究提示, 氟脱氧葡萄糖(FDG)-PET具有与骨扫描相似的敏感性,更高的特异性, 对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后病情的跟踪效果优于骨扫描,但是专家组认为目前 PET-CT在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并不作为常规推荐。
ECT可作为骨转移的初筛检查,而X 线拍片、CT、MRI 可以明确有无骨质破坏。临床上各种诊断方法应该合理应用,必要时需要通过骨活检取得病理诊断。
对于确诊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应进一步接受常规检查:血常规、肌酐、血钙等肝肾功能和血生化指标检查以及胸、腹、骨盆影像学检查。
三、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溶骨性病变多见。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复可以在影像学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诊断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诊时的X线片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乳腺癌骨转移特点:伴有疼痛的...
▼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的相关文章:
乳腺癌保乳手术适合什么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保乳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既可以降低对患者的损伤,而且还保持女性的乳房形态特征,让乳腺癌患者以后的生活更为自信。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适合保乳术呢?乳腺癌保乳术适应征:
现在一般来讲,临床Ⅰ、Ⅱ期乳腺癌,只要肿瘤和乳房的比例合适,且无以下禁忌证,均可选择保乳治疗。
乳腺癌保乳术禁忌征:
绝对禁忌证包括:
①以前在患侧乳房或胸壁区域接受过放射治疗;
②怀孕期乳腺癌须要在孕期接受放射治疗;
③布满性可疑病变或可疑恶性或钙化灶;
④病变广泛,局部切除难以彻底根...
乳腺硬癌
乳腺硬癌( scirrbous carcinon-a)是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中较少见的一个类型。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可归于2003年WHO乳腺肿瘤新分类的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中。女性乳腺所发生的硬癌因肿块质地较硬、癌主质成分少、间质丰富而得名,此外该种类型的肿瘤在临床体征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上尚具有自己的特点。硬癌恶性程度较高,淋巴转移较多见,预后不良。硬癌在乳腺癌中发病率较低,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仍较少。刘鹏等总结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56年至1995年收治的女性原发乳腺癌病例,其中硬癌为149例,占2%, 1期21例(15%), II期80例...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外科治疗包括:肿瘤单纯切除术和全乳房切除。全乳房切除术是DCIS根治性治疗手段,大约98%~99%患者接受这一手术治疗。全乳房切除术后复发几乎全是浸润性癌,表现为局部复发或局部没有复发而远处转移。全乳房切除术是最有效的DCIS治疗手段,但是对一个一生都不会进展成浸润性癌的DCIS患者,实施这种手术有过度治疗之嫌。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的成功,使人们进而转向探讨保乳术治疗DCIS的可能。DCIS的单纯手术切除
许多研究探讨了DCIS单纯手术切除的疗效,结果见表1。虽然这些研究中...
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一、乳腺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主要优势:(一) 提高照射野内剂量的均匀性:尤为明显的是减少乳房内高剂量区的范围,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剂量分布的均匀指数和适形指数提供了可靠方法。
(二) 减少正常组织器官受照剂量和容积:乳腺癌放射治疗最常见心和肺的并发症,其中心血管并发症是造成非乳腺癌死亡率增加最主要的因素。其发生与器官受照容积有关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胸壁呈弓形包绕肺和心脏,特别是胸壁曲度较大时切线野将有更多的肺和心脏体积包括在射野内,很难既保证靶区覆盖同时又明显减少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