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引起的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如病理性骨折、椎体压迫、骨手术、放疗(减轻骨痛)和高钙血症等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减轻疼痛、恢复功能、预防或延缓SRE,已成为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目标。
一、概述
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RE)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SRE包括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或非椎体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转移病灶进展(出现新发、多发骨转移或原有骨转移灶扩大)及高钙血症。
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ECT是骨转移初筛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但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易区分成骨性还是溶骨性病变、也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的缺点。
ECT检查被推荐用于乳腺癌出现骨疼痛、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诊断检查;被推荐用于乳腺癌分期>T3N1M0患者的进一步常规分期检查;被选择性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常规分期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CT、X线拍片是骨转移的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对于ECT扫描异常的患者,应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行MRI、CT或X线拍片检查,以确诊骨转移,并了解骨破坏的严重程度。
PET-CT可以直接反应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情况。既往的临床研究提示, 氟脱氧葡萄糖(FDG)-PET具有与骨扫描相似的敏感性,更高的特异性, 对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后病情的跟踪效果优于骨扫描,但是专家组认为目前 PET-CT在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并不作为常规推荐。
ECT可作为骨转移的初筛检查,而X 线拍片、CT、MRI 可以明确有无骨质破坏。临床上各种诊断方法应该合理应用,必要时需要通过骨活检取得病理诊断。
对于确诊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应进一步接受常规检查:血常规、肌酐、血钙等肝肾功能和血生化指标检查以及胸、腹、骨盆影像学检查。
三、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溶骨性病变多见。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复可以在影像学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诊断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诊时的X线片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乳腺癌骨转移特点:伴有疼痛的...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引起的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如病理性骨折、椎体压迫、骨手术、放疗(减轻骨痛)和高钙血症等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减轻疼痛、恢复功能、预防或延缓SRE,已成为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目标。
一、概述
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RE)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SRE包括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或非椎体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转移病灶进展(出现新发、多发骨转移或原有骨转移灶扩大)及高钙血症。
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ECT是骨转移初筛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全身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但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易区分成骨性还是溶骨性病变、也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的缺点。
ECT检查被推荐用于乳腺癌出现骨疼痛、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诊断检查;被推荐用于乳腺癌分期>T3N1M0患者的进一步常规分期检查;被选择性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常规分期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CT、X线拍片是骨转移的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对于ECT扫描异常的患者,应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行MRI、CT或X线拍片检查,以确诊骨转移,并了解骨破坏的严重程度。
PET-CT可以直接反应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情况。既往的临床研究提示, 氟脱氧葡萄糖(FDG)-PET具有与骨扫描相似的敏感性,更高的特异性, 对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后病情的跟踪效果优于骨扫描,但是专家组认为目前 PET-CT在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并不作为常规推荐。
ECT可作为骨转移的初筛检查,而X 线拍片、CT、MRI 可以明确有无骨质破坏。临床上各种诊断方法应该合理应用,必要时需要通过骨活检取得病理诊断。
对于确诊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应进一步接受常规检查:血常规、肌酐、血钙等肝肾功能和血生化指标检查以及胸、腹、骨盆影像学检查。
三、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溶骨性病变多见。有些患者在溶骨病变治疗后的修复可以在影像学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诊断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诊时的X线片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乳腺癌骨转移特点:伴有疼痛的...
▼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的相关文章:
乳癌盯上年轻人 34岁歌手阿桑昨日去世!!
曾经演唱过《叶子》这首歌的歌手《阿桑》,因为去年十月被检查出乳癌末期,在昨天(2009年4月6日)早上八点半,病逝于新店慈济医院,享年34岁。
得知这一消息的人们无不感到震惊,乳腺癌为何来势如此凶猛?据南京中大医院数字化乳腺检查中心郑凯尔主任医师讲,在国外乳腺癌病人中,年龄在50至60岁为一发病高峰,而国内女性乳腺癌发病却在40至50岁之间形成了一个高峰,比国外女性发病高峰提早了10年,具体原因虽然不清,但应引起广大...
乳腺增生检查方法与预防措施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女性学习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加大,长期精神紧张导致乳腺疾病越来越多,乳腺疾病已经位居女性疾病的首位,女性进行乳腺检查及治疗非常重要,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乳腺疾病的重要途径。于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的病理变化,使乳腺管壁细胞及乳腺间质细胞增生,改变了乳腺的正常组织结构和正常的生理性功能,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我们称其为乳腺增生症。患有乳腺增生症后,患者的情绪会受到影响。轻则情绪低落,心烦意乱;重则失去理智,自身难以控制。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乳腺增生检查方法:方法1:自我检查
正确的...
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一、乳腺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主要优势:(一) 提高照射野内剂量的均匀性:尤为明显的是减少乳房内高剂量区的范围,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剂量分布的均匀指数和适形指数提供了可靠方法。
(二) 减少正常组织器官受照剂量和容积:乳腺癌放射治疗最常见心和肺的并发症,其中心血管并发症是造成非乳腺癌死亡率增加最主要的因素。其发生与器官受照容积有关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胸壁呈弓形包绕肺和心脏,特别是胸壁曲度较大时切线野将有更多的肺和心脏体积包括在射野内,很难既保证靶区覆盖同时又明显减少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
乳腺硬癌
乳腺硬癌( scirrbous carcinon-a)是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中较少见的一个类型。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可归于2003年WHO乳腺肿瘤新分类的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中。女性乳腺所发生的硬癌因肿块质地较硬、癌主质成分少、间质丰富而得名,此外该种类型的肿瘤在临床体征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上尚具有自己的特点。硬癌恶性程度较高,淋巴转移较多见,预后不良。硬癌在乳腺癌中发病率较低,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仍较少。刘鹏等总结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56年至1995年收治的女性原发乳腺癌病例,其中硬癌为149例,占2%, 1期21例(15%), II期80例...
姐姐患乳腺癌切除乳房,妹妹担心家族遗传频检查
姐姐患乳腺癌被切除乳房妹妹担心家族遗传频频检查
8成女性有小叶增生,35周岁以上每年要做一次专业筛查
48岁的她老觉得会得乳腺癌
乳腺癌是许多女性都担心的问题,但是如果因为担心而过度检查就不好了。夏女士自从姐姐患了乳腺癌后,就开始处于惶恐不安中,几乎每隔3个月就要去做一次乳房检查。
昨天,当她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以下简称省妇保)接到化验结果后,终于松了口气:再也不用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夏女士今年48岁,两年前,她的姐姐被查出乳腺癌,最终切除了病变的乳房。这之后,夏女士每过3个月,就去不同的医院,做一次乳房检查。因为姐姐的患病经历,让她...


beckpeng
IRENEHU1984
aaaa52123
xibeilang
hongyu_529
w411983034
snake1989x
liaifengaiai
jcc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