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硬癌
乳腺硬癌( scirrbous carcinon-a)是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中较少见的一个类型。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可归于2003年WHO乳腺肿瘤新分类的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中。
女性乳腺所发生的硬癌因肿块质地较硬、癌主质成分少、间质丰富而得名,此外该种类型的肿瘤在临床体征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上尚具有自己的特点。硬癌恶性程度较高,淋巴转移较多见,预后不良。硬癌在乳腺癌中发病率较低,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仍较少。刘鹏等总结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56年至1995年收治的女性原发乳腺癌病例,其中硬癌为149例,占2%, 1期21例(15%), II期80例(57.1%);皿期36例(25.8%); IV期3例(2.1%)。患者年龄28-74岁,平均47.8岁;左侧66例,右侧83例;绝经前87例,绝经后62例。
乳腺硬癌起源于乳腺各级导管的腺上皮细胞,尤以中小导管多见。近年来某些学者提出硬癌起源于肌上皮细胞的观点,直到目前尚未得到公认。
(二)临床表现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多为一侧乳房内单发,偶见多发双侧乳房内同时发生。肿块多为不规则球状物,常见于外上象限,大小一不,以2一5cm者居多,质地均为实性,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较差。当癌瘤体积较小或生长于乳房深部,周围被软组织包绕时,上述特征常不典型,甚至类似良性。近年来,随着对早期乳腺癌的重视,发病时肿块的体积在逐渐变小,临床上触不到肿块的To癌也在逐渐增多。
此外,当癌瘤位于腺体浅层离皮肤较近或比较晚期癌瘤,可引起各种相应的皮肤改变,包括皮肤粘连,皮肤水肿,浅表静脉扩张,皮肤溃疡.甚至卫星结节。当肿物累及乳晕区时,亦会造成乳头回缩,固定或乳头滋液。部分患者伴有乳房疼痛或胀感不适,临床所见绝经后妇女发生乳痛者,乳腺癌的检出率增高。
(三)影像学检查硬癌在钼靶X线检查中颇具特征,诊断相对较容易。肿物多数直径2一3cm,因有明显纤维增生,故密度很高。在肿物边缘常有明显的、长短不等的、粗细不均的毛刺阴影,其长度可大于肿物的直径。毛刺可直接伸展到皮肤,引起皮肤的局限增厚或凹陷,亦可伸人到乳头下,造成乳头凹陷及漏斗征等。在刘鹏等人的研究...
女性乳腺所发生的硬癌因肿块质地较硬、癌主质成分少、间质丰富而得名,此外该种类型的肿瘤在临床体征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上尚具有自己的特点。硬癌恶性程度较高,淋巴转移较多见,预后不良。硬癌在乳腺癌中发病率较低,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仍较少。刘鹏等总结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56年至1995年收治的女性原发乳腺癌病例,其中硬癌为149例,占2%, 1期21例(15%), II期80例(57.1%);皿期36例(25.8%); IV期3例(2.1%)。患者年龄28-74岁,平均47.8岁;左侧66例,右侧83例;绝经前87例,绝经后62例。
乳腺硬癌起源于乳腺各级导管的腺上皮细胞,尤以中小导管多见。近年来某些学者提出硬癌起源于肌上皮细胞的观点,直到目前尚未得到公认。
(二)临床表现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多为一侧乳房内单发,偶见多发双侧乳房内同时发生。肿块多为不规则球状物,常见于外上象限,大小一不,以2一5cm者居多,质地均为实性,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较差。当癌瘤体积较小或生长于乳房深部,周围被软组织包绕时,上述特征常不典型,甚至类似良性。近年来,随着对早期乳腺癌的重视,发病时肿块的体积在逐渐变小,临床上触不到肿块的To癌也在逐渐增多。
此外,当癌瘤位于腺体浅层离皮肤较近或比较晚期癌瘤,可引起各种相应的皮肤改变,包括皮肤粘连,皮肤水肿,浅表静脉扩张,皮肤溃疡.甚至卫星结节。当肿物累及乳晕区时,亦会造成乳头回缩,固定或乳头滋液。部分患者伴有乳房疼痛或胀感不适,临床所见绝经后妇女发生乳痛者,乳腺癌的检出率增高。
(三)影像学检查硬癌在钼靶X线检查中颇具特征,诊断相对较容易。肿物多数直径2一3cm,因有明显纤维增生,故密度很高。在肿物边缘常有明显的、长短不等的、粗细不均的毛刺阴影,其长度可大于肿物的直径。毛刺可直接伸展到皮肤,引起皮肤的局限增厚或凹陷,亦可伸人到乳头下,造成乳头凹陷及漏斗征等。在刘鹏等人的研究...
▼ "乳腺硬癌" 的相关文章: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引起的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如病理性骨折、椎体压迫、骨手术、放疗(减轻骨痛)和高钙血症等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减轻疼痛、恢复功能、预防或延缓SRE,已成为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目标。
一、概述
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RE)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SRE包括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或非椎体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骨转移病灶进展(...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外科治疗包括:肿瘤单纯切除术和全乳房切除。全乳房切除术是DCIS根治性治疗手段,大约98%~99%患者接受这一手术治疗。全乳房切除术后复发几乎全是浸润性癌,表现为局部复发或局部没有复发而远处转移。全乳房切除术是最有效的DCIS治疗手段,但是对一个一生都不会进展成浸润性癌的DCIS患者,实施这种手术有过度治疗之嫌。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的成功,使人们进而转向探讨保乳术治疗DCIS的可能。DCIS的单纯手术切除
许多研究探讨了DCIS单纯手术切除的疗效,结果见表1。虽然这些研究中...
乳腺增生检查方法与预防措施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女性学习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加大,长期精神紧张导致乳腺疾病越来越多,乳腺疾病已经位居女性疾病的首位,女性进行乳腺检查及治疗非常重要,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乳腺疾病的重要途径。于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的病理变化,使乳腺管壁细胞及乳腺间质细胞增生,改变了乳腺的正常组织结构和正常的生理性功能,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我们称其为乳腺增生症。患有乳腺增生症后,患者的情绪会受到影响。轻则情绪低落,心烦意乱;重则失去理智,自身难以控制。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乳腺增生检查方法:方法1:自我检查
正确的...
乳腺结节是否手术
患者:MR报告:双侧乳腺多发肿物及结节影,大者位于右乳外上象限,大小约3.0X2.4X3.2CM,边界尚规整,T2WI/FS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呈中等强化,增强曲线为缓升型,余多发小结节增强曲线亦为缓生型.扫描范围内双侧腋窝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钼靶报告:双侧乳腺呈腺体,结构对称,未见具体肿物,未见钙化,未见增粗的血管影,皮肤不厚,乳头无内陷.双侧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
B超报告:左乳见多个低回声结节,大者位于内上象限,大小约1.4X0.7CM,边界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右乳见多个结节,大者位于外上象限近等回声肿物,大小约3.2X1.6CM,边界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双侧腋窝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