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性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

        性心理障碍的发生与一定的人格缺陷有关,但各型间缺乏特定的和一致的人格,如露阴癖最多见于具有抑制性特征的内向性人格的人,家族性易性癖病例的发现也提示其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1)持久和强烈地为自己是男性而痛苦,渴望自己是女性(并非因看到任何文化或社会方面的好处,而希望成为女性)或坚持自己是女性,并至少有下列1项:
  ①专注于女性常规活动,表现为偏爱女性着装或强烈渴望参加女性的游戏或娱乐活动,拒绝参加男性的常规活动;
  ②固执地否定男性解剖结构,至少可由下列1项证实:断言将长成女人(不仅是角色方面);明确表示阴茎或睾丸令人厌恶;认为阴茎或睾丸即将消失,或最好没有;
  (2)上述障碍至少已持续6个月。
  易性症
  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呈逆反心理,持续存在厌恶和改变本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并要求变换为异性的解剖生理特征(如使用手术或异性激素),其性爱倾向为纯粹同性恋。已排除其他精神疾病所致的类似表现,无生殖器解剖生理畸变与内分泌异常。
  【易性症型性心理障碍诊断标准】
  (1)期望成为异性并被别人接受,常希望通过外科手术或激素治疗而使自己的躯体尽可能与自己所偏爱的性别一致;
  (2)转换性别的认同至少已持续2年;
  (3)不是其他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或与染色体异常有关的症状。
  其他或待分类的性身份障碍
  性偏好障碍
  恋物症
  指在强烈的性欲望与性兴奋的驱使下,反复收集异性使用的物品。几乎仅见于男性。所恋物品均为直接与异性身体接触的东西,如乳罩、内裤等,抚摸嗅闻这类物品伴以自慰,或在性交时由自己或要求性对象持此物品,可获得性满足(即所恋物体成为性刺激的重要来源或获得性满足的基本条件)。对刺激生殖器官的性器具的爱好不属恋物症。
  【恋物症型性心理障碍诊断标准】
  (1)在强烈的性欲望与性兴奋的驱使下,反复收集异性使用的物品。所恋之物是极重要的性刺激来源,或为达到满意的性反应所必需;
  (2)至少已持续6个月。
  异装症
  是恋物症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现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出现穿戴异性服饰的强烈欲望并付诸行动,由此可引起性兴奋。其穿戴异性服饰主要是为...

▼ "男性性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 的相关文章:

39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司法鉴定

39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司法鉴定

  酒精中毒导致的违法犯罪行为,在世界各国都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1],我国也有急剧增加趋势。为探讨本症犯罪特点及责任能力的评定,对南京脑科医院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案例中诊断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案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鉴定资料
  1986年1月~1999年8月期间鉴定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案例39例,均符合CCMD-2-R诊断标准,其中男37例,女2例;年龄19~52岁,平均31岁;工人11例,农民8例,无业14例,其他6例;高中8例,初中19例,小学12例;已婚21例,未婚15例,离婚3例。有暴躁,好冲动,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性...

【转】 时间对精神疾病鉴别诊断的意义

    时间对精神疾病鉴别诊断的意义
陈福新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在不少误诊的病人里,往往由于医生忽视了时间概念在精神疾病的表现和特性,从而导致了漏诊和误诊。因此,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时间这一贯穿疾病始终的规律,如何利用它在不同疾病中的不同表现来对错综复杂的疾病进行鉴别,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都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1、症状出现的时间
症状出现的时间不但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采取积极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来说...

人格和性心理障碍及其矫正

 本文摘自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网
    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人格就是个性,两者是同义词。它是以性格为核心,包括先天素质、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心理的、社会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性格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心理特征的总和。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表述,凡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广泛而稳定和长期的在认知、情感、控制冲动及满足个人需要、人际关系方面异常偏离者,属于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属于正常心理与各类心理疾病的中间状态,其心理状态虽不正常,但尚未达到某种心理疾病...

云南治疗精神障碍医院-昆明陆军学院医院

  
分离性精神障碍这种疾病可能大家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对于分离性精神障碍的表现症状还不是很了解。这也直接导致不少患者在病症早期的时 候没有获得及时的治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分离性精神障碍会有哪些表现。
 
分离性精神障碍的主要表现:
 
1、癔症性朦胧。突然出现意识范围缩小,与外界能作部份接触和对答,说话内容简单,常反映与病因有关的内心体验。有时出现双重人格或鬼神 附体,可有明显生动的幻视、幻觉,情感丰富而逼真。持续半小时至1~2小时,叹口气后突然清醒,对发作中经历仅能部分回忆或完全为能回忆。
 
2、癔症性木僵。又称癔...

氯氮平治疗帕金森氏病所致精神障碍3例报告

氯氮平治疗帕金森氏病所致精神障碍3例报告

陈福新秦红群
 
例l住院号306,女61岁,工人。因步态不稳、四肢抖动20年。病后就诊均诊断为帕金森氏病,并服安坦、美多巴等药物无效。近4年,出现精神异常,其诊断均符合ccMD一2一R中帕金森氏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先后接受多种抗精神药物合并安坦治疗效果均不佳。后改用氯氮平(100mg/
日)合并安坦治疗,精神症状消失,躯体状改善,能自理生活。随访近两年精神症状无复发。
例2住院号955,女,48岁,工人。因步态前倾,四肢强硬,抖动16年。于8年前出院乱语、疑人害她、哭笑无常,求治于各地医院均诊断为帕金森氏病所致精神碍,并第4次...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