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输液大国-中国
时下正值冬季,医院人满为患,大部分患者都是因天气寒冷引起的感冒、伤风、甚至发烧。相信除了门诊大厅。医院人流量最大的莫过于输液室。去年一年,整个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液8瓶。而在03年,是30亿瓶,07年,是70亿瓶,可见增长幅度惊人。资料还显示,“爱输液”是个普遍问题,不管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喜欢输液,地域差异不大,并且输液率一直都在持续增长中。
根据药物进入机体进行体循环分析:
方式
如果遇到不良反应
口服药
经过胃粘膜吸收和肝脏循环过后,药效已经降低,还可以洗胃。
肌肉注射
从肌肉再到血液,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能给急救制造一定的条件。
静脉注射
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经过人体天然屏障的过滤,虽然发挥药效更快,一旦有不良反应往往也来得更快、更严重。
三种主要给药方式的风险比较
现今生活节奏快,工作效率等都不断要求,导致消费者对治病有了一个模糊的看法。认为输液效果来得快,更有甚者医生建议服药就可以,病人还是要求医生开上几瓶输液。
病者所忽略的输液的盲点:
1:假如器具、液体受到污染,输液传染乙肝等疾病的几率比肌肉注射高很多
2:医务人员不当操作容易引起病症。打点滴时所用的溶液太稀或太浓,都有可能破坏体内电解质平衡。输液操作不当还可引起空气栓塞、静脉炎、感染、严重心律失常、创伤性麻痹和过敏性休克等疾病。
3发热反应:因输入致热物质而使患者出现发冷、寒战、高烧等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头痛。
4: 心力衰竭:因为输液速度过快,使短时间内血液系统输入太多液体,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5: 肺水肿:输液时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嗽时出现泡沫状的血痰
我国医药市场的现状:
抗生素使用较多是输液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
同样是感冒,通过口服药以及休息治疗,基本上只需20-30元;静脉输液一般都要用抗病毒药、抗感染药、维生素、液体和输液器,加起来大概要200-300元。 ...
根据药物进入机体进行体循环分析:
方式
如果遇到不良反应
口服药
经过胃粘膜吸收和肝脏循环过后,药效已经降低,还可以洗胃。
肌肉注射
从肌肉再到血液,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能给急救制造一定的条件。
静脉注射
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经过人体天然屏障的过滤,虽然发挥药效更快,一旦有不良反应往往也来得更快、更严重。
三种主要给药方式的风险比较
现今生活节奏快,工作效率等都不断要求,导致消费者对治病有了一个模糊的看法。认为输液效果来得快,更有甚者医生建议服药就可以,病人还是要求医生开上几瓶输液。
病者所忽略的输液的盲点:
1:假如器具、液体受到污染,输液传染乙肝等疾病的几率比肌肉注射高很多
2:医务人员不当操作容易引起病症。打点滴时所用的溶液太稀或太浓,都有可能破坏体内电解质平衡。输液操作不当还可引起空气栓塞、静脉炎、感染、严重心律失常、创伤性麻痹和过敏性休克等疾病。
3发热反应:因输入致热物质而使患者出现发冷、寒战、高烧等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头痛。
4: 心力衰竭:因为输液速度过快,使短时间内血液系统输入太多液体,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5: 肺水肿:输液时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嗽时出现泡沫状的血痰
我国医药市场的现状:
抗生素使用较多是输液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
同样是感冒,通过口服药以及休息治疗,基本上只需20-30元;静脉输液一般都要用抗病毒药、抗感染药、维生素、液体和输液器,加起来大概要200-300元。 ...
▼ "第一输液大国-中国" 的相关文章:
缺钙引起脑血栓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很多,但近年来科研人员发现,人体缺钙也会引起高血压。据美国医学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每日食钙量少于0.5克的孕妇,与食钙量大于1克的孕妇相比,前者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后者10~20倍。对一般人群调查结果是,每日食钙量小于300毫克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每日食钙量大于1200毫克者2~3倍。我国流行病学也证实,人群平均每日钙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日钙摄入量多者血压低,少者则反之。人群日均摄钙量每增加100毫克,平均收缩压水平可下降0.3kpa(2.5mmhg),舒张压水平可下降0.17kpa(1.3mmhg),因此,研究人员指出,钙吸收减少是高血压的...
应用麻醉镇痛技术施行负压吸宫术
一、人工流产手术人工流产是指孕早期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的手术。根据妊娠子宫大小及其他因素,一般采用负压吸宫术、钳刮术、水囊引产、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及剖宫取胎术。妊娠6~10周多应用负压吸宫法,10~14周可用钳刮术。
(一)吸宫术
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指诊复查子宫位置、大小及附件情况。窥器扩张阴道后,消毒宫颈及宫颈管,宫颈钳轻夹宫颈前唇,下拉牵引,以探针依子宫方向探测宫腔深度,用宫颈扩张器逐号扩张宫颈内口至比所用吸管大0.5~1号。根据妊娠天数及宫颈口大小选择合适吸管,吸引器压力调至53.3~66.7kPa(400~600mmHg)。依子宫方向将吸管徐徐送入宫腔,达...
及时发现和处理好输液反应
及时发现和处理好输液反应 解放军302医院医学博士刘士敬(100039)近期出现多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亮菌甲素、鱼腥草注射液及“欣佛”等),造成多人伤亡,后果极其严重,药品质量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这些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医护人员认识是否到位和处理的方式及措施是否及时正确,是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的关键所在,这么多起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都是由于输液反应所引起,输液反应成为造成患者伤亡的主要表现形式,输液反应处理的及时和正确与否是项人命关天的大事,及早争分夺秒的抢救有可能挽救一个生命,反之就有可能断送一个生命。
静脉输液本身就是&ld...
秋冬换季 谨防医院交叉感染
秋冬换季 谨防医院交叉感染输液安全应引起重视
秋冬换季,气温骤降,各大医院里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尤以抵抗力较弱的小孩子居多,输液室内人满为患。尽管医院表示会定期严格对输液室进行消毒,但是空气污浊的室内环境还是令很多家长不放心,担心孩子会被交叉感染。
有专家对此表示,家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世界卫生组织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超过140万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在发展中国家,每4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而造成这些感染的原因就在我们身边,其中包括输液的输注系统和输液的操作方法。
避免输液交叉感染的关键在于输注系统
&n...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意义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一、PETCO2监测的原理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