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药害警示录

网友提问:药害警示录
....查看问题>>
专家回复:静脉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其原因
输液疗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液体直接进入静脉,药效快,利用率高。静脉输液还具有液体和药物的输入速度和量可控的优点,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临床上也存在着滥用和不合理使用输液疗法的现象,常可引起输液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1 输液的并发症 1.1 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影响 1.1.1 稀释作用 大输液制剂除碳酸氢钠外,其他输液剂的pH均1~2 g·kg-1,会引起凝血障碍,除了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外还可降低Ⅷ因子活性,降低纤维蛋白形成以及血液稀释所致的凝血因子减少,同时可造成配血型时的假凝集现象。低分子和小分子量右旋糖酐有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右旋糖酐和明胶制剂均可引起过敏反应,羟乙基淀粉可直接激活血浆酶系统,引起类过敏反应。胶体液的扩容作用,亦可增加脑灌注压及颅内压。 3 输液的滥用及原因 3.1 不适当地补充营养物质 我院处方调查显示,多种维生素等制剂使用非常普遍,而相关检查和临床依据明显不足。食物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最好来源,膳食正常者,另行补充并无受惠之处,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由胃肠道外补充。微量营养素静脉给药如同消化道短路,使消化道对一些依赖其吸收或排泄的微量元素的生理调节作用丧失,而完全受静脉补充的控制,补充不当可产生毒副作用。 3.2 不适当地应用输液疗法 口服给药有效或不支持注射治疗时,不应滥用注射给药。对胃肠功能正常的患者给予葡萄糖或氯化钠等补充营养物质通常是不必要的,且可带来不良反应。与静脉输液相比,葡萄糖-电解质口服液应用安全而简便,具有能改善葡萄糖-钠离子共同转运系统功能,增强食欲,并提供更好的营养等优点。对轻度或中度的脱水患者,如呕吐不严重,应提倡口服补液。对低钠血症可通过限制水入量,应用利尿剂,增加饮食摄入、口服氯化钠制剂和处理原发病等方法加以纠正,静脉给药补充只限于严重的低钠血症,以及增加摄入后疗效不佳的患者。 3.3 滥用输液的原因 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识有误,有些患者认为有输液才是积极的治疗,可体现对其疾病的重视,导致某些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期望和要求而滥用输液。医生也存在对输液的不良作用和安全注射认识不足而滥用输液,或者为了安慰患者而无必要地输液。有的为了经济利益,能用口服制剂治疗者,也使用较贵的药物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 "回复:药害警示录" 的相关文章:

肝衰竭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肝衰竭(liver failure)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1],国内迄今尚无肝衰竭的诊治指南。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的制定遵守了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接轨。其中推荐意见所...

全方位了解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一 何谓中心静脉?中心静脉是指距离心脏较近的大静脉,主要指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如图
 二 为何要做中心静脉穿刺?
1 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等抢救治疗得以顺利实施。经常在急、危病人的抢救治疗使用,在急诊科和抢救治疗时常见。
2 监测中心静脉的压力,指导临床液体的输入。在休克病人和手术中的病人中使用。
3 大中型手术病人,因为长时间的禁食,需要较长时间的禁食时为了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时使用。
4 为了放置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常用于心律失常病人。
5 静脉造影或经静脉的介入治疗:如进行血液透析或血将置换过滤(血滤)、静脉支架的放置等。
6 肿瘤病人常常是通过...

缺钙引起脑血栓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很多,但近年来科研人员发现,人体缺钙也会引起高血压。据美国医学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在调查中发现,每日食钙量少于0.5克的孕妇,与食钙量大于1克的孕妇相比,前者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后者10~20倍。对一般人群调查结果是,每日食钙量小于300毫克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每日食钙量大于1200毫克者2~3倍。我国流行病学也证实,人群平均每日钙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日钙摄入量多者血压低,少者则反之。人群日均摄钙量每增加100毫克,平均收缩压水平可下降0.3kpa(2.5mmhg),舒张压水平可下降0.17kpa(1.3mmhg),因此,研究人员指出,钙吸收减少是高血压的
...

及时发现和处理好输液反应

  及时发现和处理好输液反应 解放军302医院医学博士刘士敬(100039)
 
近期出现多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亮菌甲素、鱼腥草注射液及“欣佛”等),造成多人伤亡,后果极其严重,药品质量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这些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医护人员认识是否到位和处理的方式及措施是否及时正确,是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的关键所在,这么多起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都是由于输液反应所引起,输液反应成为造成患者伤亡的主要表现形式,输液反应处理的及时和正确与否是项人命关天的大事,及早争分夺秒的抢救有可能挽救一个生命,反之就有可能断送一个生命。
静脉输液本身就是&ld...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意义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肺...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