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反应与输液反应的鉴别

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allergens)。过敏原种类繁多,植物(花粉、枯草等)、动物(恙螨、蜂毒等)、药物(青霉素、磺胺等)、食物(菌类、草莓、牡蛎等)的某些成分对于敏感的人都是过敏原。过敏原与呼吸道粘膜或皮肤接触或食入消化道,就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必须有过敏原与相对应的抗体(主要是IgE)接触。IgE抗体是一种亲细胞抗体,能附着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之变为敏感细胞。其中的肥大细胞广泛而大量的存在于皮下、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的粘膜中,细胞质中富含分泌颗粒。当敏感的肥大细胞(和/或嗜碱性粒细胞)遇到过敏原时,便开始大量分泌组织胺(histamine)等具有舒张血管的活性物质,使血管舒张、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大,渗出液体增多,形成局部红肿、灼热、流涕、流泪、喷嚏等。及时给予抗组织胺药,可使症状缓解。另一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哮喘),肥大细胞分泌的不是组织胺,而是慢反应肽(slow reaching substance,SRS),其作用是使平滑肌持续收缩,抗组织胺药无效,但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可得缓解。临床上,对于频繁引起过敏的药物应作过敏试验,阳性者应放弃使用。对已知过敏原的过敏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对已知过敏而又不得不使用的药物(如外伤患者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需作脱敏治疗。
输液反应临床上常见类型:
1  .发热反应 :常因输入了致热物质(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其他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引起,其机制是输液过程中某种因素直接或反射性的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导致微循环障碍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2.急性肺水肿 由于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其机制是由于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
3. 血栓性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所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反应,或是在输液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执行无菌操作,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所致。
4.空气栓塞 输液导管内的空气未排尽或加压输液时无人看守,输液时导管气体未排尽而使气体进入血液循环,如果气体量小,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达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但是如果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

▼ "过敏反应与输液反应的鉴别" 的相关文章:

应用麻醉镇痛技术施行负压吸宫术

一、人工流产手术
人工流产是指孕早期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的手术。根据妊娠子宫大小及其他因素,一般采用负压吸宫术、钳刮术、水囊引产、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及剖宫取胎术。妊娠6~10周多应用负压吸宫法,10~14周可用钳刮术。
(一)吸宫术
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指诊复查子宫位置、大小及附件情况。窥器扩张阴道后,消毒宫颈及宫颈管,宫颈钳轻夹宫颈前唇,下拉牵引,以探针依子宫方向探测宫腔深度,用宫颈扩张器逐号扩张宫颈内口至比所用吸管大0.5~1号。根据妊娠天数及宫颈口大小选择合适吸管,吸引器压力调至53.3~66.7kPa(400~600mmHg)。依子宫方向将吸管徐徐送入宫腔,达...

肝衰竭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肝衰竭(liver failure)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1],国内迄今尚无肝衰竭的诊治指南。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的制定遵守了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接轨。其中推荐意见所...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意义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肺...

深低温停循环基底动脉瘤夹闭流程

深低温停循环(DHCA)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夹闭术手术预案

深低温停循环(DHCA)
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夹闭术手术开展背景
      体外循环、深低温、心脏停搏技术于1959年首次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1960年Woodhall开始将其应用于颅内转移瘤姑息手术并获成功。1962年Patterson首次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夹闭颅内动脉瘤7例((2例术后死亡),食道温度5 0C,停循环时间最长达45分钟。1966年Uhlein等通过实验揭示,深低温停循环时无须开胸,改行外周插管,效果优于胸廓切开法。该组66例难治性颅内占位,死亡率达23 %,其...

东营人流操作的首要关键是什么呢?

人流操作的首要关键是什么呢?东营真爱医院专家表示,关键就是手术各环节的规范操作,因为无论是何等医术精湛的名医和专家,没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格按照流程规范的操作,就很难保证不出差错。但是作为患者来说,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技术误差,也会造成百分之百的终生伤害。
  这个夏天对18岁的小蝶来说无疑是个噩梦,意外怀孕的她因为没有钱做人流手术,找了一家小门诊,医生看了B超单后就给她做了无痛人流手术。术后15天依然流血不止,回诊所复诊,大夫开了一些药。吃了半个月后依然未见好转,而且经常会有小腹痛、腰痛,下面也是痒痛难忍。小蝶怎么也想不通,别人说的那么简单的人流手术到自己这里怎么就这么麻烦呢?
  东营妇科...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