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铁性贫血———预防关键在饮食

营养性贫血: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当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于特定年龄、性别、生理状况和居住海拔的人群正常血红蛋白水平时,即为营养性贫血。缺铁是导致贫血最常见的原因,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
身边的案例:在一次育儿讲座结束后,有一个9个月宝宝的妈妈,拿来一堆的化验单给我看,多次化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87-95克之间,红细胞呈小细胞性,血中铁也低,诊断缺铁性贫血可以成立,这位妈妈的疑问是,宝宝是足月出生,出生体重3300克,成为家中的宝贝,全家人围着转,不缺吃、不缺穿,一直母乳喂养,为什么还会出现营养不良性贫血?真是想不通,所以曾到几家医院检查,咨询过多个医生。分析喂养史,6个月以后虽然有添加辅食,但基本是以米粉、粥水和汤为主。所以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原因与喂养有关。妈妈接受了我们的意见,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指导调整饮食,1个月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现这位宝宝已经2岁,生长发育很好,不挑食也不偏食,妈妈也很开心。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但在临床中,由于婴儿期辅食添加不当或饮食搭配不合理等造成的缺铁性贫血还真不少,所以提醒家长重视预防,从日常饮食着手。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原因:(1)先天储铁不足: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可在宫内发育的时候开始,尤其在妊娠最后3个月母胎铁转运量最大,妈妈体内的铁会通过胎盘储存在宝宝体内。(2)铁摄入量不足:4-6个月以后宝宝体内储的铁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如不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易导致婴儿贫血。(3)铁吸收障碍:饮食搭配不合理或胃肠疾病比如慢性腹泻均可导致铁的吸收不良。(4)生长发育的需要:婴儿和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旺盛,对铁的需求量大。(5)铁丢失过多:反复腹泻、体内慢性出血均可导致铁的丢失。
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指导:(1)提倡母乳喂养;(2)4-6个月的婴儿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开始添加半固体食物应首选铁强化米粉。(3)7个月以后逐渐引入富含铁的动物性食物。婴幼儿饮食中应每周吃动物性肝脏或动物性血(血豆腐)1-2次,每天都要吃肉类。另外蛋黄、一些植物类食物(黑木耳、芝麻、红豆、菠菜和绿叶蔬菜等含铁也丰富。(4)合适的膳食结构才能促进饮食中铁的吸收: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促进铁的吸收,所以在食物中要注意荤素搭配。含鞣酸的食物比如咖啡、茶等会影响铁的吸收,应加以避免。
含铁丰富的食物排行:动物肝脏→血豆腐、动物肾脏...

▼ "儿童缺铁性贫血———预防关键在饮食" 的相关文章:

青少年女性贫血的原因?贫血怎么办?胡维勤告诉你注意事项

青少年女性贫血的原因?贫血怎么办?胡维勤告诉你注意事项
青少年女性所患的贫血,大多属于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的生成,离不开铁做原料,如果铁缺乏,红细胞就不能正常生成。 青年女性所患的贫血,大多属于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的生成,离不开铁做原料,如果铁缺乏,红细胞就不能正常生成。
据统计,国内约有10%的青春期少女患有缺铁性贫血;日本也曾报道过,少女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16%,看来,少女患贫血的比率是相当高的。 胡维勤 健康养生 中医治病

胡维勤教授指出青少年女性贫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需铁量供不应求:青春期少女生长发育旺盛,需铁量远远超出一般需要量,若不注意增加营养,...

孕妇贫血该如何预防

孕妇贫血该如何预防?孕期贫血不但影响母体健康,而且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的神经行为以及智力水平。
  汕头妇产医院专家表示,贫血是孕妇特别容易发生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在城市约有20%的孕妇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而在农村发病率更高,可达40%以上。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准妈妈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远离贫血:
  一、多吃富铁食物。经常吃一些动物的内脏,如肝、心等,还有红色的瘦肉如牛、猪、兔肉等,动物的血,这些食物的含铁量高,而且主要成分是血红素铁(或肌红素铁),与人体中的成分接近,因而最易吸收。吃这些食物比吃抗贫血药更好,因为大多数抗贫血药都会使孕妇产生恶心、呕吐、胃痛等胃肠...

用饮食改变贫血症状

 
如果女性贫血不十分严重,就不必去吃各种补品,只要调整饮食就可以改变贫血的症状。
  比如首先要注意饮食,要均衡摄取肝脏、蛋黄、谷类等富含铁质的食物。如果饮食中摄取的铁质不足或是缺铁严重,就要马上补充铁剂。维他命C可以帮助铁质的吸收,也能帮助制造血红素,所以维他命C的摄取量也要充足。其次多吃各种新鲜的蔬菜。许多蔬菜含铁质很丰富。如黑木耳、紫菜、发菜、荠菜、黑芝麻、莲藕粉等。
  推荐几样家常的补血食物:
  黑豆:我国古时向来认为吃豆有益,多数书上会介绍黑豆可以让人头发变黑,其实黑豆也可以生血。黑豆的吃法随各人喜好,如果是在产后,建议用黑豆煮乌骨鸡。
  发菜:发菜的颜色...

贫血也别乱补血——保健品不如食物,食物不如药物

如今,各种打着“补血”招牌的保健品和所谓食谱,称得上是层出不穷,似乎补一两口,就不仅能得到“由内而外”的滋养,也能将“贫血”的阴霾一扫而空。事实难道真的如此吗,得了病 “补补血”就能万事大吉吗?
切忌滥用补血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孙颖立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贫血标准为: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低于120克/升,成年女性低于110克/升,孕妇低于110克/升,15岁以下儿童低于90克/升。按此来计算,全球约有30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而每年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指一组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所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减低甚或衰竭,周围血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以感染、出血、贫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依据其发病急缓、病情轻重及骨髓受损程度等情况,临床分为急性再障、慢性再障,依其发病分为先天性再障、后天获得性再障,其中获得性再障以其有无病因而分为原发性再障与继发性再障;国内的发病率为7.4/106,其中慢性再障为6.0/106,急性再障为1.4/106。        &...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