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治疗的主要学术思想

一、肝病治疗的主要学术思想
(一)处方思路
1.治疗乙型肝炎应以益气养血、健脾益肾、清热解毒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如益肝泰胶囊系列、肝复欣胶囊系列、丹参强肝胶囊系列。以达到调节免疫功能,打破免疫耐受,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保护肝功能,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治疗脾肿大的目的。
2.肝硬化、门脉高压:病机以气虚血瘀、肝络阻塞为主,治宜健脾益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益气养血结合活血化瘀法,比单纯活血化瘀效果要好;疏肝通络结合活血软坚比单纯活血软坚对缓解门脉高压疗效更佳。常用中药健脾益气、养血补血药如人参、黄芪、白术、鸡血藤、白芍、首乌等;活血化瘀药如丹参、鳖甲、红花、桃仁、土元、水蛭等;行气通络药如丝瓜络、赤芍、泽兰叶、枳壳、香附、炮山甲等;凉血止血药如三七、地榆、小蓟等。
3.慢性肝炎、肝硬化脾肿大:肝脾肿大乃湿热疫毒内袭营血,病久阻于肝脾之络、气滞血瘀、痰浊阻络、日久为积。患者因反复外感、营卫失和或因脾气亏虚,长期便溏、纳差,致运化失职,精微不化反生痰瘀,内积而成脾脏肿大。所以治疗上,要强调注意调养,结合辨证施治,如慢性肝炎脾肿大者,治宜舒肝健脾、养阴和血、益气和胃,常用中药如黄芪、鸡内金、当归、片姜黄、枸杞子、陈皮等;对于肝硬化脾大者,治宜益气健脾、行气通络、软坚散结,常用药物如黄芪、丝瓜络、守宫、当归、鳖甲、丹参、桃仁、赤芍、泽兰叶、小蓟等。
4.治疗肝脏肿瘤:肝脏肿瘤是肝硬化中晚期患者多因气虚血瘀,痰凝毒生,治宜扶正祛邪,功补结合。宜益气养血,结合活血化瘀,祛痰散结,清热解毒药治疗,处方中绝不能加用以毒攻毒药,否则会损伤肝功能。我院对于代偿期肝癌多用肝复欣胶囊配合克岩胶囊治疗。失代偿期肝癌用中西医结合三联法及中西医结合介入疗法治疗。以保护肝功能,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为治疗目的。
5.收集整理和发展民间祖传密方。
1980年前后我曾拜几位民间名老中医为师,收集整理发展民间祖传验方,其中治黄疸性肝炎的“舒清丸”,治无黄疸性肝炎的“肝复欣胶囊”,治肝硬化脾肿大或小孩大肚脾的“缩脾胶囊”就是民间验方。
①治疗黄疸性肝炎“舒清丸”处方:瓜蒂、五灵脂、白矾、大黑豆等。经过多年运用,克服其催吐和伤胃的缺点,把原方药调节剂量又加用赤芍、茵陈、炒白术、砂仁等不但提高了疗效,同时也克服了其副作用。目前“舒清丸”是我院治黄疸的主要药,疗效很好...

▼ "肝病治疗的主要学术思想" 的相关文章: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金诃藏医馆xx6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1、肝胃郁热证:证见口中泛酸,胃脘胀痛,两胁胀闷,嗳腐酸臭,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此为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治用清肝泄火、和胃降逆法,方用左金丸加减:黄连6g,吴茱萸5g,栀子10g,黄芩10g,乌贼骨20g,煅瓦楞30g。
  2、肝胃不和证:证见反酸嗳气,两胁胀痛,胃脘胀满,胸骨后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0g,陈皮10g,枳壳10g,香附10g,川芎10g,炙甘草5g。
  3、脾虚气滞证:证见反...

【丹道】道医学入门(4)

道医学入门
空净
 
    肾的精气不足,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气不固两个方面。分述如下:
  ①肾精亏虚
  肾精亏虚,多见于老年精亏或先天不足,也可因久病耗损,后天失养所致。肾精不足,在婴儿时可影响生长发育;在青年时可影响“天癸”的至,而阻碍性腺的发育成熟;在壮年时期,则可导致早衰,性机能减退,而见滑泄、阳萎等病理表现。肾精不足而致脑髓空虚时,可见智力减退,动作迟钝,两足痿弱等病理表现。
  ②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或因幼年精气未充,或因老年肾的精气衰退,或因早婚、性生活不节而耗伤肾气,或因久病肾虚失于固摄而致。...

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概述   肿瘤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威胁很大,在医学领域中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研究课题。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防治的学科。
  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者700万以上,现在癌症患者约3700万,我国每年新发病100万人,死亡80万人,由于过去许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控制,人均寿命逐渐延长,诊断技术不断提高,人类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日渐增多,因此在很多国家,目前癌症居死亡原因首位或每二位。
  时至今日,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曾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医药,在癌症的防治研究中,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有一定疗效。许多临床资料表明,一些肿瘤经中...

节日特警“胃火”

胃经属于胃,而络属于脾,与脾相表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同居中焦,生理上,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两者互相配合,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既济,维持着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起着纳化水谷,提取精微,化生气血,滋养全身的作用。是机体和脏腑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胃主受纳与熟腐水谷,以降为和。当胃出现问题,则表现为:纳呆、厌食、胃胀、胃痛、嗳气酸腐、呃逆、恶心、口臭、大便秘结等症状。
 
胃经旺盛的时间是每天上午的7–9点,也就是人们所称的晨时,古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也就是说,胃是人体生命存续最关...

【转】 胃痛的刮痧疗法

胃痛的刮痧疗法
 [概述]胃痛又称胃脘痛,由外感邪气,内伤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该病在消化系统中最为常见,人群中发病率最高,西医学中可见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等疼痛。
[病因病机]
  1、寒邪客胃 外感寒邪,脘腹受凉,寒邪内客于胃;过服寒凉,寒凉伤中,致使胃气不和收引作痛。
  2、饮食伤胃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内生食滞,胃气失和而疼痛;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脾碍胃,脘闷胀痛。
  3、肝气犯胃 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4、...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