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胃痛的刮痧疗法

胃痛的刮痧疗法
 [概述]胃痛又称胃脘痛,由外感邪气,内伤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该病在消化系统中最为常见,人群中发病率最高,西医学中可见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等疼痛。
[病因病机]
  1、寒邪客胃 外感寒邪,脘腹受凉,寒邪内客于胃;过服寒凉,寒凉伤中,致使胃气不和收引作痛。
  2、饮食伤胃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内生食滞,胃气失和而疼痛;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脾碍胃,脘闷胀痛。
  3、肝气犯胃 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4、脾胃虚弱 素体禀赋不足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损,或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作痛,或如《证治汇补?心痛》曰:“服寒药过多,致脾胃虚弱,胃脘作痛”。
  [证候特征]
  胃痛根据其病因不同大体可分七型,其主要以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为主要症状。除上述症状外,各型又有其显著特征,寒邪客胃型可见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饮食停滞可见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肝气犯胃型见胃部攻撑作痛,胸闷嗳气,喜叹息;胃热炽盛型见嘈杂吞酸、心烦、口苦或粘;瘀阻胃络型见胃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胃阴亏虚型可见胃痛隐隐,灼热不适,嘈杂似饥;脾胃虚寒型主要见胃痛绵绵,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
  [治疗]
  1、寒邪客胃
  取穴:中脘至脐中、内关、梁丘、足三里、公孙
  刮拭顺序:先刮腹部中脘至脐中重刮中脘,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下肢内侧公孙,最后从梁丘刮至足三里。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胃之募穴中脘与下合穴足三里相配以疏调胃气止痛,内关、公孙是八脉交会穴相配,能宽胸理气,开郁止痛,善治胸胃疼痛;梁丘为胃经郄穴可止胃痛。
  2、饮食停滞
  取穴:天枢、足三里、内关、里内庭、下脘至脐中、阴陵泉。
  刮拭顺序:先刮腹部下脘至脐中、天枢,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下肢阴陵泉,足三里最后刮里内庭。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天枢为足阳明胃经之穴又为大肠之募,可通调腑气,使食滞下行;足三里能健胃消积,推陈导滞;内关宽胸利嗝,降逆止呕;里内庭,下脘功专消宿食;阴...

▼ "【转】 胃痛的刮痧疗法" 的相关文章: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金诃藏医馆xx6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1、肝胃郁热证:证见口中泛酸,胃脘胀痛,两胁胀闷,嗳腐酸臭,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此为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治用清肝泄火、和胃降逆法,方用左金丸加减:黄连6g,吴茱萸5g,栀子10g,黄芩10g,乌贼骨20g,煅瓦楞30g。
  2、肝胃不和证:证见反酸嗳气,两胁胀痛,胃脘胀满,胸骨后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0g,陈皮10g,枳壳10g,香附10g,川芎10g,炙甘草5g。
  3、脾虚气滞证:证见反...

病因辩证

病因辨证是以中医病因理论为依据,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识别疾病属于何种因素所致的一种辨证方法。
病因辨证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可分为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逸以及外伤四个方面,其中六淫、疫疠属外感性病因,为人体感受自然界的致病因素而患病。七情为内伤性病因,常使气机失调而致病。饮食劳逸则是通过影响脏腑功能,使人生病。外伤属于人体受到外力损害出现的病变。
一、六淫、疫疠证候 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来的致病邪气。六淫的致病特点:一是与季节和居住环境有关,如夏季炎热,患暑病的人多;久居潮湿之地,易感受湿邪;二是六淫属外邪,多经口鼻、皮毛侵入人体,病初常见表证;三是六淫常相合致病,而在疾病...

冬令不能进补怎么办


   由于中医知识的不普及,人们往往喜补畏攻。诚如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所言:“闻攻则不悦,闻补则喜之。”至于医生,张子和认为也如此:“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医者与其逆病人之心而不见用,不若顺病人之心而获利也,岂复计病者之死生乎。”因而发出“呜呼,世无真实,谁能别之”之叹。前贤告诫是何等中肯,值此以补为上、进补成风之时,医者大众皆当警省才是。
 
   立冬过后,冬至将临,又到冬令进补时。冬令进补本是中医遵循自然界生物规律而提出的调养身体的一个原则。犹如花果草木冬令培土施肥,来年枝繁叶茂的道理一样。
 
 &nbs...

关于中医言胃病吐酸论小议:

关于中医言胃病吐酸论小议:
如饮食热则易于酸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木自甚,故为酸,或言吐酸,肝之味也。
胃为什么泛酸?酸者为寒者,误也。如酒之味苦性热,饮之则令人色赤气粗,喜怒如狂,烦渴呕吐,皆热证也。其吐必酸,为热明矣。
吐酸病论:泛吐酸水,有寒热之分。
1】医家高鼓峰著《四明心法》曰:“凡吐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
2】医家刘河间(刘完素)主热,言其化。他说:“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流而不腐,动而不蝼。故吐。呕吐酸者,胃膈热甚,则郁滞于气,物不化而为酸也。酸者肝木之味,如认为吐酸为寒者误也。
3】医家李东垣主寒,言其因。盖寒则阳气不舒,郁而有热,热则酸矣。然亦...

节日特警“胃火”

胃经属于胃,而络属于脾,与脾相表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同居中焦,生理上,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两者互相配合,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既济,维持着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起着纳化水谷,提取精微,化生气血,滋养全身的作用。是机体和脏腑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胃主受纳与熟腐水谷,以降为和。当胃出现问题,则表现为:纳呆、厌食、胃胀、胃痛、嗳气酸腐、呃逆、恶心、口臭、大便秘结等症状。
 
胃经旺盛的时间是每天上午的7–9点,也就是人们所称的晨时,古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也就是说,胃是人体生命存续最关...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