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康复期精神疾病患者自杀原因分析

           30例康复期精神疾病患者自杀原因分析
                              四川精神卫生杂志 09;2
  陈福新
自杀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医学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WHO估计在一般人群中约有1%的人死于自杀,上海普通人群年平均自杀死亡率 9 4 3/10万 ,精神疾病患者为 2 74 4 5 / 10万【1】,扈氏【2】等对613例精神病患者调查发现,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为5.87%,精神疾病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 , 精神疾病是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对5年间我院急诊抢救的30例康复期精神病人服药自杀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3年-2008年间经我院门诊急救的30例康复期精神病人,其中男性8例,女性22例,男女之比为1:2.75;年龄24-54岁,平均28?.4岁;文化程度,小学11例、初中11例、高中5例、大专3例;职业,农民15例、待业12例、有工作的3例;婚姻情况,30例均已婚、16例离婚;家庭经济状况,经济贫困20例、经济一般8例,稍好2例。
1.2临床诊断及住院次数   精神分裂症15例,抑郁症11例,应激障碍4例;住院次数1~9次。
1.3自杀方式、时间及结果   30例患者均为过量服药自杀,其中过量服精神科药物的有24例(80%),服农药自杀的有6例;25例在家中无人时或深夜采取自杀; 30例中有24例(80%)抢救成功,6例(20%)死亡,自杀成功率20%,其中抑郁症4例,精神分裂症1例,应激障碍1例。
1.4自杀相关原因  13例自杀前有明显的家庭负性生活事件,如家人的歧视、离婚、家庭矛盾冲突、丧失亲人、子女教育问题等;9例由于经济经...

▼ "30例康复期精神疾病患者自杀原因分析" 的相关文章:

【案例分析】男孩服“异维A酸胶丸”治青春痘 容貌性格大变终自杀

男孩服“异维A酸胶丸”治青春痘 容貌性格大变终自杀 中国新闻网 2010-07-15 12:37:28

一种药物 在美国标注引发“抑郁、幻听、自杀”,而国内的说明书仅有“精神症状、抑郁”

一个男孩 长期服用这种药治疗“青春痘”,容貌大变、性格大变,最终自杀;父母状告药厂,获赔55000多元

23岁的骁骁(家人对其昵称)家境优越,大学毕业后进入(江苏)宿迁一家医院,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医生。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男孩却在一个夜晚从高楼上纵身跳下,不治身亡!

悲痛欲绝的骁骁家人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种治疗“青春痘”的药。通过大量的调查,并经过美国朋友的帮忙,终于发现了儿子自杀的秘...

忧郁症与抑郁症有什么不同,忧郁症表现症状有哪些

很多人误认为忧郁症就是抑郁症,其实两者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忧郁症的情绪浮动较为轻,表现症状与抑郁症也有很大的不同。
忧郁症主要的症状是忧郁情绪,患者因为压抑,所以情绪的表达不容易被人觉察,有时候一些很微小的事情都可能引发他们忧伤的感受。行为上对以往的娱乐不感兴趣、什么都不想做,严重的可能整天孤僻独立,失去活力。
忧郁患者的表现症状主要有哪些:
1、心理方面症状:忧郁、心情沮丧或掉到谷底、无望、易流泪、悲伤、激动易怒、害怕与恐惧、寂寞、无聊、感情淡薄、对自己不满意、满足感减少、兴趣明显减退、失去幽默感、低估自己能力、悲观、自我谴责、低自尊、容易感到挫折、社交退缩、时常健忘、思考、注意、...

吸毒为什么会导致自杀轻生?吸毒引起抑郁症状严重

吸毒为什么会导致自杀轻生?吸毒引起抑郁症状严重
北京名仕医院七天戒除毒瘾心瘾专家指出说,吸毒患者轻生自杀的情况我们很多见,那么是什么情况下会导致患者轻生呢?专家指出,毒品导致患者想自杀主要源于毒品造成的抑郁症状。抑郁症自杀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抑郁症的症状表现,自杀可谓是最严重的抑郁症的表现。在各个发达国家,抑郁症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抑郁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种便是抑郁症自杀,一旦人失去生命,便会失去一切。自愿戒毒所 根治毒瘾 北京最好的戒毒所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抑郁症患者之所以会出现抑郁症自杀这种行为,这多与他们所采用的不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

每天近18名老人自杀 老年人成美国自杀率最高人群

    老年人是美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据美国网站“健康地带”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6300多名老人自杀,即每天有近18名老人自杀。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近日,美国纽约举行医学研讨会,指导人们如何从老人的日常表现中发现自杀苗头,并加以正确疏导,从而降低老人自杀率。     情况严重     纽约布朗克斯蒙蒂菲奥里医学中心老年精神病学主任加里•肯尼迪是此次研讨会的组织者。他对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说,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

《复旦32岁女教师患乳腺癌》有感于“三十岁现象”的蔓延

近期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复旦三十二岁女教师患乳腺癌,感叹“买房买车买不到健康”!唏嘘不已。何以在现代社会下,优秀的青年人总是“前仆后继”地付出巨大的身体代价。
早在七八年前,我们就在深圳发现三十岁上下优秀的年青女性,突兀地表现出了一个乳腺癌高发年龄段。当时我的博士生曹某就咨询我,为何会如此?我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做了个解读:这些女孩往往都是内地最优秀的大学生,要强、能力也强,不服输,抗压能力亦不错,一心争强好胜!大学毕业后就在深圳闯荡。经过五六年、七八年拼搏,或许获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却付出了一些代价。何也?因为在深圳这样的“爱拼才能赢”的文化氛围重压下,这些很优秀的女性,一方面争强好胜...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