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治疗食管癌效果怎样?
食管癌为可治愈性病疾,同其它癌肿一样,其诊疗方法也有很多种,而放疗就是此病常用诊疗方法的一种。食管癌要想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最主要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通过电离辐射作用对肿瘤进行治疗,其目的在于对确定的肿瘤体积给予精确的辐射剂量,同时减少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损伤程度,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患者高质量的存活,对某些患者放疗则作为高姑息性治疗的重要手段,如缓解症状及减轻痛苦。
食管癌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两大类。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病变部位、范围、食管梗阻程度和患者的全身状况而定。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癌手术的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放疗损伤小,疗效优于手术,应以放疗为首选。凡患者全身状况尚可、能进半流质或顺利进流质饮食、胸段食管癌而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气管侵犯、无食管穿孔和出血征象、病灶长度<7~8cm而无内科禁忌证者,均可作根治性放疗。其他病人则可进行旨在缓解食管梗阻、改善进食困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姑息性放疗。
放疗源的选择可采取以下原则:
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选用4~8MVX线;中胸及下胸段食管癌选用15MV或15MV以上X线照射。根治性放疗每周照射5次,每次1.8~2.0Gy,总剂量为60~70Gy/7~8周。姑息性放疗也尽量给予根治量或接近根治量。 术前放疗主要适用于食管癌已有外侵,临床估计单纯手术切除有困难,但肿瘤在放疗后获得部分退缩可望切除者。术前放疗的剂量为30~70Gy/4~8周,放疗后4~6周再作手术切除。放疗期间每4周化疗一个周期,放疗后,每3周化疗一个周期。最近研究显示:与常规放疗相比,同步根治性放化疗可以使食管癌的1~2年绝对死亡率下降7%,局部残留/复发率下降12% 。
对姑息性切除后肿瘤有残留、术后病理检查发现食管切端有癌浸润、手术切缘过于狭窄、肿瘤基本切除但临床估计可能有亚临床病灶残留者,应进行术后放疗,以提高5年生存率。术后放疗剂量为50~70Gy。近有学者建议采用食管癌体外三野照射法、超分割分段放疗,以及采用60Co、137Cs、192Yb食管腔内近距离放疗,以减少肺组织及脊髓所受的放射剂量而减轻放射损伤,提高放疗的疗效。照射方法包括外放射和腔内放射,术前放射和术后放射。
放疗会引发以下并发症:
放射性食管炎,多在...
食管癌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两大类。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病变部位、范围、食管梗阻程度和患者的全身状况而定。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癌手术的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放疗损伤小,疗效优于手术,应以放疗为首选。凡患者全身状况尚可、能进半流质或顺利进流质饮食、胸段食管癌而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气管侵犯、无食管穿孔和出血征象、病灶长度<7~8cm而无内科禁忌证者,均可作根治性放疗。其他病人则可进行旨在缓解食管梗阻、改善进食困难、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姑息性放疗。
放疗源的选择可采取以下原则:
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选用4~8MVX线;中胸及下胸段食管癌选用15MV或15MV以上X线照射。根治性放疗每周照射5次,每次1.8~2.0Gy,总剂量为60~70Gy/7~8周。姑息性放疗也尽量给予根治量或接近根治量。 术前放疗主要适用于食管癌已有外侵,临床估计单纯手术切除有困难,但肿瘤在放疗后获得部分退缩可望切除者。术前放疗的剂量为30~70Gy/4~8周,放疗后4~6周再作手术切除。放疗期间每4周化疗一个周期,放疗后,每3周化疗一个周期。最近研究显示:与常规放疗相比,同步根治性放化疗可以使食管癌的1~2年绝对死亡率下降7%,局部残留/复发率下降12% 。
对姑息性切除后肿瘤有残留、术后病理检查发现食管切端有癌浸润、手术切缘过于狭窄、肿瘤基本切除但临床估计可能有亚临床病灶残留者,应进行术后放疗,以提高5年生存率。术后放疗剂量为50~70Gy。近有学者建议采用食管癌体外三野照射法、超分割分段放疗,以及采用60Co、137Cs、192Yb食管腔内近距离放疗,以减少肺组织及脊髓所受的放射剂量而减轻放射损伤,提高放疗的疗效。照射方法包括外放射和腔内放射,术前放射和术后放射。
放疗会引发以下并发症:
放射性食管炎,多在...
▼ "放疗治疗食管癌效果怎样?"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食道癌(食管癌)?
食管癌也称食道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每年因食管癌死亡者约15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近四分之一。我国各地食管癌死亡率相差很大,据全国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资料统计,我国食管癌人口调整死亡率水平最低的为云南省(105/10万),与全国水平相差14倍,与死亡率最高的河南省相差31倍。食管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的食管癌高发区有:华北太行山高发区:包括河南省林县、河北省磁县、崇山西省阳城等十几个县市。发病年龄以高年龄组较高,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70岁以后逐渐降低。西医认为:食道...
什么是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是食管壁间神经丛的节细胞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可累及整个胸段食管,但以食管中下部最为明显。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本病为一种少见病,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20~39岁的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本病属神经原性疾病。病变可见食管壁内迷走神经及其背核和食管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减少,甚至完全缺如,但LES内的减少比食管体要轻此致。
...
胃食管反流病九成患者没正确用药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导致胃内容物(主要是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炎症,其典型症状是烧心和泛酸,严重时可导致食管溃疡、出血和狭窄,甚至发生食管癌。我国在2005年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就已高达6.7%,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包括睡眠障碍、饮食受限、社交活动受影响等。然而,去年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仅10%的患者能够正确用药;其余患者在用药上都存在各种各样的认识误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误区一 认为可以不吃药
当出现症状时,多数患者认为,通过改变饮食及生活方式就能控制症状,而不去医院就诊、用药。的确,膳食结构变化...
食管癌简介
食管癌简介【病因】
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区,其死亡率世界第一。食管癌有高发区这一特点说明该地区具备其发生的条件,如存在强致癌物、促癌物,缺乏一些抗癌因素以及有遗传性易感性等。下列因素是主要的:1.亚硝胺类化合物:已肯定亚硝胺类化合物有很强的致癌作用,亚硝胺及其前体存在于某些食物蔬菜(如腌制品)和饮水中,在食管癌高发区食品中亚硝胺的含量比低发区高。 2.营养因素和微量元素:食管癌高发地区饮食中一般缺乏动物蛋白、脂肪、新鲜蔬菜和水果, 调查还发现高发区的饮水中微量元素钼、锌、铜、镁等含量都相对较低。3.霉菌:实验表明霉变食物可以诱发动物食管和前胃的癌前病变或鳞状上皮癌,还发现...
回复:如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网友提问:如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查看问题>>
专家回复:返流性食管炎及治疗
返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是胃食管返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的一种常见形式,它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食管的组织损害。主要表现为烧心,反流,胸骨后疼痛三大症状,新近的研究证明,GER与部分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骨后疼痛有关。若食管炎症长期存在,可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癌变倾向的Barrett食管。GERD分酸反流和碱反流,这里主要讨论酸反流。 一、 发病情况 西方国家人群中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