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的康复训练

          一、偏瘫的定义:
由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脑炎脑膜炎的脑内病变引起的以同侧上下肢随意运动不全或者完全丧失
二、偏瘫发生的原因
三、偏瘫的康复评定
1、  基本概念
康复评定是对患者功能状况和潜在的能力判断也是对患者各方面的情况的资料收集,量化,分析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2、  评定方法
交谈观察检测填表
3、  评定内容感觉肌张力运动功能平衡协调性基本生活能力步行能力
4、  评定分期初期评定(入院),中期评定(一个月左右),末期评定(三个月左右)。
感觉分类
1、  浅感觉:皮肤粘膜的感觉
2、  深感觉:肌腱肌肉鼓膜和关节的感觉
3、  复合觉:时剔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等,他是大脑顶叶皮质对深浅等各种感觉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而形成的。
 
检查方法
1、  浅感觉:用棉签
2、  痛觉:障碍部位到正常部位的检查。痛觉过敏的患者,则相反方向。
3、  温度觉,用试管,相差45到50度,交替随意的刺激皮肤,接触时间2-3秒。
深感觉
1、  位置觉:闭眼,将某部位肢体移动到另一个固定位置,让患者说出这个位置或用另一个部位模仿。
2、  运动觉:闭眼,将患者的肢体移动到某个固定位置,请患者说出肢体的运动方向。
3、  振动觉:闭眼,将音叉放到患者的骨骼的突出部位。
 
复合觉
1、  实体觉
2、  两点辨别觉:在人体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分辨能力。舌部1毫米,指尖3毫米,在手掌3毫米,背中心部位6-7毫米。
3、  其他:大脑皮质感觉(重量,识别,皮肤书写觉,及对某些质地的感觉)
 
运动功能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可采用Brunnstrom评定法和上田敏评定法。
平衡功能评定
1、  座位:长坐位,  静态,自我动态,
端坐位。  他动态平衡。
2、  跪位:双腿跪位平衡,单腿跪位平衡。
3、  立位:双腿立位平衡,单腿立位平衡。
4、&n...

▼ "偏瘫的康复训练" 的相关文章:

经颅磁刺激(TMS)研究进展

摘要  经颅磁刺激可以无创伤地在皮层产生可传导性电流,从而对刺激位点或有突触联系的远处皮层兴奋性产生抑制或易化。不同的刺激参数具有不同的神经生理效应。TMS可用于神经生物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并且可以用于研究和治疗各种神经精神疾病。TMS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时,常选择疾病涉及的神经通路的关键部分,如运动皮层、背外侧前额叶等作为刺激位点。本文还涉及了镇痛及疼痛研究中的TMS应用。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刺激模式、治疗作用、运动阈值、疼痛
Keyword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stimulation pattern; t...

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舞蹈病有没有副作用?

威海国安医院分离型脑起搏器在舞蹈病领域的巨大贡献

目前世界上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以外,就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广泛,治疗效果显著的分离型脑起搏器的治疗,分小舞蹈病又称风湿性舞蹈病。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为急性风湿热中的神经系统症状。病变主要影响大脑皮层、基底节及小脑,由锥体外系功能失调所致。临床特征主要为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以5~15岁女性多见。青年期后发病率迅速下降,偶有成年妇女发病,主要为孕妇。脑炎、白喉、水痘、麻疹、百日咳等感染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和一氧化碳中毒等偶可引起本病。
舞蹈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起病缓慢,开始有乏力...

确诊帕金森病“靠”什么?

  确诊帕金森病“靠”什么?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的人群中,1%患有本病;在>40岁的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
  确诊帕金森病“靠”什么?
  确诊帕金森病“靠”什么?一般来说,确诊帕金森病主要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即医生的询问、观察和检查。症状的出现...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沈其鑫
    肢体功能锻炼:早期康复: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肢体多为弛缓性瘫,数日后肌张力增加,出现上肢以屈肌痉挛和下肢以伸肌痉挛占优势的异常运动模式。根据国内外资料证实,早期康复在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再行康复治疗。早期成功的康复护理,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肩关节半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脑血管疾病的继发障碍,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以代替的。
    按摩肢体、被动运动: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过程,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皮肤营...

共济失调患者会不会瘫痪?

分离型脑起搏器给共济失调患者一片新天地
   共济失调是由神经系统各个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任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协调和平衡。共济失调的病因很多,首先须确定属于哪一性质的,然后考虑各有关的多种病因。因此,深感觉、前庭系统、小脑和大脑损害都可发生共济失调,分别称为感觉性、前庭性、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还有原因不明的因素,有的伴有智能不全或痴呆。
共济失调通过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如穿衣、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步态等。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成年发病者,步行时...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