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平谈:人生境界的剖析(四)

          
      张毅平谈:人生境界的剖析(四)
       一、修道阶段
        当一个人达到顿悟的境界,她已经开始明白她来人间的使命是什么?虽然她不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因果,但她已经知道她今世来人间要做的事?
     这时她就会自觉地进入第四阶段:修道阶段。在佛家文化称之谓:修行阶段。
    通俗话解释为:修正自己错误的言行、错误的意识、错误的思维、错误的观念、错误的信仰。
    这个行为不是以个人的意志可以转化的,而是一定要具足十分的信、愿、行能量,才可以转移为一种属于自己自觉地行动力。由这种自觉的行动力长期地重复地实施,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久而久之慢慢提升为一种自我静心、净灵、修身、修德、修心、修性、修灵的功夫。
    分析到这里,我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高僧大德会有这么坚韧不拔的毅力?会有几十年如一日的修行道行?会在他们的身上产生只进不退的功能?因为他们明性的境界,已经是到了顿悟的境地,已经从每天诵念的佛经中,磨练了自己的习性,找到了打开自己心灵的金钥匙。用这把金钥匙,打开了自己蒙蔽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将般若智慧度一切苦恶。
    二、修道阶段的功效
    一个佛教徒如果不经过修道阶段,那么她是永远也修不到正果。前面的求道、信道、学道这三个阶段,都是为修道阶段做铺垫的,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最重要的成就和功夫,就取决于这修道阶段。因为这是信、愿、行中最关键的一步。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修行就这么难呢?还是由于前面三个阶段的功课没有做及格。因为我分析绝大多数的佛教徒都不知道作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应该经过哪些阶段?应该具备哪些境界?不知道正确的学佛者应该具备的条件和资格?不知道学佛是因,成佛是果的因缘果报。如果一个佛教...

▼ "张毅平谈:人生境界的剖析(四)" 的相关文章:

13种肝硬化的早期症状

在我国以20~50岁的男性多见,青壮年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及某些寄生虫感染有关。
肝硬化的起病和过程一般较缓慢进行,也可能隐伏数年之久(平均2~5年)。不少病人是在体格检查或因食管静脉曲张突然呕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剖腹手术时,甚或在尸解时才被诊断。
以下是13种肝硬化的症状:
1.一般症状 
  疲倦乏力为早期症状之一,此与肝病活动程度有关。产生易疲劳乏力的原因与食欲不振摄入热量不足以及糖类、蛋白质、脂肪等中间代谢障碍,热能产生不足有关。另外由于肝脏损害或胆汁排泄不畅时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乳酸转化为肝糖原的减少,肌肉活动后乳酸蓄积过多之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期治疗

慢性淋巴细胞是西方国家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占全部白血病的三分之一,亚洲国家发病率比较低,由于慢淋无痊愈的治疗方法,故0期一般不主张积极治疗,仅进行追踪观察即可。而I期以上才有骨髓衰竭,三系列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皮肤症状、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治疗指征。
A期病人不需要治疗,但应定期观察病情是否有进展。B期和C期病人均需治疗。此时患者的病情为:
进行性造血衰竭:表现为贫血和/或者血小板减少或加重;
  巨块型淋巴结肿大(如最长直径>10cm)或进行性或有症状的淋巴结肿大;
  巨脾(如左肋缘下>6cm)或进行性或有症状的脾脏肿大;
  ...

张毅平给儿子的第四封信(2006年6月21日)



张毅平给儿子的第四封信(2006年6月22日)  拍于2009年3月2日葫芦村
吾儿:你好!
今天,早上收到一个包裹。拆开一看,让我的心底升起一种非常喜悦的心情。原来是广州一位名叫成铁智的易经大师寄给我他写的两本书,和他公司生产的五瓶保健品。
他是一位中医,是中国易经研究会会员。这两本书是周易大学繁荣教材。《预测学》是一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书。发行量突破500万册。他的研究成果在世界易经研究会上引起了轰动。他研究的秘方解除了成千上万患者的身心痛苦,他专治疑难杂症和晚期癌症病人。尤其是对风湿性关节炎、娄风湿关节炎更是有一定的疗效。最难得的是他将佛学和养身学结合为一体。他依...

走出肝硬化诊断和治疗的误区

走出肝硬化诊断和治疗的误区
李文侠、池艳君  北京华泰康宁中医药研究所
北京华泰康宁中医药研究所以正确的医学哲学思想为武器,通过对921例慢性肝炎病毒感染病例的系统研究,历时30年形成了“四效合一”治疗理论,首次大胆提出将具有四种功效的中药配伍在一种中药方剂中,同时达到以下4个目的:1、有效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依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彻底清除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2、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有利于维持正常肝脏功能;3、水解肝脏内纤维组织、阻止和逆转肝脏纤维化;4、降低晚期肝硬化患者肝脏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以该治疗理论为指导,921例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重获新生,没有1例单纯的慢...

骨髓纤维化的早期症状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在确诊前往往有一段很长时间的无症状期,有的长达数年,甚至10余年。此期可占整个病程的2/3左右,惟一的临床表现是脾大。有人推算肿大的脾脏每1cm(肋下)约代表1年的病程。诊断时约2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往往因常规查体或因其他病症检查时发现本病。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有下列几组病理生理改变所致的临床表现。
  1.髓外造血绝大多数累及脾脏,常明显肿大,40%的病例以此为首发表现。1/3~1/2患者脾大不超过脐水平,另2/3~1/2患者脾大达脐下,并向盆腔延伸,向右常超过中线。脾质地坚硬,可清楚扪及切迹。脾大可致左上腹牵拉感,压迫胃时出现饱胀感及食纳...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