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发凉问答

 问:上肢发凉:患者,女性,54岁,主因左上肢发凉、麻木二十余年就诊。患者二十余年前行节育手术后不久,感左上肢发凉,以前臂显著,自以为节育术后着凉,未予重视。症状逐渐加重,发凉感逐渐减轻,但出现麻木感,痛、温觉逐渐减退,现轻度发凉感、麻木感,痛、温觉消失。活动好,不太影响劳动。。查体:左上肢自肩关节以下痛温觉减退,前臂痛温觉消失,但触觉存在,较健侧减退。肌力正常,血运好。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颈椎CT:未见明显异常。请教顾医生:1、此患者考虑那些方面?2、还需要那些检查?谢谢!
回答:
注意颅颈区的检查!多为慢性压迫。患者为老年女性左侧肢体进行性麻木二十余年,运动良好,不影响劳动。查体:以左上肢远端为主的痛温觉消失和减退和触觉存在。肌力正常,血运好。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颈椎CT:未见明显异常。首先说明无运动障碍。则脊髓前角受压的可能性较小。有远端感觉障碍多考虑。脊髓颈4-8节段左后位有压迫和狭窄,损伤丘脑束和后束及下传节段。引起损害平面以下左侧的上肢的束性感觉障碍。早期感左上肢发凉,以前臂显著,提示早期症状,以髓外压迫病变,痛温觉障碍常从远端开始、延展至受压平面。所以我考虑患者单侧脊髓后外侧损伤,原因待查。可能有肿瘤,椎管异常和其他损伤。
1、进一步神经系统检查,如肌容积,肌电图等。确定是否还有运动神经损伤。
2、平面检查,以神经根痛和感觉过敏的部位、感觉障碍的平面及脊柱压痛部位参考价值最大,反射改变和肌萎缩也有一定意义。
3、颅颈交界区和颈段影像检查,确切定位常需借助于MRI脊柱片和脊髓造影等神经影象学诊断
4、注意早期症状的询问:特别是早期神经根痛,此外要考虑脊神经根炎、神经痛性肌萎缩、前斜角肌综合征,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等脊髓的炎性、颅底畸形和结核等。
 
我的相关日志:
2008-12-05 | 上肢发凉问答
2008-07-11 | PET/CT的原理-知识更新讲座44
2007-06-25 | 侯耀文大师也可能是脑卒中离去
2007-06-02 | 答定向培养医生行吗 转贴
2007-05-31 | 看看你们夫妻的血型是否配合?转贴
2008-12-04 |&n...

▼ "上肢发凉问答" 的相关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小便失禁,并伴左下肢水肿?

在腰4~腰5、腰5~骶1椎间盘突出为中央型,且突出物较大时,可以影响马尾神经支,早期会出现鞍区(会阴部)麻木现象。若不能及时解除压迫, 会逐渐出现排尿排便失去控制的表现。至于小腿水肿,则很可能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影响了交感神经产生的 表现,此类表现还可见到如患侧小腿自觉发凉,并伴有汗毛脱落等。

老人腰椎间盘膨出临床表现有哪些?

临床上患者腰椎间盘膨出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腰椎间盘膨出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在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都在咨询。针对腰椎间盘膨出的症状有什么这个问题,骨科专家在下面给出了具体的介绍。
在临床上,老人腰椎间盘膨出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大多数老年腰椎间盘膨出症的病人都有腰部疼痛一症状。 腰痛可在有明确的扭伤或外伤后出现,也可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腰痛的范围较广泛,但主要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时轻时重的钝痛为主,急性期可有撕裂样锐痛,平卧时疼痛可减轻,久站或弯腰活动时疼痛加重。 疼痛的机理是髓核突出 纤维环破裂产生的代谢产物刺激了周围组织的神经纤维所致。疼痛剧烈时可使腰椎活动明显受限。
骨科专家指...

动脉硬化新知

 
 
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汪黎明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咨询电话  13701459619
动脉硬化发生在幼年
好端端的血管为什么会硬化呢?其实,动脉硬化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发生。在我们喝第一口可乐、吃第一口汉堡的时候,我们的动脉就开始发生病变,直到产生症状被我们发现。
有研究表明,最早的动脉硬化甚至在人3岁时就已经开始发生。以前我们经常说动脉硬化好发于“三老”(老领导、老知识分子和老板)人群,但现在这种说法已经过时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西化,现在人人都...

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佯硬化症的患病率较高

 一、大血管病变
  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较,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佯硬化症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也较快。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主要是HDL2一ch)水平呈负相关。
  1、冠心病:发生无痛性心肌梗、变异性心绞痛、猝死。糖尿病发病率是非糖尿病人高4-5倍,糖尿病性心脏病引发的病死率占非糖尿病病人病死率的70-80%。45岁以下年轻人病死率是非糖尿病人的10-20倍。
  2、高血压:糖尿病病人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病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率30-50%。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

下肢皮肤溃疡的发展过程

下肢皮肤溃疡的发展过程
下肢慢性溃疡又称\"老烂腿\",本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溃疡导致疼痛,尤其到后期,更是让患者疼痛难忍。这种溃疡的溃烂面大小不等,如不及时治疗,溃疡蔓延由小到大,可波及全部小腿,出现大面积皮肤坏死,缺损、甚至累及肌肉,骨骼、久治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肢溃疡在临床上可分为三期:
下肢皮肤溃疡的发展过程
第Ⅰ期(局部缺血期):
病变肢体未端发凉,怕冷、麻木、轻度疼痛。患者行走一定距离足底或小腿肌肉酸胀、疼痛,被迫停止行走,休息3-5分钟疼痛缓解后即可行走,步行同等距离又发生疼痛,趾(指)部皮色苍白,皮肤温度低。未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下肢皮肤溃疡的发展...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