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会导致抑郁吗?有时呼吸也困难
失眠症的一个原因是各种各样的焦虑。焦虑是将近一半心因性失眠症病人的病因(抑郁是心因性失眠症的另一种原因)。在所谓的广泛性焦虑症病人中,睡眠疾病往往是长期问题。由于紧张和不停地默想反思,这些人往往在夜间因焦虑而惊醒。由于焦虑刺激了觉醒机制,所以无法进入和保持睡眠状态。病人在怕睡怕醒的恐惧中进退两难。到了白天,他们会精力不足。尽管疲劳,下一个夜晚仍然难以入睡。此外,失眠症患者越是想入睡,他越是无法睡着。这种方式形成恶性循环,使失眠症越来越重。 同仁医院举办“世界睡眠日”电话咨询 为倡导世界睡眠日“健康生活良好睡眠”的主题,北京同仁医院睡眠呼吸监测中心将于3月21日世界睡眠日8时30分至16时30分,举办有关睡眠健康问题的电话咨询日活动,咨询电话:58269331、58269325、58269320。 由睡眠中心专家回答有关睡眠时打鼾的诊断、治疗及相关的睡眠疾病问题。 贴士1 抑郁患者失眠的原因●抗抑郁药物本身会引发失眠;抑郁伴发焦虑引发失眠。●抑郁症的睡眠障碍表现:早醒、入睡困难、夜间多次觉醒。●...
“失眠会导致抑郁吗?有时呼吸也困难” 的相关文章
抑郁怎么办
朋友!你好!你的这个问题非常专业!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但是没人敢答!!或答不上!!!后来我查了一些关于抑郁症的资料,愿与你共享!可能不太全,请见谅!!
抑郁症定义: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一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是临床症状群或状态,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2%~5%,由于得不到及时专业的治疗,发病率更是高达85%,病人自杀率高达15%.
本文是本人在书上摘录的。真切地希望,本文能对一些朋友有用!主要有以下几大版块,今后会陆续补齐:
发病原因;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其他常见疗法;自我预防;日常调养
发病原因:
...
抑郁症定义: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一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是临床症状群或状态,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2%~5%,由于得不到及时专业的治疗,发病率更是高达85%,病人自杀率高达15%.
本文是本人在书上摘录的。真切地希望,本文能对一些朋友有用!主要有以下几大版块,今后会陆续补齐:
发病原因;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其他常见疗法;自我预防;日常调养
发病原因:
...
产后抑郁如何治疗?
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感受过情绪低落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痛苦。 在美国,十五分之一的人有中度或重度的抑郁症状,表现出:对自己不满,对生活不满,悲观绝望,失眠或嗜睡,食欲下降,不愿活动和参加社交活动,思维迟钝,反应缓慢,注意力不能集中,厌世并有自杀念头。 抑郁情绪会导致肾上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使人更容易患病,如冠心病、哮喘、头痛和溃疡病。另外,长时间的厌食、饮食习惯紊乱、缺乏锻炼、疲乏无力以及睡眠紊乱都会诱发生理疾病。同样,疾病导致的极度紧张也会诱发抑郁症。例如,当慢性腰部疼痛...
适合抑郁者患者阅读的书
解析 现代社会,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心理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诸多的不便与隐忧。据2010年10月《中国之声》报道:我国现在各类精神卫生类疾病的患病率高达17%,70%的自杀者都是由精神卫生类疾病引发,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新境界行为心理辅导研究室》潜心多年研究,发现精神和心理卫生类疾病的起因,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精神或是心理问题,而是起源于人们的意识。这既包括意识当中对自身客观存在需求的认知,也包括自然环境对这种需求的满足。从而认识到,只有从意识方面入手,进行意识的再造——意识的再认...
抑郁了怎么办
如果你得了抑郁症,千万不要惊慌,它很好对付。1.首先,你必须了解抑郁症的基本知识。2.接下来,你必须正确认识抑郁症。3.如果你只是轻度的情绪低落,可以试试我们为你提供的自疗措施和短期策略。 另外,你可以进入我们的心理健康漫画栏目,寻找更多的帮助。4.如果你通过我们的心理测试,或按照我们提供的诊断办法,认为自己可能得了重性抑郁症,赶快去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并告诉你的家人和朋友。到了医生那里,一切就交给医生办,你要做的,就是按医生说的去做。抑郁症是一种很容易治疗的疾病,医学上称之为“精神上的感冒”。几乎98%的抑郁症患者经...
工作生活有压力,如何自救?
理自救处方 首先,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如正确地自我评价,合理地制定目标,量力而行;科学地安排时间,尽量减少工作量;生活有规律,体育运动适度,以健康的体魄来对抗压力。 其次,形成张弛有度的生活方式,及时调节情绪和宣泄不良情绪、心胸开阔,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处事态度,以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 第三,可以通过饮食来缓解某些不适。如焦躁、心悸、失眠等情况出现后,可多吃豆类、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减少红肉类的摄取,避免喝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饮料。少食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葱、姜等辛辣燥热之物。不要过分依赖营养保健品。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