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特色诊疗:养精蓄锐,休养生息,厚积薄发。

  


老子的道德经云:“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秦暴亡,弱汉兴起,此正是“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朝代更替的经典事例。因此,汉朝初年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治国方略,创造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刘坤申教授医治心血管疾病的突出特色如下:①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难治性心绞痛和心力衰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使许多学术界认为难以挽救的晚期冠心病患者重获新生;②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晚期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极度扩张,心室壁变薄,心肌收缩无力)伴终末期难治性心力衰竭取得显著疗效,使许多“大心脏”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挽救生命,心脏缩小或完全恢复正常;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脏神经症,使经历多年、多所医院难以治疗的许多患者,摆脱了疾病的折磨和困饶。下面就上述三个特点作一介绍:
  一.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难治性心绞痛、心力衰竭 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其进展和加重是由于危险因素所致,要贯彻“防病为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因此,必须考虑“从危险因素到终末期难治性心力衰竭”的长程防治策略。当心肌缺血、损伤、坏死或负荷加重时,首先出现左室功能障碍,继之出现左心室几何形状改变,如左心室扩张、肥厚、心室由椭圆形变成球形。这种几何学形状改变就是心室重构。它不仅增大心室壁应力,更增加心肌耗氧,降低心肌机械性能,使心力衰竭进行性加重和恶化。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运动过少等。消除或避免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就可预防冠心病、尤其心力衰竭发病和进行性加重。刘坤申教授在“冠心病防治之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中精辟叙述了冠心病的防治方法,即使对于冠心病难治性心绞痛和终末期难治性心力衰竭,他也叙述了“补气养阴、益气升阳、活血化淤”的治疗原则和经验,可使病情危重患者力挽狂澜,绝处逢生。 二.“休养生息”治心衰,为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创造生存的希望 国内外均认为,严重难治性心力衰竭,年死亡率高达50%以上,除了心脏移植外,别无选择;然而,刘坤申教授在“冠心病防治之路”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和“心力衰竭防治之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中却叙述了可防、可治、可使显著扩大的心脏缩小或完全恢复正常的大量鲜活的实例。“休养...

▼ "心衰特色诊疗:养精蓄锐,休养生息,厚积薄发。" 的相关文章:

富士康一孕妇医院治感冒时身亡

新婚的喜悦还未散去,大悲就已袭来。前日下午,贵州女孩代礼友因感冒在龙岗坂田雪象医院打点滴时,突然呼吸急促,医生诊断为疾病导致的心力衰竭。其夫悲痛难抑,“好好的人,怎么进医院就死了?”
  患感冒却心力衰竭而死
  逝者的丈夫胡先生说,9月18日,妻子代礼友因感到身体不适入院检查。“她早几天前得了感冒,有咳嗽,呼吸有点急促。”胡先生说,妻子已怀孕5个月,呼吸急促并不奇怪,他们均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前往医院输液时也没有感到有任何危险。事实上,18日的输液从下午一直持续到凌晨。“当时情况已有好转,我们就回家了。”胡先生说。
  胡先生称,医生开药要求他们连输三天,19日早上妻子再次前往雪象...

心绞痛的并发疾病有哪些?

心绞痛的并发疾病有哪些?
可出现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一、心律失常
  变异型心绞痛易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痉挛,血管突然闭塞,心肌缺血及血流再灌注后形成复极不一致的折返和心肌电不稳定缺血时间越长,ST段抬高越明显,越易发生心律失常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有大量吸烟,酗酒及感染等因冠脉痉挛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所以应积极预防危险因素,如:戒烟降脂降血压降血糖等冠脉痉挛不仅能诱发严重心律失常,而且可发生心肌梗死导致猝死,临床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普通心电图有时很难捕捉到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及心电监护多能提供心律失常的证据因此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初期要严密监测...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
  老年人,由于长期心脏缺血,引起心肌纤维化,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叫做缺血性心肌病;早年国内也曾称之为老年性心肌硬化。随着老龄化的加快,本病发病率增高,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绝大多数有冠心病史,往往有多支冠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血栓形成。多数病人有一次以上的心肌梗塞病史,心电图上有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证据。还有一部分病人有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上有心肌缺血表现;以后心绞痛逐渐减轻,而心力衰竭出现。病人有因心...

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急性肾损害

心肾综合征1型为急性心功能损害导致的急性肾损害(AKI),实际上也包括了心血管介入术及外科手术导致的AKI。现拟从如下3方面作一简介:
一、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导致的AKI发病率:高达27%~45%。
发病机制:主要为肾灌注不足。与ADHF所致血流动力学变化相关,更有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因素参与。
危险因素:老年,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症、慢性肾脏病(具有潜在肾缺血因素或/和肾储备功能受损),曾有心力衰竭史等。可按危险因素评分建立ADHF导致AKI的预警系统。临床表现: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KI(常发生于ADHF治疗初期);利尿剂抵抗。
治疗:要认真评估患者心功能状态...

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钾镁合剂联合磷酸肌酸治

摘要 目的:观察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钾镁合剂联合磷酸肌酸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比较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钾镁合剂、磷酸肌酸(CP)。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改善总有效率为95%,LVEF明显增加,LVESD、LVEDD减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患者应用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钾镁合剂联合磷酸肌酸具有显著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 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钾镁合剂、磷酸肌酸;心衰;疗效
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