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指南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指南
  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syncope,简称VVS)是诸多晕厥中既特殊又常见的一种类型 ,过去是在排除其它类型晕厥的基础上诊断的 ,故诊断步骤复杂、费时。倾斜试验是诊断VVS的一项特殊性检查 ,有助于确定诊断。为了规范化地开展此项检查 ,
综合有关倾斜试验的原理、方法、适应证和评价 ,特拟定出本项建议。
一、基本原理
晕厥是临床的常见症状 ,其病因复杂 ,有多种类型。由于既往对其机制和诊断不明确 ,关于晕厥的分类和名词较为混乱。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晕厥患者中 ,VVS是常见的一种晕厥类型。VVS、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和排尿晕厥都属于神经介导性晕厥 (neurally mediated syncope)和神经介导性晕厥综合征(neurally mediated syncope syndrome)。以往使用的含义不清的神经心源性晕厥 (neurocardiogeni syncope)或心源性神经晕厥 (cardioneurogenic syncope)二词 ,目前建议不再使用。
VVS为发作性 ,平时很少症状 ,但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刺激似较敏感。发作时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缓 (窦性静止、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 )、黑曚、冷汗、面色苍白、听力减退和肌无力 ,难以维持自主体位 ,而出现接近晕厥或意识完全丧失。一般来说预后良好 ,患者多能自行缓解 ,但也可因长时间心搏停止及血压降低 ,导致心脏猝死而需要心肺复苏。
正常人当体位由平卧转成头高倾斜立位 ,受重力的影响约有 300~ 800毫升血液积留于腹部及下肢 ,静脉回流减少 ,心室充盈血容量快速下降 ,从而减少了与脑干迷走背核直接相连系的心室后下壁心脏机械受体 (或C纤维 )的激活 ,反射性地增加了交感输出 ,结果心跳加快 ,周围血管阻力增高。所以 ,体位直立的正常反应是心率增快 ,舒张血压升高 ,收缩血压轻度升高。
VVS患者在直立体位 ,初起也是回心血量减少 ,心室充盈下降 ,但是引起心室强烈收缩 ,造成空排效应 ,激活心室后下壁C纤维 ,传递冲动到脑干迷走中枢 ,拟似血压升高的交感冲动 ,激发了迷走神经活性加强 ,反馈性地抑制交感神经 ,在二者平衡中迷走张力占优势。由此引起周围血管阻力下降、血压下降和 (或 )心率减慢 ;重者意识障碍 ,晕厥发作。VVS与直立性...

▼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指南" 的相关文章:

常见标准非标准医学名词对照(转帖)

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依据
规范化词                非规范化词

A
阿司匹林                阿斯匹林
艾迪生病                阿狄森病
艾滋病                  爱滋病

B...

盛夏来临 你会洗澡吗

   2010-07-21 来源:健康报

  时值盛夏,累了一天后洗个热水澡别提多舒服了。正确的洗澡方法不仅能清洁皮肤,还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新陈代谢。但很多人认为,洗澡的时间越长越好,搓澡巾越粗糙越好,水温越热越好,其实不然。

  自我选择洗澡时间 可以依个人习惯而定,早上起床后或晚上睡觉前洗均可。但在炎热的夏季,皮肤新陈代谢旺盛,汗液、油脂等分泌物较多,还是建议睡觉前洗澡。

  洗澡频率应适中 目前处于夏季,人体皮脂腺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应冲洗一次。而冬、春、秋季,洗澡的次数可因人而异。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

抗菌药物联合与单用对比循证分析

    抗生素联合治疗的目的在于:扩大初始经验性治疗覆盖面,提高治疗方案合理性;通过抗生素间协同作用,增加疗效;用于单药治疗不足以控制的多重感染;减少某些具有较强毒副作用药物的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防止和减少细菌耐药。
    但联合治疗亦有如下缺点:支持联合治疗的证据主要源自体外实验观察结果;某些药物联合将产生拮抗作用;联合用药毒副作用增加,削弱了其减少细菌耐药的优势;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可增加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2007年美...

延年益寿的方法

~北大齐教授健康讲座笔录~
人的寿命应该能达到100 至175 岁,为什么都没有达到呢?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不重视保健,不懂得保健的知识。很多人死于无知,这很冤枉啊!
大家知道怎么保健吗?国际上有个维多利亚宣言,宣言里有三个里程碑:第一个叫平衡饮食,第二个叫有氧运动,第三个叫心理状态。这三个里程碑,国际上都知道,而我们很多人不清楚。三个里程碑的标题不会变,但内容会随时改变。

一、平衡饮食

下面我讲第一个问题,平衡饮食。所谓平衡饮食,有饮和食两大类。
  
1、“饮”的问题

  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六种保健品:第一绿茶;第二红葡萄酒;第三豆浆;第四酸奶——你注意啦:人家不提牛奶;第五骨头汤;...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可因出血速度、血肿部位及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从临床特征看,仍有一定规律及共性,即昏迷-清醒-再昏迷。现以幕上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为例,概述如下。
  1.意识障碍 急性硬膜外血肿多数伤后昏迷时间较短,少数甚至无原发昏迷,说明大多数脑原发损伤比较轻。有原发昏迷者伤后短时间内清醒,后血肿形成并逐渐增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形成,出现再昏迷,两次昏迷之间的清醒过程称为“中间清醒期”。各种颅内血肿中,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中间清醒期”最为常见;部分患者无原发昏迷者伤后3天内出现继发昏迷,早期检查不细致容易漏诊;原发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