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为生命之本,养生从健脾养胃开始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说明人是每天离不开饮食的。但是,若无一副健全的胃肠消化器官,纵然有满桌的美味佳肴,确也有点儿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往往在美餐之后,有得不偿失之感,甚至会因此而加重脾胃疾病。因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长寿。
  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这是指吃到嘴里的食物,首先要经过牙齿咀嚼,唾液拌和,下咽至胃,由胃受纳。然后经胃之腐熟,分解混匀成食糜,通过“胃气主降”的作用,将食糜运送至十二指肠、空肠,这就是中医所指的“脾运”功能。食物在胃、胰等胃肠激素的作用下,促进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大量分泌,将“水谷精微”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依赖“脾气主升”的作用,经气、血、津液的运行而输布到全身。这个过程,则可以理解为脾所主“化”的生理作用,由此可见,所谓“脾主运化”,“运”指机械性消化,“化”指化学性消化及其代谢过程而已。
  但是,脾胃虽为人体的消化器官,运化水谷精微之枢纽,若要完成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合成新的气、血、精、津液的全过程,还必须得依赖心、肝、胆、胰、肺等其他脏腑的相互配合。需要说明的是,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既泛指脐周腹部小肠的消化吸收,又概括了胃、肠、肝、胆、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健全,则体丰肤泽,面色红润,四肢强劲,精力充沛;反之则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四肢无力,神疲力乏。“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古人用以观察病人病势轻重进退、生死存亡的辨别方法。也就是说人在生病时,只要还能吃饭,表明胃气尚存,气血化源未绝,谓之“有胃气则生”,病势可望由重转轻,预后良好。若病到已不能进食,标志胃气已绝,气血生化无源,便是“无胃气则死”,病热将由轻转重,逐渐恶化,危及生命。
  所以中医古书《内经》说“安谷者昌,约谷者亡。”例如三国时代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他之所以活了54岁就死了,主要在于他平日政事烦多,操心费力,又长期进食甚少,导致思虑伤脾、营养不足、胃气衰败的缘故。这就告诫人们:若不注意日常的饮食起居,不护养胃气,就有可能损害健康,缩短寿命。中医认为,导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寒热不适,或情志郁闷、忧思困脾等因素,因此预防上亦要从节饮食、适寒热、畅情志这三方面做起。
  《脾胃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 "脾胃为生命之本,养生从健脾养胃开始" 的相关文章:

办公室养生之——松肩(脾胃虚弱,面色晦暗者请进)

http://pengboshi.blog.hexun.com/25035935_d.html
 
不经常运动的人,特别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因为用电脑的缘 故,双肩容易紧张而不能松沉,乃至影响到颈椎和整个后背,好像背着重物。从外表看来,这类人双肩习惯性上耸,即所谓的“架肩”,长 此下去脾胃之气容易积滞,进而面色苍白,四肢瘦弱,抑或是虚胖,体力不佳,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些均是脾胃虚弱,气机壅滞所导致的。因为双肩为中焦气 血流通的要津,明代李橚的《医学入门》中保养导引的方法中“开关法”和“起脾法”均是用 松肩的方法以...

根据体质选择饮食,保护脾胃

临床上,由于先天禀赋、年龄、性别、精神意志和地理环境等不同,使体质差异跟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体质类型。医学上对体质的分类纵然繁多,但主要仍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和阴阳五行为主,因体施养。
食疗是其中一种通过适量和合理的食物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及纠正脏腑阴阳的偏颇,从而增进健康的方法。但一旦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
所以,医生也很重视饮食,提出不少饮食养生的原则与方法。好像某些食物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如绿豆汤可预防中暑,葱白、生姜可预防伤风感冒等。合肥医院专家说,脾为后天之本,脾胃的养护必须依据体质从日常饮食出发,因为人健康与否就和脾胃有直接关系。而一旦脾胃生病很难调理,因为其是累积性的疾...

脾气虚弱推荐服用益智康脑丸



美国麻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7万余名美国绝经后妇女进行了长达6—10年的跟踪研究。调查结果显示,35%的妇女有长期便秘问题,与其他妇女相比,她们发生血管栓塞、心脏病急性发作和中风的风险较高。
在老年病门诊科室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老年脑萎缩患者和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们对排便反射减弱,常有便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脑萎缩患者出现这种状况呢?
从中医角度来看,老年便秘是脾气虚弱、阴液不足致血不润肠所致。最主要的就是因为老年人脾气虚弱,就是脾胃的意思,消化功能弱了,这样的话,肠子的蠕动力量不足,粪便往下走的力量不如小孩了。第二个,中医讲的阴液不足,中医有个理论叫血不润肠,就是身体的水份没有了,润滑...

脾胃虚弱 调理有则

    脾胃虚弱是中医的概念,通俗地说就是脾胃功能不足,脾胃之受纳、腐熟、转输、运化等功能失调,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脾胃虚弱患者,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养:
    适当服用药物
    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脾胃气虚者多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

健脾与养生(一)

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
人体气血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穀精微。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坚实,肌肤和毛发光亮润泽,外邪不易侵犯,身体不易发病,容光焕发,身体矫健,自然也就健康长寿。
反之,脾胃运化失常,气血化源不足,则会出现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肌肤毛发枯萎无光泽,外邪极易入侵,体内易发疾病,面色枯槁,发疏易脱,身形萎缩,多病夭横。
津液也是来自脾胃运化的水穀津微,津液和调则外可布散体表,滋养肌肤毛发,上可流注孔窍,滋养眼耳口鼻,内可滋养五脏六腑,维持正常活动,旁可充骨填髓,流注关节,使髓满骨壮,关节自如,还可化生血液,灌溉全身。
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则可破坏津...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