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如何判定确系心肌梗塞,是挽救心肌梗塞患者生命的关键。因此,人们需了解一些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以防不测发生。
  
  长沙长鸿医院专家提醒广大的心脏病患者 ,出现以下症状 ,要高度警惕心肌梗塞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悲剧发生:
  
  .突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向左肩臂或其他处放射,但其程度较平常所发生的心绞痛明显加重,持续时间较长,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伴大汗、恐惧。
  
  .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恶心、呕吐和腹胀。
  
  .疼痛发生后24至48小时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发热和心动过速。
  
  .大部分病人伴有心律失常、血压下降。
  
  .部分病人可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重者发生肺水肿。还有一部分病人并没有典型症状

  常见的非典型症状有:
  
  .无疼痛或胸前区轻微疼痛,一般多见于老年人和患有糖尿病的病人。
  
  .有时疼痛位于上腹部,容易被误诊为胃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还有少部分病人表现为颈部、背部痛。如果是老年人出现这类症状,应想到此症。
  
  .部分病人一发病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而无明显疼痛症状。
  
  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前约80%的病人均有先兆表现,即在发病前,数日或数周内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等症状。若能发现先兆,并及时处理,可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塞。
  
  八大\"法宝\"预防冠心病猝死
  
  有些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凶险,来势凶猛,预后不良,有的甚至发生猝死,对此应提高警觉。
  
  冠心病猝死的原因是:(1)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主支突发梗塞(通常由血栓造成),致心肌大面积急性缺血和块死。(2)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肌缺乏营养,致心肌破裂。(3)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脏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纤颤)。
  
  由于冠心病是一种老年退行性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为了避免冠心病猝死,专家建议患者采取七大预防措施,这就是抵御冠心病猝死的七大\"法宝\"。
  
  一、保持情绪稳定:
  
  要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免内分泌功能增强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
  
  二、戒烟禁酒:
  
  要彻底戒烟禁酒。研究证实,在心脏病死亡中有21%是由吸烟造成...

▼ "典型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柚子与药品禁忌例

 
柚子与药品禁忌例
柚子中含有一种活性物质,对人体肠道的一种酶有抑制作用,使药物正常代谢受到干扰,令血液药物浓度明显增高。影响肝脏解毒,使肝功能受到损害,还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甚至发生中毒。
临床观察发现,高脂血症病人用一杯柚子汁送服一片洛伐他汀(美降脂),结果相当于用一杯水送服12~l5片洛伐他汀的降血脂作用,病人会因此出现肌肉痛,甚至肾脏病变。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期间,不要吃柚子或饮用柚子汁,否则可产生血压骤降等严重的毒副反应。出现头晕恶心、心慌乏力、血压明显大幅下降,甚至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中风。
服用抗过敏药特非那丁期间,食用柚子或饮用柚子汁,可致心律失...

2008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年会报道

  【编者按】 2008年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年会(ASA 2008)于10月18-22日在奥兰多召开。我们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王天龙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岳云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邓硕曾教授为特约编委,摘要报告部分内容并刊于第E1~E4版。 ASA 2008印象深刻的新知识与热话题——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吴新民教授 

     全球1.7万名代表参加了ASA 2008,其中包括150余名来自中国大陆的麻醉学专家。就ASA 2008的热点与新知识等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华...

房颤治疗的新策略

    房颤治疗的新策略
   
 
心房纤维性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持续性心律失常;人群患病率约1%,我国约有1300万房颤病人。近年来,房颤患病率呈增高趋势,预计未来5年可能增加1倍,达到2600万人。65~85岁的病人约占70%。《2010年SEC房颤指南》,将房颤治疗的新策略调整为抗凝治疗、率律治疗和上游治疗,由于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抗凝治疗一跃排在治疗总策略的第一位。抗凝和上游治疗能降低死亡率,率律治疗主要缓解症状。
 
 一.\'三升三降\'增加房颤的危险
房颤的危险...

浅谈慢性心房纤颤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与治疗的新技术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去了,平时工作忙,尤其是心血管外科的病人病情重,手术时间长,风险相对比较大,可谓“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工作压力很大。春节长假能有更多时间轻松地与爱人和孩子待在一起,感到很开心和幸福。
今天是新的一年上班的第一天,好多病人住院,也有不少打电话联系要来手术的,看来与每年的这个时节一样,又得忙起来了。
今天收治的病人中有一例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因为慢性心房纤颤,而在左心房形成血栓,血栓脱落而引起脑栓塞、左侧肢体偏瘫,经过2个多月的积极治疗肢体功能仍然没有完全康复。每年我们都会遇到几例类似的患者,脑梗塞和肢体的功能障碍不仅增加了患...

电抽搐治疗在精神科的应用

电抽搐治疗在精神科的应用

  电抽搐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 ECT)1938年由意大利神经精神病学家Ugo Cerletti和Lucio Bini发明创用,从而开辟了精神科治疗学的一个新纪元。ECT历经半个多世纪至今仍为一种快速的、有效和安全便捷的治疗方法,特别对严重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紧张型状群有显著疗效。直至今日ECT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其方法在不断进步,临床适应症也有扩大趋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王飚

  ECT的发现与发展

  ECT的发现源自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相互拮抗假说的抽搐疗法。1934年Meduna发现,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