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麻醉
先天性心脏缺损多种多样目前已知100余种,但临床较常见者仅10余种。小儿心血管系统发育成熟很快,5岁左右心血管生理及对药物的反应基本类似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缺损常引起患儿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每一心脏缺损在麻醉中有其特殊问题。先心病患者的存活有赖于循环系统病理生理与代偿机制间的微妙平衡,但是该代偿机制常导致心肺储备降低。因此,全面了解先天性心脏缺损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及各种麻醉用药对心肌功能、肺循环、体循环和交感神经系统张力的影响,是管理好小儿先心病手术麻醉的基础。
一 正常新生儿和婴幼儿心血管呼吸生理
(一)过渡循环
出生后肺脏取代了胎盘作为婴儿气体交换器官,标志着小儿心脏和循环系统开始由胎儿型向成人型过渡。通常健康新生儿在出生时可很好的耐受这些变化,并通过自身调节适应正常发育过程出现的变化(表1)。
正常新生儿在出生时左、右心室在大小和室壁厚度方面大致相等,右室较左室稍重。在妊娠26周到30周左右,通过右心血流较通过左心血流多30%。出生后左室容量负荷和后负荷均明显增加,而右室容量负荷仅轻度增加后负荷则持续降低。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左室壁厚度开始增加,在生后4周超过右室壁厚度。进入童年期不久,左室重量接近右室重量的2倍,基本与成人左、右心室重量关系相同。生后胎盘消失全身血管阻力增加,每搏量和射血分数增加使心排血量增加。在生后24小时心排血量达最大,此后保持稳定或轻微降低。
新生儿开始呼吸后肺血管阻力降低75%,而肺血流增加450%。肺动脉压力在生后24小时由70/45mmHg降到50/30mmHg,数天后降到30/12mmHg。肺动脉大小和数量在生后两个月内迅速增加,同时肺泡数量也迅速增加。肺动脉中层厚度在生后10天开始降低并持续至三个月。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E1、E2和I2及内皮依赖性血管松驰因子等也可引起围产期肺血管扩张。氧、肺呼吸和肺血流的增加使肺或血管内皮细胞合成血管活性物质的能力加强。因此,在生后3~6周内肺血管阻力呈现进行性降低。
由于动脉血氧分压增高、神经反射或血管活性物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动脉导管一般在生后10~15小时内关闭。卵圆孔在生后不久也出现生理性关闭,但在生后第一天可能...
一 正常新生儿和婴幼儿心血管呼吸生理
(一)过渡循环
出生后肺脏取代了胎盘作为婴儿气体交换器官,标志着小儿心脏和循环系统开始由胎儿型向成人型过渡。通常健康新生儿在出生时可很好的耐受这些变化,并通过自身调节适应正常发育过程出现的变化(表1)。
正常新生儿在出生时左、右心室在大小和室壁厚度方面大致相等,右室较左室稍重。在妊娠26周到30周左右,通过右心血流较通过左心血流多30%。出生后左室容量负荷和后负荷均明显增加,而右室容量负荷仅轻度增加后负荷则持续降低。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左室壁厚度开始增加,在生后4周超过右室壁厚度。进入童年期不久,左室重量接近右室重量的2倍,基本与成人左、右心室重量关系相同。生后胎盘消失全身血管阻力增加,每搏量和射血分数增加使心排血量增加。在生后24小时心排血量达最大,此后保持稳定或轻微降低。
新生儿开始呼吸后肺血管阻力降低75%,而肺血流增加450%。肺动脉压力在生后24小时由70/45mmHg降到50/30mmHg,数天后降到30/12mmHg。肺动脉大小和数量在生后两个月内迅速增加,同时肺泡数量也迅速增加。肺动脉中层厚度在生后10天开始降低并持续至三个月。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E1、E2和I2及内皮依赖性血管松驰因子等也可引起围产期肺血管扩张。氧、肺呼吸和肺血流的增加使肺或血管内皮细胞合成血管活性物质的能力加强。因此,在生后3~6周内肺血管阻力呈现进行性降低。
由于动脉血氧分压增高、神经反射或血管活性物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动脉导管一般在生后10~15小时内关闭。卵圆孔在生后不久也出现生理性关闭,但在生后第一天可能...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麻醉" 的相关文章: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心脏听诊模拟训练及详解【含音频和图解】
以下心脏听诊的模拟训练资料,从名词概念到图像理解方面,逐一提供解释,结合所提供的音频资料,希望大家在练习中加深对心脏听诊的认识。预祝各位同仁在实践技能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注:听这里的音频和前面的肺部听诊一样,同样需要有“音频的播放器”,点击“小喇叭”才能打开。
正常心音cardiac sound 正常第三心音third heart sound,S3
窦性心动过速:成人窦性心律的频律>100次/分,称为窦性心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
二联律:期前收缩和窦性心搏交替出现。
...
祈福医院-心血管内科
祈福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医院重点特色专科之一。拥有国际最先进的诊疗设备。技术力量雄厚,由曾在美国、日本研修心血管疾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内著名专家、研究生导师、教授及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应诊。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心血管病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点。设有专科门诊、急诊、病房、介入中心、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中西医结合治疗、绿色综合治疗及心脏介入治疗相结合是心内科突出特色。 诊疗范围1、缺血性心脏病(冠心...
心脏外科权威专家陈鑫的主要学术成就
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胸心外科 汪黎明 副主任医师咨询电话 :13701459619
近几年来一直从事胸心血管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成功抢救了大量的病危和病重病人。常规开展了先天性、后天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瓣膜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多次赴美国进修和培训,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巨大心脏多瓣膜手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都已成为我科的常规手术和成熟技术,并开展了大血管手术,效果满意。现在每年心脏手术量三百余例,其中30-45%为冠状动脉手术。近几年,主要致力与冠状动脉外科,重点主持冠心病外科治疗的系列研究。 1998和1999年分别通过南京电...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心脏中心 简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是在广州市儿童医院心血管专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来,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即在国内率先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的房间隔造孔术获得成功。自2007年广州市政府决定将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婴医院合并成立“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医院领导将心血管专业定为优先发展的专业,不断引入国内心血管专业著名专家和高端人才打造一流的心血管专业团队。目前心脏中心高级职称医师共11名,6名医师具有医学博士学位,8名医师具有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心脏中心主任陈欣欣教授曾任广东省心血管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小儿病区主任,...滥用的心脏支架
滥用的心脏支架“如果把一个微小的支架装进血管,把狭窄的部位撑开,血管就会重新畅通了。”1976年,德国医生安德里亚·格隆茨戈提出的这个近乎“天真”的设想,在美国心脏学会大会上招致一片怀疑声。然而一年以后,格隆茨戈大胆地把这种支架放进一个病人的冠状动脉,并使血管的狭窄处得到了扩张。
这位年轻的德国医生是第一个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的人。他当年在自家厨房里研制出来的器械,如今已经演变成一个巨大的医疗产业统计显示,2000年全球冠状动脉支架的市场总额达21亿美元。2005年全球心脏介入手术将达到240万例,其中的86%将使用支架。
然而,在越来越多的支架植入人体的同时,医学界也出现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