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
1 糖尿病肾病—— 概述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与肾小球硬化。DN的患病率为20%~40%,目前,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致病因素。DN早期,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一旦发生临床期DN,则肾功能呈持续性减退,直至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本病属中医“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
2 糖尿病肾病—— 病因病机
2.1 发病因素
DN为素体肾虚,糖尿病迁延日久,耗气伤阴,五脏受损,兼夹痰、热、郁、瘀等致病。发病之初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虚;病情迁延,阴损及阳,伤及脾肾;病变晚期,肾阳衰败,浊毒内停;或见气血亏损,五脏俱虚。
2.2 病机及演变规律
DN初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可见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随着病情进展,可见尿浊、夜尿频多,进而下肢、颜面甚至全身水肿,最终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其病机演变和症状特征分为三个阶段。
2.2.1 发病初期
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虚,肾络瘀阻,精微渗漏。肾主水,司开阖,糖尿病日久,肾阴亏损,阴损耗气,而致肾气虚损,固摄无权,开阖失司,开多阖少则尿频尿多,开少合多则少尿浮肿;或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承于目而致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2.2.2 病变进展期
脾肾阳虚,水湿潴留,泛溢肌肤,则面足水肿,甚则胸水、腹水;阳虚不能温煦四末,则畏寒肢冷。
2.2.3 病...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与肾小球硬化。DN的患病率为20%~40%,目前,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致病因素。DN早期,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一旦发生临床期DN,则肾功能呈持续性减退,直至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本病属中医“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
2 糖尿病肾病—— 病因病机
2.1 发病因素
DN为素体肾虚,糖尿病迁延日久,耗气伤阴,五脏受损,兼夹痰、热、郁、瘀等致病。发病之初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虚;病情迁延,阴损及阳,伤及脾肾;病变晚期,肾阳衰败,浊毒内停;或见气血亏损,五脏俱虚。
2.2 病机及演变规律
DN初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可见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随着病情进展,可见尿浊、夜尿频多,进而下肢、颜面甚至全身水肿,最终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其病机演变和症状特征分为三个阶段。
2.2.1 发病初期
气阴两虚,渐至肝肾阴虚,肾络瘀阻,精微渗漏。肾主水,司开阖,糖尿病日久,肾阴亏损,阴损耗气,而致肾气虚损,固摄无权,开阖失司,开多阖少则尿频尿多,开少合多则少尿浮肿;或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承于目而致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2.2.2 病变进展期
脾肾阳虚,水湿潴留,泛溢肌肤,则面足水肿,甚则胸水、腹水;阳虚不能温煦四末,则畏寒肢冷。
2.2.3 病...
▼ "糖尿病肾病" 的相关文章:
糖尿病人重在改变生活方式
一、化验“糖化血红蛋白”比化验血糖更重要糖尿病是慢性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在医生眼里,糖尿病和直接威胁生命的脑出血、心肌梗塞是“等危症”,意思就是它们对生命的危害是相等的。
大家都知道,确诊糖尿病需要查血糖,有“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分,有的人“餐前血糖”高,“餐后血糖”不高,或者反之。很多人会问,哪个指标高才能诊断糖尿病?
其实,不管是“餐前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任何一项高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诊断糖尿病。一般情况是,空腹状态的“餐前血糖”超过7mmol/l 或(和)“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 就是糖尿病了。
...
糖尿病吃什么好?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对糖尿病的治疗历来有“三驾马车”的形象比喻,即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中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预防糖尿病要注意“三个防止和三个增加”:防止总热量摄入过高,防治脂肪比例过高,防治膳食纤维比例过低;增加鱼类的摄入,增加谷物特别是粗粮的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最终达到降低膳食热量密度的目的。
&nb...
治疗糖尿病(6)
ilovesl 尊敬的单阿姨,我关注您的博客大半年了,每天都会进来看看博文,学习一些艾灸知识,但从来没有留言或者咨询。有很多疑问都是自己找答案,不愿意让阿姨花费太多的精力。今天我来留言是特别要感谢阿姨,之前我自己是想怀孕开始了解艾灸,后来看到艾灸可以治很多的疾病,包括我妈妈的糖尿病。我妈妈自2009年查出来有糖尿病以来,血糖处于直线上升状态,最高的时候是14.8,降糖药、中药没少吃,只有在打胰岛素的时候才能降下来。当我得知艾灸可以治疗糖尿病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从阿姨的店铺里买了艾灸的工具和艾条寄回老家给妈妈,并且把穴位全部都查出来告诉她。妈妈也很配合,一直坚持艾灸,上个月从14...中国糖尿病防治希望之源——糖尿病教育
中国糖尿病防治希望之源——糖尿病教育——聚焦“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研讨会暨2010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
文章摘自:瑞京糖尿病医院网
2010年8月14日—8月15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研讨会暨2010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在北京九龙山庄国际会议中心如期召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刘乃丰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文英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晓慧、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葛焕琦院长等专家应邀担任大会主席或主持人。据郭晓慧教授介绍,此次参...
转载:关于糖尿病的学说
云游雅客 糖尿病的病人“三高一少”就是喝的多,吃的多,尿的多及体重逐渐减少。喝的多尿的多,说明肠胃对水的吸收功能正常,只是肾把水都排出了。脾调湿肺控水,脾和肺对水的调控能力不行,导致肠胃吸收的水进入血液就被肾排出体外。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水供应便产生渴的反应。吃的多而身体又乏力,说明体内能量不足。吃进的食物除水和少量易吸收的营养外,几乎都穿肠而过,说明肠胃消化吸收功能严重不足。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的还有肝、胆和脾,肝、胆、脾都出现了故障。糖尿病涉及到肺、胃、肠、脾、肝、胆等多个重要脏俯疾病,是一种大型综合性慢性病。而糖尿病多发生在35岁--60岁间,说明这些脏俯功能不足并不是衰老造成的,而是...


savan
Tina_sz
fankangkangkang
code9528cpp
yanglian83
yxlaab
seoxml
yushangzhu
liujinliu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