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击脚底消疲劳
每晚临睡时只要用拳头“咚咚”地敲击脚底,就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脚底与人体器官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敲击对脚底给予适度的刺激,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内脏功能得到增强,全身的精力也恢复了。
正确的脚底敲击法,是以脚掌心为中心,有节奏地进行敲击,以稍有疼痛感为度。可以盘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一只脚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进行敲击。每只脚分别敲击100次。但是可不用力过度,以免引起出血。
单脚站立强内脏
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是锻炼脚底的良好机会。锻炼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采取“金鸡独立”的姿势,踮着脚尖立着。初时也许很不习惯,而且感到非常痛苦,那么,可以先让双脚跟稍微离开地面一些,习惯以后,在踮着双脚的脚尖站立,最后过渡到踮着一只脚的脚尖站立。
单脚站立时,可先踮着右脚的脚尖站1-2分钟,再休息1-2分钟,然后踮着左脚的脚尖同样站立1-2分钟,反复地进行。
单脚站立对腰部和脚部的强化作用不言而喻,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增强内脏功能。
▼ "敲击脚底消疲劳" 的相关文章:
脚是全身保健特区 小心呵护!
编者的话:“人老脚先老”。脚不仅关系着人体的行走能力,还有“第二心脏”之称。护好脚,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延缓衰老。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本报特邀相关专家,指导大家养脚、护脚。人们常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健身先健足,足健体自壮。”可以说,脚是反映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表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此外,脚是人体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罹患脚病,在成年人中,脚病患者的比例更高达3/4。其中超过60%的脚病为脚癣或灰趾甲。根据生物全息理论,人体...
怎样泡脚最健康:晚上9点泡脚最养肾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早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热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但是泡脚有益的前提是正确地泡,包括水温、时长等等。此外泡脚也不是百无禁忌的,一些特殊人群和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宜泡脚。
泡脚最佳时长: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天泡1次即可。
泡脚最佳水温:泡脚的水温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足浴时水深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晚上9点泡脚最养肾
专家建...
如何让我们的脚健康
用药草浸泡双足 第一步:去死皮(20-30分钟) 先用药草浸泡双足,使过厚的角质层渐渐软化,温水即可,大约半小时后,用去死皮刀把已软化的死皮层层推掉,然后用去死皮锉去除多余的死皮。或者用去死皮膏慢慢揉搓,直至去除多余的死皮。 按摩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 第二步:按摩(10-15分钟) 按摩最好用含有香薰成分的身体精油,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用植物精油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爱美的女孩子对精油多少都有些了解,就是价格相对有些贵。但精油的吸收性是最好的,按摩一次可以滋润2-3天,对于容易干燥的皮肤来说是最适合的。由脚趾到足跟依次慢慢打...天转冷,脚发凉 小心糖尿病足
天转冷,脚发凉 小心糖尿病足
冬季来临,一般人只要随着冷热加减衣服就行了,但糖尿病患者这期间时常感觉手脚发凉、发麻的话,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很可能是糖尿病足的信号!
病因揭秘:三大因素形成糖尿病足
1.糖尿病慢性周围血病变
慢性周围血管病变会导致血管管腔逐渐狭窄,足部血压下降,在外伤、感染及气候变化时易引起坏疽。周围血管病变会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行走距离越来越短等一系列症状。
2.糖尿病慢性周围神经病变
植物神经病变往往导致足部感觉障碍和抵抗力降低,使足部容易受伤,并迅速溃疡、感染;感觉障碍表现为感觉丧失或者异常,比如手、脚特别是足部的麻木,走路时感觉像踩在棉花...
女性保健 从脚部抗寒开始
女性保健 从脚部抗寒开始 秋天到了,虽然暑气还没消散,但已经有了开始转凉的苗头。注重保养的女性们现在就改开始防寒了,尤其是身在北方的MM们,切记要想更健康的话,最好是防范未然。
谨防“寒从脚下生”。许多人都有脚凉心紧的感觉,因为脚的脂肪含量少,而且人们早已习惯于穿鞋袜,所以抗寒能力较弱。另外,许多人的双脚是身体的重要排汗途径,如果遇冷,首先是排汗不畅。
双脚又有人的“第二心脏”之称,脚上的许多反射区与人体的内脏相对应,如果脚部受凉,也会引起人体许多器官的不适。从人体的生理特点上看,人体的总血液量的50%集中于下肢,如果受凉会使双脚的许多毛细血管紧缩,使正常的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