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转冷,脚发凉 小心糖尿病足
天转冷,脚发凉 小心糖尿病足
冬季来临,一般人只要随着冷热加减衣服就行了,但糖尿病患者这期间时常感觉手脚发凉、发麻的话,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很可能是糖尿病足的信号!
病因揭秘:三大因素形成糖尿病足
1.糖尿病慢性周围血病变
慢性周围血管病变会导致血管管腔逐渐狭窄,足部血压下降,在外伤、感染及气候变化时易引起坏疽。周围血管病变会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行走距离越来越短等一系列症状。
2.糖尿病慢性周围神经病变
植物神经病变往往导致足部感觉障碍和抵抗力降低,使足部容易受伤,并迅速溃疡、感染;感觉障碍表现为感觉丧失或者异常,比如手、脚特别是足部的麻木,走路时感觉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或有针刺感等等。
3.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后,如果出现鞋、袜过紧,脚指甲过长、有力抓挠等情况,就会引起足部皮肤破损,发生糖尿病足。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都会进一步形成溃疡。
健康提醒:病史5年容易发病
欧洲和美国的资料显示,它的发病率大约占糖尿病病人的4%到10%。糖尿病足的发病时间和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人的治疗控制情况密切相关。据专家介绍,控制得不好的患者大约5年后就可发生,最多是在糖尿病诊断10年以后逐渐出现一系列症状。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密切关注糖尿病足,至少每年一次足部检查,有足溃疡高危险性患者的足部检查应更加频繁一些。
如何发现和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它会出现一系列征兆,如下肢感觉麻木、疼痛,行走距离越来越短,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有些病人即使坐着不动时也会出现疼痛,其它还有足部出现感觉异常,走路感觉好像踩着棉花一样,或者有针刺感等等一系列的表现。
间歇性跛行,就是指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我们正常人行走时不会有疼痛、酸麻的感觉,糖尿病病人随着血管管腔的狭窄,对组织的供血越来越少,行走的距离会越来越短。临床上可以根据其行走距离的长短来判断下肢缺血的程度,比如走400米没有问题,那么病人的缺血程度不太严重,400到200之间是轻度,小于200米以下就是重度。行走距离越短,表明病情越严重。
半年检查一次防病足
定期检查,对预防糖尿病足意义重大。最好半年做一次检查,让医生看看脚部动脉搏动的情况,皮肤温度的情况以及脚的情况。
下肢血管的检查是糖尿病足早期很重要的检查,对发现糖尿病足至关重要。它可以反映从足动脉开始往...
▼ "天转冷,脚发凉 小心糖尿病足" 的相关文章:
丹参虽补 服用不当恐出血
一提到丹参这两个字,恐怕首先闪现在大家脑中的是充斥于药品市场的丹参片丹参丸一类的东西,还有它们的对立物——心脑血管疾病。它可是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呀(其实能杀人的疾病多了去了,不只三种)。但在这里,我们抛开那一切,单独谈一下丹参这种中草药。提到丹参,就不能不说一下它为什么叫丹参,而不是红参海参还是绿参。据说它的名字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话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很孝顺的孩子叫小明,有一天,他的母亲得了妇科病,经常崩漏下血(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女性的私处经常血流不止,而且出血很多,要不怎么叫崩呢?)小明就很着急,咋办呢?此时,就冒出了一个人,告诉他说海上有一个无名岛,岛上出产一种草药,红...
泡脚水加盐易伤肾 教你如何泡脚最养生
导语:深秋到来,寒由脚起,这时候就要注意“足浴”养生了。常言道,脚是人体的第二个心脏。正确的泡脚方法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养生防病的功效。今天就来教大家泡脚养生好方法!白领MM常坐办公室,普遍足部血液循环不良。常泡脚,良好的足部循环,可以使心脏不需要额外加压,便能将血液输送至足部末梢,从而减少高血压、心脏病及中风等高危险疾病的发生。但有人喜欢在泡脚水里加入盐巴等东西,这样不仅不能缓解疲劳,还容易伤肾,所以一定要注意科学泡脚的方法。
中医学的经络理论认为,五脏六腑自足三阴经(脾、肝、肾)始,踝部以下有66个穴位。在中医看来,热水泡脚如同用艾条灸这些穴位一样,有推动...
如何让我们的脚健康
用药草浸泡双足 第一步:去死皮(20-30分钟) 先用药草浸泡双足,使过厚的角质层渐渐软化,温水即可,大约半小时后,用去死皮刀把已软化的死皮层层推掉,然后用去死皮锉去除多余的死皮。或者用去死皮膏慢慢揉搓,直至去除多余的死皮。 按摩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 第二步:按摩(10-15分钟) 按摩最好用含有香薰成分的身体精油,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用植物精油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爱美的女孩子对精油多少都有些了解,就是价格相对有些贵。但精油的吸收性是最好的,按摩一次可以滋润2-3天,对于容易干燥的皮肤来说是最适合的。由脚趾到足跟依次慢慢打...寒冬季节须注重脚部的保健
连续严寒的气象,人体免疫功用降落、内分泌失调、血液循环发作转变,很轻易沾染疾病。因而,及早做好防寒保暖,才能安全衰弱渡过三九天。寒冬时候,人们穿上了厚厚的衣服,热量重要从头、手等裸露部位流失。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当下已步入夏季最严寒的季节。
连续严寒的气象,...
脚是全身保健特区 小心呵护!
编者的话:“人老脚先老”。脚不仅关系着人体的行走能力,还有“第二心脏”之称。护好脚,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延缓衰老。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本报特邀相关专家,指导大家养脚、护脚。人们常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健身先健足,足健体自壮。”可以说,脚是反映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表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此外,脚是人体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罹患脚病,在成年人中,脚病患者的比例更高达3/4。其中超过60%的脚病为脚癣或灰趾甲。根据生物全息理论,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