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病变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再累及其他关节。近侧的指间关节最常发病。初呈梭状肿大,最后病变关节变成僵硬而畸形。病变还存在于心、肺、血管等器官。本病证候可交替复发或缓解。以青壮年多见,男女之比为1∶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现代西医学至今尚无特效疗法,多以综合治疗来控制病情,有一定效果。
在中医学中,一般倾向于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归属于“历节病”的范畴。历节病一名,首见于《金匮要略》,亦属痹症。关于针灸治疗本病的记载,在古籍中,最早见于《素问·痹论》。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孙思邈指出用艾灸痛处的办法治疗历节病,《针灸资生经》和《普济方》均设“历节风”专节,讨论针灸治疗。在明清医籍中亦多有载述。
应用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现代报道,最早刊于1955年[1]。从60年代开始,不仅观察例数大幅度增加,且在穴位刺激方法上也作了较多的实践和探索。包括体针、耳针、温针及穴位注射等都有试用,有的还结合服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同时也发现,鉴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难治,并非所有方法均能奏效,如以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对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良好,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却全部无效[2]。另外,可能是诊断或疗效评定标准方面的原因,当时报道有效的,并未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如有人用耳针治疗本病,有效率达83.9%,但迄今为止,没有见到重复的报道。80年代以来,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大进展,并趋向于成熟。在治疗上,特别重视运用综合疗法,或各种刺激法同时应用,或针灸与中、西药物配合。在穴位刺激法上,一方面挖掘传统之法,如用温针、铺灸等,一方面开拓新的方法,如电热灸[3]、 头针等法。使疗效有所提高。据本文所收集的近二千例统计,其有效率在84.6~96.7%之间。表明针灸有较好的效果。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曲池、外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
配穴:风池、合谷、血海、阴陵泉、太冲、八邪、八风。晚期加大椎、至阳、筋缩、大抒、曲泽、委中。
(二)治法
主穴必取,用意气热补法:针刺入穴位得气后谨守勿失,全神贯注于针尖,将针小幅度徐进疾退提插3~5次,以插针结束;然后用拇、食指朝向心方向微捻...
在中医学中,一般倾向于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归属于“历节病”的范畴。历节病一名,首见于《金匮要略》,亦属痹症。关于针灸治疗本病的记载,在古籍中,最早见于《素问·痹论》。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孙思邈指出用艾灸痛处的办法治疗历节病,《针灸资生经》和《普济方》均设“历节风”专节,讨论针灸治疗。在明清医籍中亦多有载述。
应用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现代报道,最早刊于1955年[1]。从60年代开始,不仅观察例数大幅度增加,且在穴位刺激方法上也作了较多的实践和探索。包括体针、耳针、温针及穴位注射等都有试用,有的还结合服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同时也发现,鉴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难治,并非所有方法均能奏效,如以蜂毒注射液穴位注射,对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良好,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却全部无效[2]。另外,可能是诊断或疗效评定标准方面的原因,当时报道有效的,并未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如有人用耳针治疗本病,有效率达83.9%,但迄今为止,没有见到重复的报道。80年代以来,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大进展,并趋向于成熟。在治疗上,特别重视运用综合疗法,或各种刺激法同时应用,或针灸与中、西药物配合。在穴位刺激法上,一方面挖掘传统之法,如用温针、铺灸等,一方面开拓新的方法,如电热灸[3]、 头针等法。使疗效有所提高。据本文所收集的近二千例统计,其有效率在84.6~96.7%之间。表明针灸有较好的效果。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曲池、外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
配穴:风池、合谷、血海、阴陵泉、太冲、八邪、八风。晚期加大椎、至阳、筋缩、大抒、曲泽、委中。
(二)治法
主穴必取,用意气热补法:针刺入穴位得气后谨守勿失,全神贯注于针尖,将针小幅度徐进疾退提插3~5次,以插针结束;然后用拇、食指朝向心方向微捻...
▼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相关文章:
发热不退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发热常见于很多疾病中,除外还伴有疾病特有的一些症状。而发热不退是类风湿关节炎吗?的确,发热不退是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的症状表现之一,但不能说所有的发热不退都是类风湿关节炎。常州102医院骨科专家对此进行补充,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症状,除发热不退外,还有晨僵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致残率非常高的疾病,患者一定要及早就医治疗,避免造成更多危害。而发热不退是类风湿关节炎吗?对此,常州102医院骨科专家介绍了以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1、起病缓慢,多先有几周到几个月的疲倦无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2、晨僵:类风...
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些方法
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些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直困扰大多数人群,怎么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快捷有效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些方法。
(一)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治疗,采取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疗效。现行治疗的目的在于:①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②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一)一般疗法 发热关节肿痛、全身症状来者者应卧床休息,至症状基本消失为止。待病情改善两周后应逐渐增加活动,以免过久的卧床导致关节废用,甚至促进关节强直。饮食中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要充足,贫血...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况分析-患者:刘某,男,46岁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患者:刘某,男,46岁初诊 患者:刘某,男,46岁。断断续续的双侧膝关节疼痛四个月。不能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病人的关节疼痛为2-3/10,并有五分钟晨僵。病人能够打开玻璃瓶盖,扣上自己的衣钮,在淋浴后擦干自己的身体和不停地行走2-3个街区。其自身综合评估为2-3/10。
四个月前突然发病,出现颈部、双侧肩部、上肢和大腿部的疼痛。疼痛为5-6/10并有整天的关节僵硬,不能起床并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病人被诊断为风湿性多肌痛,开始服用泼尼松15mg每日一次和奈普生500mg每日两次。颈部、肩部、上肢和大腿的疼痛迅速减轻,并在...
骨关节炎护理指南
骨关节炎护理指南[概述]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在中年以后多发。国内的初步调查显示,骨性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为15%,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 60岁以上则达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80%患有骨性关节炎。该病的最终致残率为53%。临床上以关节肿痛、骨质增生及活动受限最为常见。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无地域及种族差异。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正确定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正确定义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
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病因尚不明,但一般认为是
感染后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招致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病变。
常见的症状是关节肿痛,晚期可引起关节的强直、畸形和功能严
重受损。
其病因迄今不明。近年来有人提出变态反应和自体免疫学
说,值得重视。
I病理]
(一)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