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老年的足跟痛

足跟痛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虽然从外表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针刺样疼痛,给行动带来了极大不便。足跟疼痛有跟骨骨刺、跟部滑囊炎、跟腱炎、跟垫炎、跟骨骨折等多种原因。当受寒湿、久站、长途行走、奔跑和走不平路时,足跟部的肌腱韧带即会发生慢性反复损伤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出现渗出、水肿、粘连或滑囊形成,局部压力增加产生疼痛、跛行。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容易发生足跟痛,而活动量大得多的青年人却很少发生呢?原因是人上了年纪以后,足跖筋膜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组成跖筋膜的纤维组织逐渐失去了弹性,当长途步行或从较高处跳下时,就容易受伤,并且难以恢复成原有的结构,往往形成疤痕组织,使跖
 
 
筋膜的弹性更差,疼痛也就持续存在而得不到缓解。如果跖筋膜附着在跟骨结节处的创伤性炎症反应长期存在,就会刺激跟骨的骨膜,造成骨质增生,形成鸟嘴样的骨刺,骨刺在足负重时,可以对足底软组织产生机械性压迫而疼痛。骨刺形成之后一般是不会被吸收的,但经过治疗,足跟痛的症状可以消除。

常用治疗方法是: 

    1.局部封闭法:用2%利多卡因加得宝松1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直接注入痛点,即跖筋膜附着的跟骨处,以跖腱膜炎效果最好。跟骨滑囊炎,跟骨结节滑囊炎也可使用。每周一次:4—6次为一疗程。这是疗效确切、最佳的治疗方法,也是疼痛科主要的治疗手段。小针刀可直
 
接铲剥骨刺、松解粘连,配以药物注射直接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水肿的消散和吸收,从而达到疼痛康复的目的。 

   2.土制醋熏法:用醋1000毫升加木瓜、透骨草、红花、牛膝各30克加石子半斤装于布袋中,在火中煮沸取出,待其不烫脚后垫于足底及足跟疼痛处。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 
    3.物理疗法:可进行理疗,局部热敷,醋离子透入疗法。 

    4.此外,还可以在塑料海绵鞋垫的足跟中挖一洞,使行走时足跟疼痛处不受压,疼痛也可缓解。在治疗期间应适当休息,少走路,少弹跳,宜穿宽松柔软、轻便舒适的鞋子。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治疗方法有:1.足跟骨刺切除术,...

▼ "预防中老年的足跟痛" 的相关文章:

跟痛症的症状是什么,跟痛分哪几种

跟痛症的症状是什么,跟痛分哪几种   跟痛症是以跟不跖侧痛或跟后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持续性疼痛、刺痛、酸痛、活动时加剧,尤其提起足跟向前正步走时:下肢小腿三头肌肌力、肌张力减弱,乃至肌肉萎缩;踝关节活动受限,跟腱局部发红、肿胀或发热,压痛、叩痛明显;行走时步态不正,稳定性差。刘翔右足患的“跟腱末端病”,属于跟腱炎的一种,而跟腱炎又是跟痛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由于其局部血液循环极不流畅,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较差,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跟骨痛实质上分为以下3种:一是跟后痛:由跟骨结节滑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跟骨骨骺炎和跟腱周围炎等引起。二是跟...

请保护好你的足跟——足跟痛的防治

     近来,因足跟痛就诊的病例较多,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人却因足跟痛而寸步难行,这人呀,上了一定的年纪,总有这里或那里的一些毛病,去找病生也看不出一个所以然,说你是“骨质增生退行性病变”?你肯定会不满意,因问谁都会这么说,这样的医生不是谁都能当,而且还不好怎么治疗,疗效也不一定会怎么好。这些都困扰着病人,困扰着医生,你说怪谁?为了保护好你的足跟,本人整理了一些资料放在这里,没事时可以看看。 概述      足跟痛   证名。足跟一侧或...

常见腰背痛的原因

(1)腰背拉伤 突然的负重或扭转动作可以引起腰肌,脊椎或韧带创伤,这成因是最为普遍的,大概包括了70%至75%运动员的腰背酸痛,通常背部的肌肉和韧带会被拉伤。
  (2)椎骨平面关节综合征状 椎骨平面关节可因拉伤或发炎而引致背痛,尤其是在过渡拱背和转动腰部的时候,10%至15%的背痛是从这些关节而起的。
  (3)椎间盘移位(脱出) 此背痛的成因通常是最严重的,并且多发生于五十岁以下的运动员身上。
  椎间盘是一种柔软的物质,处于两个椎骨中间,有避震的功能,椎间盘受到刺激和神经腺受到压力都可引起背部至脚部疼痛(如坐骨神经痛),大概5%至10%的背痛是由此形成的。
  (4)椎间盘退化 ...

六类疾病疼痛科有绝招

大河健康报 18 寻医问药 2008年10月29日  
  核心提示
  按照卫生部相关规定,二级甲等以上医院都应设立疼痛科或疼痛门诊,虽然这个人性化的措施出台已好几年了,但了解疼痛科的患者很少。疼痛科与其他科有什么不同,什么样的病人到疼痛科就诊,疼痛科有哪些诊疗项目呢?
  10月20日~26日是中国镇痛周,为让读者更多地了解疼痛科,《大河健康报》记者走进河南省人民医院疼痛门诊,揭开神秘面纱。
  容易误诊的三叉神经痛
  □记者蔡建华
  “大夫,我妈的左半边脸经常疼,还肿得厉害。”10月23日下午,备受三叉神经痛的孔女士辗转神经...

胸胁乳房胀痛——乳腺增生

     
胸胁乳房胀痛——乳腺增生
 
1.乳腺增生与乳腺癌
乳腺增生的突出表现是乳房胀痛和肿块,特点是部分病人具有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往往在月经前疼痛加剧,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有时整个月经期间都有疼痛。体检发现一侧或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也可局限于乳腺的一部分。
局限性增生的部分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如与周围乳腺分界较明显,就要与乳腺癌区别。乳腺癌肿块更明确,质地偏硬,如自己区分不清,应在月经后7~10天内做B超复查,若肿块变软,缩小,可继续观察,同时用食疗和经络、中药等方法调理;...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