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麻醉镇痛技术施行负压吸宫术

一、人工流产手术
人工流产是指孕早期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的手术。根据妊娠子宫大小及其他因素,一般采用负压吸宫术、钳刮术、水囊引产、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及剖宫取胎术。妊娠6~10周多应用负压吸宫法,10~14周可用钳刮术。
(一)吸宫术
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指诊复查子宫位置、大小及附件情况。窥器扩张阴道后,消毒宫颈及宫颈管,宫颈钳轻夹宫颈前唇,下拉牵引,以探针依子宫方向探测宫腔深度,用宫颈扩张器逐号扩张宫颈内口至比所用吸管大0.5~1号。根据妊娠天数及宫颈口大小选择合适吸管,吸引器压力调至53.3~66.7kPa(400~600mmHg)。依子宫方向将吸管徐徐送入宫腔,达宫底后退出少许。启动负压装置,感觉有负压后将吸管按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上下移动,待感到有物体流向吸管,同时有子宫收缩和宫壁粗糙感时关闭负压。取出吸管,测量宫腔深度,了解子宫收缩情况。取下宫颈钳,检查宫颈口有否损伤出血,取出窥阴器,结束手术。过滤吸出物检查有否胚胎及绒毛组织,肯定是否宫内妊娠及流产是否完全。
(二)钳刮术
钳刮术手术操作与负压吸宫术相似,钳刮术前尚需做宫颈准备。因妊娠月份偏大时宫颈口扩张程度亦应超过吸宫术,孕龄12周宫颈应扩至10~12号。先用齿钳或吸引头钳进入宫腔穿破羊膜放出羊水,以卵圆钳沿子宫后壁滑入达宫底,后退1~2cm,,在前、后壁或侧壁寻找胎盘附着部位,夹住胎盘使其逐渐剥离,以便胎盘能完整或大块钳出。取胎体时应保持胎儿纵位为宜,避免胎儿骨骼伤及宫壁,如妊娠月份较大,可先取胎体,后取胎盘。胎儿取出后,用中号钝刮匙顺宫壁四周轻轻刮净残留组织,测量宫腔大小,观察有无活动出血和宫缩情况,检查取出的胎块,核对是否完整,结束手术。
二、人工流产的相关生理
支配子宫的内脏神经主要来自T10~12,L1~2交感神经支及S2~4副交感神经组成的盆腔神经丛。交感神经主要分布在子宫底、体,副交感神经主要分布在子宫颈,并在宫颈旁内口处形成宫颈旁神经丛。在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传出纤维中同时会有传入的感觉神经纤维,感觉神经末梢在宫颈内口尤其丰富,术中扩张宫颈内口和吸刮子宫壁时均会产生较强烈痛感,同时因交感、副交感神经反射影响病人血压和心率,严重时出现“人流综合征”。人流综合征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推荐以下方案:A、术中心率降至60次/分以下,或心率下降20次/分以上,伴有恶心...

▼ "应用麻醉镇痛技术施行负压吸宫术" 的相关文章:

全方位了解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一 何谓中心静脉?中心静脉是指距离心脏较近的大静脉,主要指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如图
 二 为何要做中心静脉穿刺?
1 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等抢救治疗得以顺利实施。经常在急、危病人的抢救治疗使用,在急诊科和抢救治疗时常见。
2 监测中心静脉的压力,指导临床液体的输入。在休克病人和手术中的病人中使用。
3 大中型手术病人,因为长时间的禁食,需要较长时间的禁食时为了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时使用。
4 为了放置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常用于心律失常病人。
5 静脉造影或经静脉的介入治疗:如进行血液透析或血将置换过滤(血滤)、静脉支架的放置等。
6 肿瘤病人常常是通过...

肝衰竭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肝衰竭(liver failure)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1],国内迄今尚无肝衰竭的诊治指南。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的制定遵守了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接轨。其中推荐意见所...

秋冬换季 谨防医院交叉感染

秋冬换季 谨防医院交叉感染
输液安全应引起重视
 
秋冬换季,气温骤降,各大医院里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尤以抵抗力较弱的小孩子居多,输液室内人满为患。尽管医院表示会定期严格对输液室进行消毒,但是空气污浊的室内环境还是令很多家长不放心,担心孩子会被交叉感染。
 
有专家对此表示,家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世界卫生组织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超过140万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在发展中国家,每4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而造成这些感染的原因就在我们身边,其中包括输液的输注系统和输液的操作方法。
 
避免输液交叉感染的关键在于输注系统
&n...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及意义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肺...

及时发现和处理好输液反应

  及时发现和处理好输液反应 解放军302医院医学博士刘士敬(100039)
 
近期出现多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亮菌甲素、鱼腥草注射液及“欣佛”等),造成多人伤亡,后果极其严重,药品质量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这些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医护人员认识是否到位和处理的方式及措施是否及时正确,是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的关键所在,这么多起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都是由于输液反应所引起,输液反应成为造成患者伤亡的主要表现形式,输液反应处理的及时和正确与否是项人命关天的大事,及早争分夺秒的抢救有可能挽救一个生命,反之就有可能断送一个生命。
静脉输液本身就是&ld...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