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手册系列十四
二、脊椎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术
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外科发展的趋势,而脊椎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术在微创骨科团队也已开展十余年。称之为“小开窗”,原因有两点:
一是术后的创口仅在2-3cm,只需缝合两针,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二是通过椎板“开窗”摘除髓核,而不是将椎板整块切除,能最大程度得保持腰椎的稳定性,同时硬膜粘连的机会也较小。
优点:手术安全,疗效确切,术后护理方便,可提早进行功能锻炼及下地活动,有效防止了腰背肌萎缩。恢复快,住院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压力。
其适应症:
1、腰椎盘间隙的单节或双节椎间盘突出症(突出、脱出、破裂、游离型)。
2、合并同节患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狭窄者。
3、后外侧椎间盘突出合并局限性钙化或骨赘形成者。
三、全椎板切除减压术
腰椎间盘突出全椎板髓核切除术主要适用于腰椎管狭窄者,特点为将两侧椎板连同棘突摘除,彻底扩大椎管。
全椎板髓核切除术治疗原理:将患者狭窄的腰椎管两侧椎板连同棘突摘除,彻底扩大椎管,解除骨性狭窄所造成的压迫,达到治疗的目的。
该方法的适应症范围:
1、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无效的,椎间盘突出范围较大的、椎间盘突出突入硬膜内的人。
2、椎间盘突出症伴有椎管狭窄的,对劳动能力要求较低的病人。
3、怀疑伴有椎管内其他病变需要行椎管探查的。
4、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的病人。
该方法优点:为术中减压彻底,解除骨性狭窄所造成的压迫。安全、疗效确切,成功率高、症状缓解较彻底,恢复较快。
四、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滑脱固定术
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临床上一般称之为滑椎,一般是上位椎体向前滑脱。由于腰椎滑脱可以出现腰椎椎管狭窄,压迫腰神经根,从而出现双下肢放射性的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病人无法行走。退行性腰椎滑脱是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种进行性病变,一般不会自行稳定,多数病人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才能有效地缓解上述症状。
对不同类型的腰椎滑脱有不同的手术方法。医生应当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目前对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复位、减压、内固定以及植骨融合。
复位是指采用手术松解结合器械的方法,使滑脱的椎体恢复原来正常的位置;
减压多数情况下是指采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开大等方法,解除对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压迫,缓解病人...
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外科发展的趋势,而脊椎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术在微创骨科团队也已开展十余年。称之为“小开窗”,原因有两点:
一是术后的创口仅在2-3cm,只需缝合两针,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二是通过椎板“开窗”摘除髓核,而不是将椎板整块切除,能最大程度得保持腰椎的稳定性,同时硬膜粘连的机会也较小。
优点:手术安全,疗效确切,术后护理方便,可提早进行功能锻炼及下地活动,有效防止了腰背肌萎缩。恢复快,住院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压力。
其适应症:
1、腰椎盘间隙的单节或双节椎间盘突出症(突出、脱出、破裂、游离型)。
2、合并同节患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狭窄者。
3、后外侧椎间盘突出合并局限性钙化或骨赘形成者。
三、全椎板切除减压术
腰椎间盘突出全椎板髓核切除术主要适用于腰椎管狭窄者,特点为将两侧椎板连同棘突摘除,彻底扩大椎管。
全椎板髓核切除术治疗原理:将患者狭窄的腰椎管两侧椎板连同棘突摘除,彻底扩大椎管,解除骨性狭窄所造成的压迫,达到治疗的目的。
该方法的适应症范围:
1、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无效的,椎间盘突出范围较大的、椎间盘突出突入硬膜内的人。
2、椎间盘突出症伴有椎管狭窄的,对劳动能力要求较低的病人。
3、怀疑伴有椎管内其他病变需要行椎管探查的。
4、不能接受其他方法治疗的病人。
该方法优点:为术中减压彻底,解除骨性狭窄所造成的压迫。安全、疗效确切,成功率高、症状缓解较彻底,恢复较快。
四、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滑脱固定术
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临床上一般称之为滑椎,一般是上位椎体向前滑脱。由于腰椎滑脱可以出现腰椎椎管狭窄,压迫腰神经根,从而出现双下肢放射性的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病人无法行走。退行性腰椎滑脱是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种进行性病变,一般不会自行稳定,多数病人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才能有效地缓解上述症状。
对不同类型的腰椎滑脱有不同的手术方法。医生应当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目前对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复位、减压、内固定以及植骨融合。
复位是指采用手术松解结合器械的方法,使滑脱的椎体恢复原来正常的位置;
减压多数情况下是指采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开大等方法,解除对神经根及马尾神经的压迫,缓解病人...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手册系列十四" 的相关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
常见的病变征象大致有以下几种:
(1)腰椎间盘膨出:在椎体边缘以外,有一圈低密度的软组织影。其后缘正中直或轻度后凸,但不压迫神经根的硬膜囊。
(2)髓核向后侧或外后侧突出:在椎体后缘正中或后外侧,有形态不规则的一团中密度影,其基底部与椎间盘相延续,有时可见突出物钙化。
(3)椎管内游离体:有时可在椎管内发现团块状中密度影,且其不与椎间盘相接连。此团影可能是突出后破碎的椎间盘,在椎管内形成游离体。
(4)硬膜囊及神经根受...
揭秘!如何科学有效的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发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从发病机制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因是椎间盘本身的退行性改变、椎间盘发育缺陷及解剖学上的弱点等,以及腰骶部骨骼的先天性畸形;外因则多种多样,包括损伤、劳损及小关节紊乱等脊柱生物力学的变化。应当说,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最常见内因,即基础。外伤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因或必要条件。那么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呢
由于腰椎及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随年龄不断增大而逐渐演进的生理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我们无法阻止这一衰老过程,只能通过锻炼、活动等多种方式,延缓这一进程,但毕竟是十分有限的。我们预防腰椎间...
腰椎间盘突出的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的并发症 就医咨询:http://sogou.xjguke.com/index.html上海西郊骨科医院提醒各位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使相邻的神经根、脊椎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从程度上可分为:
(1)膨出:髓核未突破纤维环,纤维环整体移位后压迫相邻组织。引型最轻,最易于恢复。
(2)突出:髓核突破纤维环,刺激、压迫周围组织,...
腰椎骨折的常见分类方法
腰椎骨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最主要的原因是从高处坠落,其次是车祸。最常见的骨折的类型包括爆裂骨折,压缩骨折,主要是根据骨折后X线的表现确定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骨折的常见类型包括如下:(1)屈曲压缩骨折(Berlding compression fracture) 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胸腰椎损伤的一半。因脊柱处于屈曲位时,由纵轴的超负荷引起,通过前柱的压缩和后柱的张力造成脊柱损伤。其损伤机制的特点是:前柱承受压力,后柱承受张力,中柱作为支点,椎体后缘高度不变。根据外力方向不同,又可分为前屈型及侧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