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患者怎样做好家庭吸氧?
①首先家庭吸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震:搬运氧气筒时应避免倾倒撞击。因筒内压力很高,氧气剧烈震动可引起爆炸。
2)防热:氧气筒应放在阴凉处,至少距暖气1米。因筒内压力高,氧气遇热急剧膨胀引起爆炸。
3)防火:氧气周围处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离暖气1米远,离明火5米远。因氧气助然,遇明火可引起燃烧。
4)防油:氧气表的螺旋口处勿涂油,也勿用带油的手拧螺旋。因油系碳氢化合物,氧和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比例时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②根据医生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可根据不同的活动状态及血氧饱和度增减氧流量,以保证患者的氧气需要。原则是保证患者在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达95%以上。
③每日湿化瓶更换蒸馏水并消毒湿化瓶。湿化瓶内蒸馏水量一般在1/2-2/3之间即可,但如果患者吸氧量较大,湿化瓶内蒸馏水水量应≤1/2,及时添加即可,因氧流量相对于较大时,水泡容易溅起,容易使蒸馏水进入吸氧管,吸氧湿度较大,会导致痰液增多,刺激咳嗽。
④吸氧管及时更换,以免藏污纳垢,引起感染。
⑤密切观察血压及肢体末梢血液循环,可用家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下降可能系压力过高或通气量大;指(趾)甲、口唇、耳垂颜色变化可提示缺氧的改善状况。
⑥监督患者吸氧情况,认真在医生指导下做好患者的氧疗。
1)防震:搬运氧气筒时应避免倾倒撞击。因筒内压力很高,氧气剧烈震动可引起爆炸。
2)防热:氧气筒应放在阴凉处,至少距暖气1米。因筒内压力高,氧气遇热急剧膨胀引起爆炸。
3)防火:氧气周围处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离暖气1米远,离明火5米远。因氧气助然,遇明火可引起燃烧。
4)防油:氧气表的螺旋口处勿涂油,也勿用带油的手拧螺旋。因油系碳氢化合物,氧和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比例时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②根据医生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可根据不同的活动状态及血氧饱和度增减氧流量,以保证患者的氧气需要。原则是保证患者在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达95%以上。
③每日湿化瓶更换蒸馏水并消毒湿化瓶。湿化瓶内蒸馏水量一般在1/2-2/3之间即可,但如果患者吸氧量较大,湿化瓶内蒸馏水水量应≤1/2,及时添加即可,因氧流量相对于较大时,水泡容易溅起,容易使蒸馏水进入吸氧管,吸氧湿度较大,会导致痰液增多,刺激咳嗽。
④吸氧管及时更换,以免藏污纳垢,引起感染。
⑤密切观察血压及肢体末梢血液循环,可用家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下降可能系压力过高或通气量大;指(趾)甲、口唇、耳垂颜色变化可提示缺氧的改善状况。
⑥监督患者吸氧情况,认真在医生指导下做好患者的氧疗。
▼ "间质性肺炎患者怎样做好家庭吸氧?" 的相关文章:
臭氧大自血疗法及臭氧血袋耗材批发供应
臭氧自体血疗法技术臭氧大自血疗法,系指对患者自身静脉抽出的150ml血液体外臭氧化处理后,产生过氧化氢(H2O2)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在用同通道回输到患者体内。整个臭氧大自血治疗仅用6-8分钟即可完成,回输的臭氧化血液能改善组织缺氧状态,杀灭细菌和病毒,激活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加速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转化分解,提高机体免疫力。这是臭氧为什么能治疗多种疾病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国内外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早在 1995年美国科学家对病史3-12个月的22名心梗患者经臭氧大自血治疗5-15次后,血浆胆固醇平均...
氧疗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氧疗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收缩力,代谢及其协调活动发生障碍,心
脏的输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各组织器官由于缺血缺氧受到
不同程度的损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
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直接威胁生命。氧气充足的血液能使
心功能恢复正常,吸氧能及时控制和缓解病情,减轻心脏负担,
避免心,脑由于缺氧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大大降低了发病率及
造成严重后遗症的可能性
西安康馨为你提供氧疗的健康知识,康馨人和您每
天共同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
康馨制氧机应有尽有:英维康制氧机、海龟制氧机、易氧源制氧
机、鱼跃制氧机、氧立得电子...
臭氧发生器专家讲解臭氧如何应用于家庭消毒
臭氧发生器专家指出臭氧即O3,可溶于水。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自行分解成氧,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化学物质。臭氧的极其不稳定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通常情况下,只能现用现生产,不能保存。生产臭氧的方法有电解、化学、紫外线法等。臭氧为什么能消毒
臭氧杀菌消毒的机理,是通过臭氧极强的氧化作用来实现的,即臭氧分解后产生的新生态氧的氧化作用。臭氧可以氧化组织蛋白、氨基酸、硫醇类或低分子肽类以及未饱和脂肪酸。臭氧作用于细胞壁中的脂蛋白、脂多糖,与脂类的双键起反应,使细胞壁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臭氧作用于细胞膜,使之丧失对电解质和水渗...
胶原酶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胶原酶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129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n=66):胶原酶联合臭氧注射组,B组(n=63):单纯胶原酶注射组,术后1周、3月、6月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术后疗效均优于术前,且随着时间延长疗效逐渐显著。术后随访,同期A组疗效均优于B组。结论: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疗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湖北省中山医院疼痛科王云霞[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胶原酶; 臭氧; 介入;CT引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引起腰背痛及下肢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的主要病因,临床常见多节...
关节镜是一种新的医学技术
关节镜是一种新的医学技术关节镜是一种新的医学技术。首先来了解一下关节镜的设备,关节镜设备主要有关节镜,还有冷光源,以及动力设备以及相应的关节镜器械。关节镜技术要追溯到上个世纪,是由日本的渡边正义先生发明的。他首先用膀胱镜插入到膝关节里面通过蜡烛的光源看到膝关节里的结构。随着摄像技术、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技术逐步应用于临床,为广大膝关节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膝关节镜通过关节囊黄豆粒大小的细小切口,将内窥镜置入关节腔内,通过电视监测,对关节腔内结构进行直接观察和治疗。对关节疾病与创伤的诊断准确率达98%以上,并可在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