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医辨证分型治胃癌

原文地址:中医辨证分型治胃癌作者:sxm201208  新华老中医专家根据传统中医治疗疾病讲究八纲辨证的原则,对胃癌辨证分型并加以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寿命,抑制胃癌肿瘤的发展。因此,中医治疗胃癌,辨证分型治疗才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1.肝胃不和型:
[症状]胃脘胀满,时时作痛,窜及两肋,口苦心烦,嗳气陈腐,饮食少进或呕吐反胃,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
[治法]以疏肝和胃,降逆止痛为主。
 
2.脾胃虚寒型:【相关推荐】中医对胃癌的治疗
[症状]胃脘胀隐痛,喜按就温,或暮食朝吐,或朝食暮吐,或食入不久又复吐出,时呕清水,面色无华,肢凉神疲,或便溏浮肿。舌质胖淡,有齿痕,苔白滑润,脉沉缓或沉细濡。
[治法]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为主。
 
3.瘀毒内阻型:
[症状]胃脘刺痛,灼热灼痛,食后剧痛,口干思饮,脘胀拒按,心下触及痞块,或有呕血便血,肌肤枯燥。舌质暗紫或见瘀点,脉沉弦,细涩或弦数。
[治法]以解毒祛於,清热养阴,活血化瘀为主。
 
4.胃热伤阴型:
[症状]胃脘灼痛,嘈杂,口干,食后痛甚,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法]以解毒祛瘀,清热养阴,活血化瘀为主。
 
5.气血双亏型:
[症状]晚期胃癌,高度贫血,面色无华,面目虚肿,畏寒身冷,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虚烦不寐,自汗盗汗,纳少乏味,形体羸瘦,上腹包块明显。舌质淡胖,脉虚细无力或虚大。
[治法]以补气养血,健脾益肾为主。
 
6.痰湿凝结型:
[症状]胸闷满痛,呕吐痰涎,痰核累累。舌暗淡,苔滑腻,脉细而濡。
[治法]以化痰散结,温化中焦为主。
 
  新华老中医专家提醒: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癌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寿命,抑制胃癌肿瘤的发展。
 
文章来源:http://www.0371zy.com/weiai/4061.html

▼ "[转载]中医辨证分型治胃癌" 的相关文章:

拜读祝德军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一文而解惑

 拜读祝德军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一文而解惑

 
                                  1 治疗经验
  肝实犯脾型:
  患者多脾气素虚,加之情志不和,肝气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混杂而下。症见...

病因辩证

病因辨证是以中医病因理论为依据,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识别疾病属于何种因素所致的一种辨证方法。
病因辨证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可分为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逸以及外伤四个方面,其中六淫、疫疠属外感性病因,为人体感受自然界的致病因素而患病。七情为内伤性病因,常使气机失调而致病。饮食劳逸则是通过影响脏腑功能,使人生病。外伤属于人体受到外力损害出现的病变。
一、六淫、疫疠证候 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来的致病邪气。六淫的致病特点:一是与季节和居住环境有关,如夏季炎热,患暑病的人多;久居潮湿之地,易感受湿邪;二是六淫属外邪,多经口鼻、皮毛侵入人体,病初常见表证;三是六淫常相合致病,而在疾病...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金诃藏医馆xx6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1、肝胃郁热证:证见口中泛酸,胃脘胀痛,两胁胀闷,嗳腐酸臭,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此为肝胃郁热,胃失和降。治用清肝泄火、和胃降逆法,方用左金丸加减:黄连6g,吴茱萸5g,栀子10g,黄芩10g,乌贼骨20g,煅瓦楞30g。
  2、肝胃不和证:证见反酸嗳气,两胁胀痛,胃脘胀满,胸骨后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0g,陈皮10g,枳壳10g,香附10g,川芎10g,炙甘草5g。
  3、脾虚气滞证:证见反...

节日特警“胃火”

胃经属于胃,而络属于脾,与脾相表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同居中焦,生理上,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两者互相配合,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既济,维持着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起着纳化水谷,提取精微,化生气血,滋养全身的作用。是机体和脏腑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胃主受纳与熟腐水谷,以降为和。当胃出现问题,则表现为:纳呆、厌食、胃胀、胃痛、嗳气酸腐、呃逆、恶心、口臭、大便秘结等症状。
 
胃经旺盛的时间是每天上午的7–9点,也就是人们所称的晨时,古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也就是说,胃是人体生命存续最关...

关于中医言胃病吐酸论小议:

关于中医言胃病吐酸论小议:
如饮食热则易于酸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木自甚,故为酸,或言吐酸,肝之味也。
胃为什么泛酸?酸者为寒者,误也。如酒之味苦性热,饮之则令人色赤气粗,喜怒如狂,烦渴呕吐,皆热证也。其吐必酸,为热明矣。
吐酸病论:泛吐酸水,有寒热之分。
1】医家高鼓峰著《四明心法》曰:“凡吐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
2】医家刘河间(刘完素)主热,言其化。他说:“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流而不腐,动而不蝼。故吐。呕吐酸者,胃膈热甚,则郁滞于气,物不化而为酸也。酸者肝木之味,如认为吐酸为寒者误也。
3】医家李东垣主寒,言其因。盖寒则阳气不舒,郁而有热,热则酸矣。然亦...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