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性肌力药与血管加压药(一)
一、血流的生理学
心输出量(CO)发生的生理学公式:CO=心率(HR)×每搏出量(SV)。每搏出量由三个因素决定,即(1)前负荷;(2)心肌收缩力或收缩状态;(3)后负荷。CO=HR×SV(心肌收缩力:前负荷:后负荷),此式用图解描绘如下。
静脉张力 小动脉阻力
↓ ↓
静脉回流 心率 主动脉阻抗
↓ ↓← 同步 ↓
前负荷 心输出量 ← 后负荷
↓ ↑ ↓
↓ 心肌收缩力 ↓
↓ ↓
→→→→→ 血管内容量 ←←←
图1 产生和调节心输出量的生物学机制
二、低心排治疗的步骤和规则图解
低Bp、CVP、PCWP、CO
1.加快输液
↓ ↓
Bp、CO正常 PCWP>15、低CO
治疗满意 左室衰竭
2. 正性肌力药
↓ ↓
Bp、CO、CVP、 SVR>1500
PCWP正常,治疗 低CO、血管收缩
满意
...
心输出量(CO)发生的生理学公式:CO=心率(HR)×每搏出量(SV)。每搏出量由三个因素决定,即(1)前负荷;(2)心肌收缩力或收缩状态;(3)后负荷。CO=HR×SV(心肌收缩力:前负荷:后负荷),此式用图解描绘如下。
静脉张力 小动脉阻力
↓ ↓
静脉回流 心率 主动脉阻抗
↓ ↓← 同步 ↓
前负荷 心输出量 ← 后负荷
↓ ↑ ↓
↓ 心肌收缩力 ↓
↓ ↓
→→→→→ 血管内容量 ←←←
图1 产生和调节心输出量的生物学机制
二、低心排治疗的步骤和规则图解
低Bp、CVP、PCWP、CO
1.加快输液
↓ ↓
Bp、CO正常 PCWP>15、低CO
治疗满意 左室衰竭
2. 正性肌力药
↓ ↓
Bp、CO、CVP、 SVR>1500
PCWP正常,治疗 低CO、血管收缩
满意
...
▼ "正性肌力药与血管加压药(一)" 的相关文章:
心外围手术期如何应用正性肌力药(3)
3.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是典型的内生性儿茶酚胺,它常用于治疗过敏、哮喘、心跳骤停和延长区域麻醉等。它对心血管的作用来自直接刺激α和β两种受体,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它对某些血管床(皮肤和肾脏)的刺激以α效应占优势,而对骨骼肌则β效应占优势,使血流分布至骨骼肌,虽然心排血量增加但生命器官的灌注可能减少。如剂量超过10μg/kg/min则α作用占优势。虽然心律失常是一种突出的危险,但心脏手术后的心衰还是常用的。肾上腺素是心跳骤停的首选药,目前认为大剂量肾上腺素可收缩外周血管,显著提高冠脉灌注压和心肌血流,使室颤由细转粗,易于电击除颤和复苏。此外它还增加脑动脉血流,可改善神经系统予后...
2011年终回顾——心衰
Braunwald教授将心力衰竭(心衰)称作心脏病最后的大战场,正在成为21 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虽然心力衰竭治疗取得了飞速进展,引入了许多新治疗方法,但在世界范围内心衰流行呈扩大态势,患者死亡率仍在不断增加,其死亡率甚至高于大多数恶性肿瘤。据国外统计,美国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可达6%~10%,估计美国有450万心衰患者,每年新增40~70万。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人心衰的患病率为 0.9%,估计中国心衰总人数约585万。在我国心衰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占0.7%,女性占1.0%,引起心衰的心脏基础疾病由1980年以瓣膜病为主...降压药物
类别降压作用
机制
常用制剂
及口服量
降血压
情 况
主 要
副作用
适应证
禁忌证
联合
用药
利
尿
剂
噻
嗪
类
、
帕
胺
类
和
氯
噻
酮
先使血浆和细胞外液容量减低,心排血量降低,经数周后恢复正常。以后可能使血管壁内钠离子减少,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的阻力降低
氢氯噻嗪25mg,1~2次/d;氯噻酮50mg,1次/d;吲达帕胺2.5~5mg,1次/d
缓和,服药3~4周后作用达最高峰
低血钾,血糖和血尿酸、胆固醇增高
可单用于轻度高血压。更常与其它降压药合用以协同降压和减少水钠潴留的副作用。尤适用于合并心...
心血管科用药
刚下临床时我们科主任查房的时候就语重心长的多次对年轻医生说:不知道 心血管药物的适应症不可怕, 但不知道禁忌症就很可怕了!我们的专业决定了临床用药的复杂性和难度,比如,心律失常中都是那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单纯快速房颤时可选洋地黄控制心室率,但是快速房颤伴有预激综合症时洋地黄则不能选用,因为洋地黄能缩短旁路不应期,使产生快速的心室率,甚至诱发室颤,后果严重。
(一)倍他乐克的禁忌症。
1 心原性休克 有症状的低血压(阻滞B受体,收缩血管,降低血压)
2 病窦 (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降低心室率)
3 有症状的Ⅱ,Ⅲ度房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