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病因及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原发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占绝大多数,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继发性者占少数,如肢端肥大症中垂体性糖尿病、柯兴综合征中类固醇性糖尿病等。
(一)糖尿病各型特点如下:
1.胰岛素依赖型(IDDM,1型)
其特征为:①起病较急;②典型病例见于小儿及青少年,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③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低,服糖刺激后分泌仍呈低平曲线;④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为主,一旦骤停即发生酮症酸中毒,威胁生命;⑤遗传为重要诱因,表现于第6对染色体上HLA某些抗原的阳性率增减;⑥胰岛细胞抗体(ICA)常阳性,尤其在初发病2~3年内。有时在发病前数年常已呈阳性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在1型患者的鉴定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GAD)阳性反应较ICA更有意义,尤其在病程较久,发展较慢的患者。
2.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2型)
其特征为:①起病较慢;②典型病例见于成人中老年,偶见于幼儿;③血浆胰岛素水平仅相对性降低,且在糖刺激后呈延迟释放,有时肥胖病人空腹血浆胰岛素基值可偏高,糖刺激后胰岛素亦高于正常人,但比相同体重的非糖尿病肥胖者为低;④遗传因素亦为重要诱因,但HLA属阴性;⑤ICA呈阴性;⑥胰岛素效应往往甚差;⑦单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一般可以控制血糖。根据体重又可分为不胖和肥胖两型。在不胖的NIDDM中,实际上尚包括一些自身免疫病变进行甚慢的1型患者,其初期临床表现酷似NIDDM而按MIDDM处理,久后终于逐步充分表现出1型的特点,必须应用胰岛素才能免于发生酮症酸中毒,故在确诊时,年龄往往较大,抗GAD阳性结果明显高于NIDDM,76%:12%。可称之谓成从迟发自身免疫型糖尿病(LADA),有人也称1.5型糖尿病。晚近国内外报道的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由于其临床特点呈不典型NIDDM:起病早,无肥胖,病程中常需改用胰岛素治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日益减退,同时尚伴有神经性耳聋,故很可能即属于LADA之一种。目前对线粒体糖尿病的认识正在深入中。
NIDDM中,尚有一类发病在25岁之前,在5年内不用胰岛素便能控制高血糖,一般不发生酮症酸中毒,称为青年人中老...
(一)糖尿病各型特点如下:
1.胰岛素依赖型(IDDM,1型)
其特征为:①起病较急;②典型病例见于小儿及青少年,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③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低,服糖刺激后分泌仍呈低平曲线;④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为主,一旦骤停即发生酮症酸中毒,威胁生命;⑤遗传为重要诱因,表现于第6对染色体上HLA某些抗原的阳性率增减;⑥胰岛细胞抗体(ICA)常阳性,尤其在初发病2~3年内。有时在发病前数年常已呈阳性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在1型患者的鉴定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GAD)阳性反应较ICA更有意义,尤其在病程较久,发展较慢的患者。
2.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2型)
其特征为:①起病较慢;②典型病例见于成人中老年,偶见于幼儿;③血浆胰岛素水平仅相对性降低,且在糖刺激后呈延迟释放,有时肥胖病人空腹血浆胰岛素基值可偏高,糖刺激后胰岛素亦高于正常人,但比相同体重的非糖尿病肥胖者为低;④遗传因素亦为重要诱因,但HLA属阴性;⑤ICA呈阴性;⑥胰岛素效应往往甚差;⑦单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一般可以控制血糖。根据体重又可分为不胖和肥胖两型。在不胖的NIDDM中,实际上尚包括一些自身免疫病变进行甚慢的1型患者,其初期临床表现酷似NIDDM而按MIDDM处理,久后终于逐步充分表现出1型的特点,必须应用胰岛素才能免于发生酮症酸中毒,故在确诊时,年龄往往较大,抗GAD阳性结果明显高于NIDDM,76%:12%。可称之谓成从迟发自身免疫型糖尿病(LADA),有人也称1.5型糖尿病。晚近国内外报道的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由于其临床特点呈不典型NIDDM:起病早,无肥胖,病程中常需改用胰岛素治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日益减退,同时尚伴有神经性耳聋,故很可能即属于LADA之一种。目前对线粒体糖尿病的认识正在深入中。
NIDDM中,尚有一类发病在25岁之前,在5年内不用胰岛素便能控制高血糖,一般不发生酮症酸中毒,称为青年人中老...
▼ "糖尿病的病因及分类" 的相关文章:
糖尿病吃什么好?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对糖尿病的治疗历来有“三驾马车”的形象比喻,即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中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预防糖尿病要注意“三个防止和三个增加”:防止总热量摄入过高,防治脂肪比例过高,防治膳食纤维比例过低;增加鱼类的摄入,增加谷物特别是粗粮的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最终达到降低膳食热量密度的目的。
&nb...
糖尿病肾病
1 糖尿病肾病—— 概述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与肾小球硬化。DN的患病率为20%~40%,目前,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要致病因素。DN早期,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有效阻止病情的进展。一旦发生临床期DN,则肾功能呈持续性...
糖尿病能治好
糖尿病能治好,一个普通人按摩治愈糖尿病的事实 >伴侣们,你们好好的看一看底下1个啥子医学常识不懂的个人统治好了本身的慢性糖尿病,这是真正的究竟。不要在听那一些只会挣钱的专业人士们【慢性糖尿病跟本治欠好】的乱说,她们只让病人服药注射副着用太大,慢性糖尿病欠好治的缘故原由就是药物的副着用引 >伴侣们,你们好好的看一看底下1个啥子医学常识不懂的个人统治好了本身的慢性糖尿病,这是真正的究竟。不要在听那一些只会挣钱的专业人士们【慢性糖尿病跟本治欠好】的乱说,她们只让病人服药注射副着用太大,慢性糖尿病欠好治的缘故原由就是药物的副着用引起的合并症。实在慢性糖远离糖尿病:注重健康饮食尿病大...中国糖尿病防治希望之源——糖尿病教育
中国糖尿病防治希望之源——糖尿病教育——聚焦“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研讨会暨2010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
文章摘自:瑞京糖尿病医院网
2010年8月14日—8月15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研讨会暨2010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在北京九龙山庄国际会议中心如期召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刘乃丰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文英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晓慧、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葛焕琦院长等专家应邀担任大会主席或主持人。据郭晓慧教授介绍,此次参...
转载:关于糖尿病的学说
云游雅客 糖尿病的病人“三高一少”就是喝的多,吃的多,尿的多及体重逐渐减少。喝的多尿的多,说明肠胃对水的吸收功能正常,只是肾把水都排出了。脾调湿肺控水,脾和肺对水的调控能力不行,导致肠胃吸收的水进入血液就被肾排出体外。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水供应便产生渴的反应。吃的多而身体又乏力,说明体内能量不足。吃进的食物除水和少量易吸收的营养外,几乎都穿肠而过,说明肠胃消化吸收功能严重不足。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的还有肝、胆和脾,肝、胆、脾都出现了故障。糖尿病涉及到肺、胃、肠、脾、肝、胆等多个重要脏俯疾病,是一种大型综合性慢性病。而糖尿病多发生在35岁--60岁间,说明这些脏俯功能不足并不是衰老造成的,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