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再婚更难?

   

中国离婚率的居高不下,同时也伴随着再婚率的频频走低。即便有人再次冲进围城,再婚夫妻的感情更加脆弱,其离婚率比初婚者高出30%以上。在国内最有名的几家交友网站,登记寻觅的人数节节攀升,一片形势大好。但再婚的成功率却极其低下,很少有人找到合适的伴侣。对此,众多离异人士百思不得其解。
曾有男士问我:“再婚到底难在哪里?我想和您聊聊现在45至50左右单身女性的心理。”
再婚到底难在哪里呢?有多种因素会影响到再婚。但具有完美主义情结的人士,再婚的过程很辛苦,也很痛苦!
曾经有位男士,离异多年,虽然他也很用心地交往,每次恋爱都轰轰烈烈,全力以赴,但总是以分手告终,在身心屡屡“受伤”的境遇中,结束一段段恋情。有的恋情即便结束多日,他仍耿耿于怀,烦恼不已。
有人曾给他介绍过一位护士,谈了一段时间后,他就约这位女士听音乐会。进场之前,他提示女方关手机或调到静音状态。毕竟这位女士不懂那么多,忘记了。结果真的就在音乐声中,手机声也不知趣地“响”了起来,这位女士不得不接听电话。他烦透了,还隐约感觉那位打来电话的是个不速之客——男士,更加不爽。于是,音乐会结束后,他们的关系也戛然而止。他说,无法忍受这样的事情。
不久,又约见了一位女士,他本人感觉蛮好。一段时间来,甜言蜜语,身心承诺,双方都找到了知音的甜蜜。于是,他就把这位女士带到朋友面前,希望博得个喝彩。哪知这位女士的谈吐朋友看不惯。再一打听,据说在单位里还是个厉害的角色。于是,这段关系又画上了终止符。
他曾坦露,每一任女友都会带到朋友圈子里,让朋友们看看。只要朋友们中有一个或两个不同的声音,他就会选择放弃。唯一一位全票通过的女友,仅仅一个非常微小的误会,他便远她而去,但内心却无法摆脱由此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说出这个故事,并非否定此人。只是从他一系列的习惯动作中不难发现, 他身上显现出典型的完美主义情结。而许多离异人士之所以再婚艰难,有相当的成分是完美主义情结作怪。完美主义情结的人经常会有这样一些念头:
1、认为某件事,比如恋爱的问题,如果换另一种方式,也许更加理想;
2、经常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太自信;
3、遇到问题,习惯逃避,不敢面对,喜欢人际关系简单的环境;
4、对恋人常常...

▼ "什么样的人,再婚更难?" 的相关文章:

e医生学习日记14-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1、社会知觉: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2、社会知觉研究范围:对人知觉、印象形成、归因研究。   3、社会知觉的类别:对他人表情的知觉、对他人人格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   4、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认知者的情绪、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动机。   5、印象:存留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6、印象形成: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已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个体的意义,以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7、印象形成的线索:人的自然特征、人的社会特征、...

招聘面试当中面试官的问题

  对于招聘面试,无论是有过应聘经历的员工还是经常作为面试官的经理人,都会有太多的感慨。员工感慨的是,参加很多的企业面试经常会有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发生,明明比另一个人更强些,但最终录取的是别人。而经理们感慨的是:为什么每次千辛万苦地从一大堆应聘者中选拔出的合格者中总有几个连试用期都无法通过就必须被淘汰掉,同时,又恍惚觉得那些没有通过面试的应聘者中还有更合适的人选没有被发掘出来。酒店人才招聘
   一、不专业面试官的提问毫无章法
  企业招聘面试中对被面试者提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多,这是企业中从事招聘面试工作人员的专业度不够的明显体现。
  (一)重复提问
  ...

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下)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交往障碍。比如,与陌生人交往时,我们是不是经常觉得沟通困难,两人相对无言?为什么别人的人缘很好,自己的朋友却寥寥无几?相见恨晚的异性,为什么真正走到一起后,却又很快分开了?
    唯有心与心的交流,才能产生共鸣,拥有更多的知己朋友。社交中的效应与定律,教给你人际交往中的实用技巧,帮助你窥探复杂的人性心理,找到那把开启心锁的钥匙。
    12.首因效应:不可忽视的第一印象
    1923年秋,冯玉祥将军担任“陆军检阅使”时,原...

忽悠了几代中国人的十大俗话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俗话说“是药均有三分毒”;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俗话:“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俗话它通俗易懂,不知什么时候形成,但影响广泛,深入人心,中国人从小就在这样的俗话氛围中耳濡目染,这样的俗话深入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为我们思考的“定式”。讲道理,说服人,教育人的时候,我们总喜欢“引经据典”,以“俗话说得好”来加强自己的观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俗话与现实生活中的伦理和我们所倡导之风尚相驳,下面列举的十大俗话,就忽悠了几代中国人。   1、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下乌鸦一般黑,主张一竹桿打死一船人,一个活口儿也...

一句话心理学效应之人际互动篇

阿伦森效应;增减效应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
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从众效应
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的现象。
乐队花车效应
人类经常会有一种倾向,去从事或相信其他多数人从事或相信的东西。
门槛效应;得寸进尺效应
如果一个人接...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