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篇---肝胆保养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逐渐旺盛,中医有“春日宜省酸增肝,养脾气”之说,认为春季肝气旺,同时也会影响到脾。
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另外,初春又是一个慢性病多发季节,中医向来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预防的方法是适量运动、加强锻炼。养生做肝胆经络保养。
 
五脏之将军---肝
 
 肝位于腹腔,膈膜之下,右肋之内。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动主升,被称为“将军之官”。肝的生理功能为主藏血,又主疏泄,与人的情志活动有关,并促进人体的消化和气、血、水的正常运行。
肝在志为怒,在夜为泪,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经脉络于胆,与胆相表里。
 
肝胆的生理功能
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人体的血液由脾胃消化吸收来的水谷精华微所化生。血液生成后,一部分运行于身体,被各脏腑组织器官所利用,另一部分则流入到肝脏而储藏,以备应急的情况下使用。藏血功能失常,主要有两种病理变化:一是藏血不足,不能满足身体的生理需要,因而产生肢体麻木,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二是肝不藏血,则可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咳血、衄血、崩漏等。
主疏泄:所谓“疏泄”,即指疏通、畅达、宣散、流通、排泄等综合生理功能。肝的疏泄功能主要有与气的流通有关,肝气太盛或肝气郁结,可以化火,出现头痛、头晕、急躁易怒、耳鸣、耳聋、目赤等症状,此即称为“肝火”。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维持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
主筋:肝主管筋的活动,从而支配全身的肌肉关节的屈伸,而筋又赖肝血的濡养,出现肢体屈伸不利、麻木、痉挛、拘急等症状。“爪(指甲)为筋之余”,肝血不足则指甲变形,色泽枯槁。
开窍于目:眼与肝有密切关系。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模糊或者夜盲;肝火上炎,则两眼红赤。某些眼科疾病,中医认为与肝有关,常从肝治疗。
 
春属木,与肝相应,春季是保养肝胆的好季节。《欧皙泉肝胆保养套》可以帮助你改变肝胆亚健康状况。

▼ "中医养生篇---肝胆保养" 的相关文章:

美貌从五脏健康开始

心-----美颜
心在五脏六腑中局首位,所以传统医学理论称心为“君主之官”。在女性容貌的大范围里,心掌管的是其根本---容颜面色。
好颜色从心来
有些人可能不够漂亮,但“肤色好”占了很大优势,这就是心的功劳。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也就说心脏是生命的根本,它的精神表现在颜面。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可以从皮肤的色泽反映出来。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心气旺盛,学脉充盈,则面色红润光辉;如果心气不足,则面布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面色苍白无华;心血亏虚则面色萎黄;心血瘀阴则面色灰暗。靠肝
   肝脏----...

五脏密码

黑眼圈、嘴唇干裂未必是睡眠不足或缺乏水分引起的。医学家说,70%的健康问题脸上都有体现。想了解身体状况?看看你的脸就知道!
眼睛告诉你的6个密码
黑眼圈:一早起来,发现眼睛四周黯沉、眼圈发黑?小心了!这可能是血液中沉积太多废物的缘故。下眼睑皮肤比其他部位薄,最容易反映血液颜色。想想最近有没有感到压力过大或过度疲劳?支配泌尿和生殖器官的肾功能失调,也会让眼周变黯沉。澳大利亚医学专家说,少熬夜、多吃全麦食品是消除黑眼圈的最好办法!
眼皮浮肿:即使睡前没喝多少水,早上起来眼皮仍肿得厉害?你可能体液失调了!造成水分代谢失调的原因很多,如果除眼皮浮肿,还感到下身无力、口干舌燥,可能是你的肾在“捣鬼...

转慕水衣的“别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

一、心脏有问题时  
       1、呼吸会不顺畅,胸口会闷也会刺痛,刺痛的时间是短暂的,一发作几秒钟就过了,最多一分钟。
  2、严重了会从前胸痛到后背膏肓肩胛的地方,十天半个月会来一次,三、五个月发作一次,时间越短越严重。
  3、心脏不好会牵扯到左边手臂酸、麻、痛,因为我们心脏的神经与左手臂的神经是同一条,所以左边的心脏有问题会牵扯到左手臂。
  4、心脏也会牵扯到颈部僵硬、转动不灵活,早上起床脖子经常扭到;因为心脏有问题,颈动脉会狭窄,血液供应不顺畅,旁边的筋失血自
然僵硬。
  5、心脏有问题,火毒(心火)就会上升,火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相关知识介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慢性白血病的一种,目前中医和西医堆对慢粒白血病都有很好的治疗对策。
中医对慢粒白血病的施治是这样的:首先是辨别虚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展主要分为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不同的疾病阶段正邪力量对比不同,所以说这个步骤四十分的关键的。一般来讲,初期正气一般尚未大虚,邪气虽实而不甚,末期正气大虚而邪气实甚,二者形成恶性循环,表现为积块较大,面色萎黄,形体逐渐的消瘦,或者是肢体疼痛,高热出血等现象。
中医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如下:
1、          &...

[广州和杏电子]浅谈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

   浅谈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往往轻易让人们的熟悉有所模糊,更轻易引起人们以为中医治未病就是无病先治,无病先用药的错误熟悉。中医治未病思想和理论,来自于中医古籍,要分清什么是治未病,什么是养生和保健,必须纵观古籍中的论述,不能断章取义,才能理解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的真正内涵。

  一、中医治未病

  所谓“治未病”,首先要注重“治未病”一词中的“治”字,既然是“治”,就说明身体有题目才需要“治”,与健康之人的“养生”和“保健”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将中医治未病与中医养生保健混为一谈。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
E健网知识分享 © 20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ask#ej38.com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